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汽車電工電子技術基礎(配任務工單)
- 毛建輝 李淑女 李琳主編
- 2821字
- 2024-05-10 13:49:26
學習任務一 規范安全用電
學習情境概述
隨著新能源汽車的日益普及,電在汽車領域中的應用也日漸廣泛。新能源汽車的工作電壓是數百伏高壓電,遠遠超過人體所能承受的36V安全電壓。因此,在新能源汽車維修過程中,若操作不當,小則損壞汽車,大則危及人身安全。本任務是學習如何規范安全用電,通過搭建電路,在安全的前提下模擬人體對不同大小電流的電擊反應,以此感知高壓電的傷害,并通過規范的操作,養成良好的職業素養。
學習目標
知識目標:
1.能講述電流對人體的危害及影響因素。
2.能講述觸電的種類。
3.能講述觸電事故的有效預防措施。
技能目標:
1.能正確使用防護用具進行安全操作。
2.能使用實訓板模擬觸電,驗證人體對不同類型電流的反應。
3.能正確運用施救措施應對觸電事故。
素養目標:
1.規范實訓7S管理。
2.培養自主學習能力和團隊合作能力。
3.崇尚勞動,形成敢創新、敢挑戰、愛崗敬業的職業精神。
知識鏈接

安全用電
一、人體電阻
人體本身是一個導電體,相當于電阻,如圖1-1-1所示,人體電阻的大小是影響觸電后人體受到傷害程度的重要物理因素,但其阻值并不是一個固定的數值。一般情況下,干燥的皮膚在低電壓下具有比較高的電阻,阻值大約是100kΩ。當電壓高達數百伏時,人體電阻便下降為1kΩ左右。人體電阻的大小與人體觸電面積、身體狀況、皮膚干燥程度等有關。

圖1-1-1 人體電阻分布示意圖
二、觸電的危害與影響因素
電對人體造成的傷害稱為電擊傷,俗稱觸電。
科學研究表明,電對人體傷害的程度與通過人體電流的大小、持續時間、通過途徑、電流的種類以及人體的狀況有關。其中,通過人體電流的大小取決于所觸電壓值和人體電阻。一般來說,低于0.7mA的交流電流流過人體時不會有明顯感覺,10~16mA時人可以自行擺脫帶電體,超過50mA就會在較短時間內引起心臟顫動。不同種類、不同大小的電流對人體的作用效果不同,見表1-1-1。
表1-1-1 不同大小的交流、直流電流對人體的作用

(續)

三、觸電的原因與種類
1.觸電的原因
總結觸電的原因,無非兩種情況:一是人員失誤,如忽視安全操作規程、違章冒險作業,觸碰到正常工作中的設備帶電部分;二是設備異常,如輸電線或電氣設備的絕緣損壞、意外帶電傷及不知情人員。
2.觸電的種類
大多數的觸電事故是因人體直接接觸帶電體所致,一般有以下三種情況:
單相觸電:是指人體觸及一根帶電導體(相線)或接觸到漏電的電氣設備外殼,電流通過人體流入大地,如圖1-1-2a所示。
兩相觸電:是指人體的兩個部位(如手或腳等)分別觸及兩相帶電導體(相線),電流從相線通過人體流入另一根相線,如圖1-1-2b所示。兩相觸電的危險性比單相觸電大。

圖1-1-2 觸電的種類示意圖
跨步電壓觸電:當輸電線路斷線跌落地面或是電氣設備發生接地故障時,電流將向大地流散,跌落點或接地點附近有電。當人在這一區域行走時,雖然人體沒有直接接觸帶電體,但其兩腳之間的電壓(稱為跨步電壓)會使人體內產生電流,從而發生跨步電壓觸電,如圖1-1-2c所示。
四、觸電事故的預防方法
從觸電的原因出發,要有效地預防觸電事故的發生,主要從人員防護和設備防護兩個方面入手。
1.人員防護
絕緣是最好的防電擊傷害的辦法,使用不導電的防護用具將身體保護起來,隔絕電流的導通,以此來達到預防電擊的目的。帶電作業時必須穿工作服,戴絕緣手套,穿絕緣鞋。絕緣手套、絕緣鞋屬于絕緣安全用具(見圖1-1-3),是用特種橡膠制成的,可以有效地阻隔電流,起到預防觸電傷害、保護人身安全的作用。

