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31章 世家的反擊?劉辯雷霆鎮壓!

前任步兵校尉吳匡,還未策動步兵營嘩變,就被李嗣業雷霆出手斬殺。

連帶著奔逃至此的袁基,都意外被生擒收場,一場預謀草草收場。

并且因為人贓并獲,證據確鑿,秦瓊和張遼等將立刻對步兵營進行了清掃,將吳匡黨羽派系掃蕩一空。

這個消息,錦衣衛立刻快馬加鞭向著皇城傳遞。

正值寅正三刻,大概凌晨五點左右。

宵禁早已經解除,城門處陸續有商販來往,京畿周邊的百姓也會帶著農產品來集市售賣等等,人流如織、車水馬龍。

因為董卓霸京,西涼軍禍亂京師、魚肉百姓、打家劫舍后,商販百姓們逃離不少,可身為大漢京師,依舊是繁華無比!

這些人流通過京師城門口時,會路過告示墻,了解一下京師當前的政策文書。

在告示墻下有宣讀的小吏,大聲宣告著政策和判令,文盲也可以毫無障礙聽讀。

“西涼軍妄行廢立失敗,陛下雷霆出手,強勢鎮壓!陛下還是陛下,我們的天還在,大家記得將消息傳回去,西涼軍妄行廢立沒有成功!”

“此次西涼軍妄行廢立的主謀,正是太傅袁隗!陛下英明神武、雄才偉略,彈指間將陰謀詭計灰飛煙滅,將那些亂臣賊子雷霆鎮壓!”

“太傅袁隗三日后,哦不對,已經過了一日了,兩日后滿門問斬,就在東市,大家可以過去觀刑,這是陛下的恩準!”

“至于西涼軍賊子,陛下仁慈寬厚,只誅首惡,董卓已死、軍師李儒伏誅,因此赦免了其余諸將!赦免了西涼軍士卒們!”

“此次廢立風波中,有忠臣良將挺身而出,戰后陛下論功行賞,名單在這里……”

“等到尚書令盧植赴任太傅后,陛下將率百官祭祀上天,告祭祖廟,普天同慶,將會大赦天下,你們就等著皇恩浩蕩而至吧!”

“……”

這一樁樁、一件件消息,轟炸著來往行人,令他們為之震動!

董卓妄行廢立之事他們自然知道,對國家動蕩、天子受制而無力哀嘆。對西涼賊子魚肉百姓、燒殺劫掠而暗中唾棄。

但他們的生活還要繼續。

可讓所有人沒有想到的是——

掌控京師二十多萬兵馬的西涼軍,先是首領董卓被刺身亡,后太傅袁隗執意行廢立,這種情況下,陛下依舊還能翻盤?!

“陛下牛逼!!!”

黔首百姓們讀書少,只能心潮澎湃的想道。

這一幕幕,發生在京師各個城門口,并且以京師為中心,向著周圍的郡縣擴散,蔓延整個司隸州,乃至整個大漢天下。

當然,這需要不少時間。

對于京畿周圍的百姓們而言,董卓這個禍亂京師的軍閥頭子死了、太傅袁隗這個亂臣賊子落網了,那么大漢就能恢復朗朗乾坤了!

百姓們的心思很純粹,不認為天子有什么過錯,國家走向頹勢,那肯定是亂臣賊子的罪過。

不過對于那些讀書人而言,他們卻從這場“政變”中,看到了驚濤駭浪!

太傅袁隗,那可是四世三公的汝南袁氏出身,門生故吏遍布天下,還有與袁氏盤根錯節的世家大族,這股勢力足以鯨吞天下。

足以與皇權分庭抗禮!

陛下竟然要將袁隗滿門問斬?!還是在東市大庭廣眾下問斬?!

這會發生什么變故?!

絕對不亞于西涼賊子妄行廢立的動蕩!

這些讀書人們噤若寒蟬,神色煞白,不少人謹言慎行的回到太學,卻發現太學已經出現了動蕩!

“抗議!!!”

“抗議陛下暴政!!!無視漢律!太傅袁隗之事需要經由廷尉審問,豈能乾綱獨斷?!”

“政治權力的非公共與非規范行使,必將加大國家政治腐敗啊!”

“先帝賣官鬻爵,陛下空口殺人!”

