第113章 江淮雅士
- 人在三國,開局盤點天下謀士
- 吾漣仰
- 1297字
- 2024-07-22 23:37:45
數日之后,待魯肅返回夏口,手握重兵駐守在此地的周瑜也立刻將其召見,一見面便是連珠炮一般的追問:
“此行有勞了,那曹純當真亡于當陽?”
“可有關于曹軍的諜報?”
“那劉玄德又是兵力幾何?具體部署在何處?水陸各有多少?”
魯肅聞言,也是急忙將劉備一方告知他的曹軍情報遞交上去,拱手道:
“回都督,關于曹軍的諜報自然是有的,那曹純戰死也是毋庸置疑。只是關于劉備一方兵力部署,只推說乃是機密,實在無從得知,只知道水陸相合不下兩萬,僅此而已。”
周瑜簡單翻閱之后,當即冷哼一聲,將其隨手置于案幾之上,不滿道:
“哼,這紙張倒是華美,所寫卻都是些無用之言。而且如今兩軍會盟,應是坦誠布公才是,豈有如此遮掩之理!”
魯肅聞言,則是面露尷尬之色:“都督,那關羽詢問我軍兵力部署,又待如何答復?”
“你只告訴他三萬便是,其余亦是機密,不便多言!”
周瑜的答復果斷至極,沒有一絲一毫的猶豫。
魯肅自然清楚,周瑜絕不是這般意氣用事之人,如此答復也只怕是心中早有腹稿,再想到劉備一方關羽對待自己的態度,心中頓時五味雜陳。
“曹操勢大,如此當真能與他抗衡嗎?”
雖然無論是江東還是劉備一方治軍統帥都對彼此格外提防,讓兩家結盟一事蒙上了一層陰影。
不過在諸葛亮與魯肅兩人的努力下,兩方還是勉強做到了互通有無,圍繞襄水-江水-云夢澤一帶合力建立起了初步防線。
曹操自然也對此了然,只是虎豹騎的覆滅無異于一壺冷水直接澆在了他的頭上,讓他不得不重新審視起劉備的實力,原本妄圖速勝一統天下的打算也被更為穩健的想法所壓下。
甚至,就連原本許多覺得越發聒噪之輩,如今也方才發覺乃是忠言逆耳。
在親筆書寫一封給荀彧的回信之后,曹操更是舉杯苦笑:“此先那程昱依仗舊功,多有迕逆之言,吾還因此記懷于心,想要剝奪其兵權,如此且看,分明是吾心胸狹隘了,險些誤了忠臣良將。”
一旁的賈詡則是拱手,正色道:
“孔丘曾言,六十而耳順,如今丞相年歲未及卻有此感慨,可見丞相之見猶勝孔子。”
曹操聞言,卻是更為郁悶:“如今吾五十有四,卻不知天命在何,差孔子遠矣。”
賈詡卻再施一禮,道:“丞相蕩滅群寇,威震宇內,自是天命所在。而今劉備與孫權兩位亂臣賊子也是因為畏懼丞相威名,方才蛇鼠一窩,妄圖抗拒天命。丞相只需遣派一名高潔雅士過江游說周瑜,隨后兵屯當陽,便能坐視兩家分崩離析,到時候逐一攻滅,自是天下平定。”
“哦…文和所言,乃是用間?”曹操聞言,頓時眼前一亮,而在沉吟片刻之后,更是確定了此法的可行性,追問道:
“雅士人選,文和可有推薦?又是否值得信賴?”
賈詡聞言,則是和善一笑:“九江蔣干,儀容甚偉,才思敏捷,乃是江淮名士,又素與廬江周氏交好,雖不履仕途,但若是丞相以大義之名,讓此人攜丞相書信過江游說周瑜,以免揚州百姓生靈涂炭,此人斷不會拒絕。”
對于這些最重名聲的名士,賈詡拿捏起來簡直易如反掌。
曹操聞言,亦是大喜:“好,便如文和所言,便派此人前去游說周瑜小兒!”隨后提筆書寫勸降信。
但在署名之后,曹操卻是突然起了疑心:“若是周瑜小兒識破此計,將這書信交予劉備觀瞧,豈不是無用之功?”
賈詡并沒有說話,而是上前接過曹操手中毛筆,將信中除了署名與禮節性寒暄的部分全部涂黑。
“丞相,若是如此,又待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