圖1-1-3 絕緣安全用具
2.設備防護
除了對人員進行絕緣防護,還可以通過對所使用的設備進行防護,達到預防觸電的目的。對設備的防護一般有以下幾種方式:
(1)干燥處理 潮濕環境下,設備的絕緣性能下降,設備內部含水分的積塵可能將原來不通的電路連通,使設備出現無法預計的漏電、短路等異常情況。為此,設備需要保持干燥。
(2)絕緣防護 絕緣防護就是將設備中可能帶電的部分用絕緣材料封護或隔離起來,如導線外包絕緣層、將變壓器浸泡在絕緣油內等。
(3)接地處理 所謂接地就是將電氣線路或設備的某一點與大地進行可靠的連接。
(4)安裝漏電保護裝置 漏電保護裝置是用來防止人身觸電和漏電引起事故的一種接地保護裝置,當電路或用電設備漏電電流大于裝置的規定值,或人、動物發生觸電危險時,它能迅速動作,切斷事故電源,避免事故的擴大,保障了人身、設備的安全。
(5)設置屏護、安全間距與安全標志 要預防觸電事故,除了做好人員、設備的防護以外,還需要注意工作場所是否達到安全電壓的要求。為了確保用電的安全,根據使用環境、使用方式等規定不同的安全電壓,見表1-1-2。
表1-1-2 不同工作環境的安全電壓等級

五、觸電事故的緊急處理
一旦發生觸電事故,應根據現場具體條件,在保證施救者自身安全的前提下,首先迅速使觸電者脫離帶電導體,然后進行現場急救,同時派人撥打“120”急救電話請求救治。
1.脫離電源的方法
根據現場情形用“拉、挑、拽、墊、切”等方法使觸電者脫離電源。
拉:就近拉斷電源開關、拔下電源插頭以切斷電源。
挑:周圍有干燥的木棒、木板、竹竿等絕緣物體,可手握絕緣物體迅速將電線挑開。
拽:觸電者身上的衣服干燥且沒有緊纏在身上,施救者可用干衣服、干毛巾等把自己一只手做嚴格絕緣包裹后,單手拉觸電者的衣服將其拉離帶電體。(注意:不要觸及觸電者的裸露皮膚,且此法只適用于低壓觸電。若施救者未穿鞋或鞋已潮濕,則不能用此方法。)
墊:如果觸電者由于痙攣手指緊握導線或導線纏繞在身上,可用干燥的木板等絕緣物墊入觸電者的身下。
切:以上方法均不適用時,用帶絕緣膠柄的鉗或帶絕緣木柄的刀斧等工具將電源線切斷。
2.現場急救措施
脫離電源后應遵循“迅速、就地、準確、堅持”的基本原則,根據現場診斷結果采取相應的辦法進行現場急救。若觸電者心跳及呼吸均有,只是暈倒,可用嗅氨水、按“人中”穴的方法對其進行搶救;若觸電者心跳停止,則要對其進行胸外心臟按壓搶救;若觸電者呼吸停止,須對其進行口對口人工呼吸搶救;若觸電者心跳及呼吸均無,應同時做人工呼吸和胸外按壓,即實施心肺復蘇法,如圖1-1-4所示。

圖1-1-4 心肺復蘇法示意圖
課后習題
一、單選題
1.讓觸電者脫離電源的五字口訣“拉、挑、拽、墊、切”中,不正確的做法是( )。
A.可手握絕緣物體迅速將電線挑開
B.用絕緣物體系住觸電者,將其拉離帶電物體
C.救人重要,沒多余時間做防護,立即用手握住觸電者,拽其離開帶電體
D.以上都不正確
2.電對人體傷害的程度與通過人體( )的大小和持續時間有關。
A.電阻
B.電壓
C.電流
D.功率
3.發生火災時求援的最佳方法是( )。
A.撥打電話110
B.撥打電話120
C.撥打電話119
D.撥打電話114
4.發現家里有人發生觸電意外時,首先應( )。
A.敲鄰居家的門,向鄰居家求救
B.撥打電話報警求救
C.拉斷家里的電源總開關
D.撥打110求助
二、判斷題
1.觸電一定有電流通過人體。( )
2.為了方便兒童對玩具進行充電,可將電源插座安裝在兒童容易觸摸到的位置。( )
3.電氣設備(用具)長期不用時,最好將電源插頭從電源插座上拔下。( )
4.觸電者心跳停止,但呼吸尚存,可用胸外按壓的方法搶救。( )
5.脫離電源后應遵循“迅速、就地、準確、堅持”的基本原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