“不過是城門校尉伍瓊的證據,還沒有經過廷尉審問,殊不知是不是被栽贓陷害?!”

“如此迫不及待行刑,三日后即將問斬,無視‘秋后問斬’的德行,豈不是……心虛了?!”

“陛下竟要在東市大庭廣眾下問斬太傅,豈不知刑不上士大夫?!應當要顧及士大夫的尊嚴,士可殺不可辱啊!”

“……”

太學中學生群情洶涌,熱血沸騰。

漢武帝采用董仲舒的“天人三策”,其中之一“興太學,置明師,以養天下之士”,太學成為大漢最高學府。

因王莽篡漢,長安動蕩,禮樂分崩,典文殘落,太學零落。

但光武帝劉秀中興大漢,先興文教,起營太學,訪雅儒,采求經典闕文,四方學士云會京師洛陽,于是立五經博士。

太學在洛陽由此再興,走向興盛。

“凡所造構二百四十房,千八百五十室”。其中太學每年用工徒竟達11.2萬人,營建規模達到了空前的水平。

至漢質帝時,太學生人數已有3萬余人。

這些學生出身多是官宦子弟,他們昨日就得到“政變”的消息,但夜深人靜不好抗議。

經過昨夜私下會談交流,官宦子弟中權貴子弟領頭,終于在今日爆發了抗議。

這是太學學生對漢帝無視漢律的抗議,這也是太學學生背后的世家對皇權的抗議!

他們在學校聚眾喧嘩后,群情洶涌下,在領頭之人帶頭,走向了街道,開始了在洛陽城二十四街區的游行示威,表達對漢帝的不滿!

當然主要在外城區域。

這些太學生也不傻,皇城內有玄甲軍巡邏,昨日秦瓊統帥玄甲軍,將李傕統帥的飛熊軍全軍覆沒,聲勢一時無兩,殺氣正盛,他們不敢自尋死路!

外城區域就不同了,這里是河南尹管控治安,衙役、巡邏傾巢出動,可面對他們這些非富即貴的太學生,根本不敢輕舉妄動。

太學生背后代表著世家大族、或與世家大族關系密切,說不定其中就有朝官的家屬,都是權貴子弟,哪里是他們衙役可以招惹得起的?!

衙役只能維護治安、保證街道通行,任由他們在街道上游街示眾、耀武揚威,鬧得外城滿城風雨,街頭巷尾都在熱議此事。

“子遠(許攸)果然厲害,輕而易舉就蠱惑太學生游街示眾,抗議陛下暴政!”

一家酒樓的二樓雅間,楊弘透過窗戶看著游行的太學生隊伍,由衷感慨道。

“天下局勢,皆因我計更易!”

許攸捋須張狂笑道:

“陛下剛愎自用、乾坤獨斷、我行我素、不聽勸諫,可陛下很快會明白,天下并非陛下一人說了算!

“太學生游行只是開始,之后還會有滿朝百官上諫,北軍五校嘩變,西涼軍和并州軍再亂,甚至來自地方的抗議。

“本初也已經做好準備,若是陛下冥頑不靈,他將命人發矯詔,以‘清君側’、‘誅奸臣’為名,‘奉天靖難’,包抄京師!”

聞言,楊弘有些震動!

他是袁術謀士,在京師游走聯絡通信。

許攸乃是袁紹謀士,因為是發小,深得信任。他本人也是才華橫溢,能力出眾,稱得上袁紹謀主。

都是袁氏子弟謀士,值此危難之際,自當攜手與共,共度難關。

兩人在京師中與袁基等袁氏子弟來往密切,為地方的袁紹和袁術聯絡通信,第一時間傳達京師的重要消息!

可楊弘沒想到,許攸和袁紹會這么瘋狂!

發矯詔、清君側、誅奸臣,奉天靖難……下一步是不是自立為王了?!

不是楊弘多想,實在是許攸有前科。

中平五年(188年),許攸與冀州刺史王芬、沛國周旌等,連結豪杰,謀廢漢靈帝,改立合肥侯為帝,并試圖勸說曹操一起參加,但曹操拒絕。

王芬欲趁漢靈帝北巡時,以防黑山賊為由發兵,以便起事,但最后漢靈帝欶其罷兵,并召他入朝,王芬害怕而自殺。

這就是一群反賊!

