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士無雙,這一鋪贏得如此漂亮,最主要是讓李伯蛟王八吃秤砣——鐵了心。
他已經認定這就是老天明示的結果,只要自己的大哥陳光中一時半會兒不回到師指親自指揮,他這次就聽李國魁一回勸,準備和日本人干到底了!
其實就在剛才和李國魁打牌的當口,他已經暗示親信副官李覺民再度去嘗試直接聯系陳光中,目前看來結果依然可能是聯絡不上。李國魁手里的那些照片,就是這幾天陳光中實際在做的事:前線如臨大敵,然而他在后面帶著嬌妻美妾游山玩水,求田問宅,當年駐邵陽,駐畢節,陳光中不也經常這么做么?
李伯蛟最后心想:大哥,你可不要覺得我是帶兵反你,我這是在救你啊,救你的小命,救你的一世英名!
作為63師基干部隊的187旅常年征戰沙場,一旦作為主官的李伯蛟下定了主意,那各項布防工作立刻緊鑼密鼓的張羅起來。
李伯蛟甚至聽從李國魁勸說,把連一級以上軍官都招呼到旅部來,統一聽李國魁講解日本人的戰術特點以及針對性的反登陸對策。
一直以來,李國魁對日軍作戰胸有成竹,且能占據優勢和主動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因為他熟諳戰史,戰場地理環境都親自考察過,當年日軍與國軍的得失更是他每日在論壇里和一群杠精們講爛了的東西。
雖然很多事,到跟前才知道紙上得來終覺淺,不過總體上來說,日軍的表現并沒有讓李國魁感到多么驚艷,就是他在資料里所了解到的那個三流資本主義。
這也使得李國魁對于這個時代的日軍,本能的有一種蔑視的感覺。在當時的中國軍隊里,能這樣睥睨日軍的基層軍官,幾乎已是鳳毛麟角之輩!
要知道,自從九一八開始,中國的最高軍事長官,國軍的好校長,就多次公開,半公開的訓示過中國與日本完全不是一個水平的國家,中國要是與日本開戰,按照先總理當初的顧慮,十日之內,精華地區就可能全部淪陷,有亡國之虞。
當然,孫先生當年常年受日本資助,歷艱難險巇,以堅毅不擾之精神,與民賊相搏,躓踣者屢,最終才能驅逐韃虜,締造共和。在孫先生眼里,高看日本人一眼也不算稀奇。問題是,先總理故去后,你委員長發展了這么久,反而和日本人之間的差距越來越大了么?
直到后來,委員長大約是覺得先總理的“十日滅國”論還不夠危險,還不足以聳人聽聞,干脆自己又創造了“三日滅國論”,在報紙上講,在軍官培訓班上講,翻來覆去的核心內容就是如何如何打不過日本,如何如何三日內必亡國。
委員長甚至拿中國和當時向意大利侵略者英勇宣戰的阿比西尼亞(埃塞俄比亞)做比較,笑那阿比西尼亞是螳臂當車,并且在國民黨五屆二中全會上以阿比西尼亞為反面教材,要求不可貪圖個人“榮名”,“孤注一擲”。你看比我們強的阿比西尼亞都“已經失敗了”,“公忠謀國的人”自然更不能“把國家民族的前途,完全去葬送”。
有這樣的委員長,導致的結果就是,國軍自上至下對日軍戰略上極度畏懼,總以為日本人的力量大于我們太多,制訂出來的作戰計劃畏首畏尾,基層官兵在戰術上又完全不了解日本人,對日軍的編制,火力特性完全懵懂無知的情況下只有一腔熱血。
每每想到這一層,李國魁都是不斷搖頭嘆息的。
至于具體到杭州灣登陸,李國魁心里還是有點兒七上八下的,無他!國內研究這方面的資料太少了,如此嚴重的戰略失誤,最后連甩鍋的地方都沒有!日本人到底是怎么登陸的?中國軍隊有無進行有效的防守?中國方面的資料只剩下一些前后矛盾的電報往來。
連日本人的記載也是已自吹自擂,一味的強調精神勝利與長官的英明決策為主。
這么看來,整個登陸期間,并沒有爆發大規模的反登陸作戰。
在這樣的基礎上,日本人在杭州灣成功登陸十萬軍隊的行動并沒有作為經典戰例載入二戰史冊,反而更像是中國軍隊的大紕漏白白讓日本人輕易得手。
其實淞滬會戰的第一、第二階段,中國軍隊的陣地戰打得不算太差。在傷亡十余萬人的情況下也給予了日本上海派遣軍近五萬人的傷亡。對比整個抗戰歷史,單以傷亡比來論,中國軍隊在上海幾乎已經發揮出了今后八年里第一流的水準!
為什么最后整個淞滬會戰以日軍傷亡七萬余,國軍傷亡三十余萬結束?
最慘烈的傷亡幾乎全部發生在日軍第十軍在杭州灣登陸之后!
不是說日軍第十軍的作戰能力多么強悍,而是這側翼一擊,讓國軍全線崩潰,又沒有布置合理的撤退計劃,導致在日軍登陸后僅僅十余天之內就遭受了相當于前期陣地戰兩個多月的傷亡損失!
根據日軍自己的資料記載,第十軍從杭州灣追到南京邊上,僅僅陣亡不到2000人,受傷不到5000人,卻幾乎殲滅了十余萬中國軍隊,取得的戰果與上海派遣軍堅固的啃陣地相當。
最后也正是因為第十軍登陸后太順,自發追擊至南京一帶,為12月份發起的南京戰役創造了快速發起的條件。
甚至可以說,最后攻入南京創造血腥大屠殺的日本鬼子元兇如谷壽夫的第6師團,牛島貞雄的第18師團以及末松茂治的114師團都是來自這個第10軍!當然這些日本鬼子還比不上殺孽最重,最殘忍的第十六師團,然而,也足以稱得上一群畜生了。
大約正是這個原因,系統才要求李國魁盡一切可能阻止日本第十軍登陸,甚至要求李國魁盡可能整建制的殲滅這些部隊。
難道說,如果做到了,就可以阻止一個月后的那場民族悲劇么?
不管,怎么說!一定要試一試!
尤其是現在手里又掌握到了部隊,那就更要試一試!
正如李伯蛟所說,管他那么多,博上這一鋪!
想到這里,李國魁抬眼望向已經被聚在一起的187旅連長及連長以上軍官,沒有近百人也有七八十號人,這些人緊急被召集到一起,不免七嘴八舌互相交流著什么。
李國魁開口僅一句話,就讓下面亂嗡嗡的一片人鴉雀無聲:“李旅長召集大家的原因,諸位應該都聽說了吧?日本人馬上就要打過來了!”
大家的眼光齊刷刷聚了過來:這就是那個88師來聯絡的年輕上尉?聽說剛從四行倉庫里撤下來的?一上手就和了旅長一把國士無雙?我們在這里蹲了兩個月日本人的毛都沒有見一根,他憑什么敢說日本人馬上就要打過來了?
不知道為什么,李國魁的自信輕易感染了這群老行伍,大家忽然覺得,這個年輕上尉好像根本沒有把日本人當一會兒事。
果然,李國魁的下一句話讓人無比期待:“我說,各位老哥!這簡直就是日本人,把自己人頭攢成了一場榮華富貴送到咱們跟前來了!他們這是幫著咱們老哥青史留名,當岳武穆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