但楊弘其實也知道,他主公袁術,似乎也有僭號稱帝的野心。

聯想到這些人都與汝南袁氏,或多或少有些關聯,楊弘不由展開深思,難道是袁氏在幕后操刀嗎?!

自從黃巾之亂后,涼州之亂隨之爆發,后冀州張純造反,并州南匈奴之亂,如今更是董卓霸京之亂,大漢天下動蕩不安、國家社稷風雨飄搖。

其中都有袁氏或世家的影子!

數年前“熒惑守心”的天象,難道應運大漢將亡?!

楊弘細思極恐!

但就在這時,許攸難以置信的聲音驚醒了楊弘:

“不可能!德基(袁基)為何被捕了?!那、那是吳匡的人頭?!北軍五校事發,被鎮壓了嗎?!”

“嗯?!”

楊弘一愣,德基就是袁基的表字,他順著許攸的目光望向窗外,旋即也是瞳孔收縮!

一群飛魚服、繡春刀的錦衣衛,正用囚車押運著袁基。

在一旁還有一位身高兩米多,手持著一把宛如斬馬劍的陌刀,另一只手提著吳匡等將的人頭,亦步亦趨的與錦衣衛并肩而行。

“嘀嗒、嘀嗒——”

吳匡等將的人頭上面還有鮮血滴落,一路從北邙山順延而至,來到了北門南大街附近。

正在游街示眾的一支太學生隊伍,正好與之相遇。望著一臉肅殺的錦衣衛、以及提著人頭的李嗣業,正群情洶涌的聲浪,戛然而止!

“嗯?這些人是不遵王命,違抗圣意嗎?!”

李嗣業頓時熱血上頭、雙目噴火,整個人躍躍欲試,那股擇人而噬的殺氣頓時散逸出來,向著四面八方席卷而去,宛如即將下山的猛虎。

“嘩啦啦——”

那些太學生隊伍,頓時作鳥獸散,散的一干二凈。

“都是太學生,國家未來儲備人才,暫時不能對他們出手!”

朱雀趕緊喊住李嗣業,避免他熱血上頭,直接一莽到底將這些太學生殺了。

其他人做不到,可李嗣業很有可能!

念及此處,朱雀心下有些無奈。

他們在北軍五校接管步兵營后,兵分兩路——

秦瓊和張遼率軍,押運著李傕和飛熊軍等殘兵敗將,前往西涼軍臨時營地交換人質,換回曹操等行刺董卓的忠君愛國之士。

而他們錦衣衛押運著袁基,以及被梟首的吳匡等將,前往京師匯報。

最后經過考慮后,李嗣業隨著錦衣衛入京。

萬一隨著秦瓊和張遼前往西涼軍營地交換人質,雙方唇槍舌戰、口吐芬芳、慰問祖宗后,李嗣業一個熱血上涌,直接對西涼軍諸將出手,情況很有可能走向惡化。

可他們也沒有想到,回京后會遇上游街示眾的太學生,生怕李嗣業熱血上頭,趕緊喊住他。

李嗣業點點頭,他雖然魯莽,但又不傻!

太學生都是國家儲備人才,如果殺光了,陛下未來可就無人可用了!

他不過是嚇唬嚇唬他們,誰知道這些太學生不經嚇!

太學生作鳥獸散后,錦衣衛押運著袁基再次出發了,他們一路走過,道路都不用衙役驅趕,自動作鳥獸散凈街。

錦衣衛的大名,這兩日如雷貫耳!

且李嗣業手中提著滴血的人頭,也著實駭人聽聞!

惹不起!惹不起!

“咕嚕嚕——”

囚車繼續滾動前行。

囚車中的袁基,在太學生隊伍中看到不少熟人,期望他們通過學生的身份抗議、阻擋,為他聲援,彰顯為國青年的熱血!

相信錦衣衛和李嗣業不敢對太學生輕舉妄動。

歷朝歷代對于學生,都有優待。更逞論如今可以讀書識字之人,非富即貴,不看僧面看佛面!

可袁基剛剛升起的希望,隨著太學生作鳥獸散,又一次跌入谷底。

“貪生怕死!”

袁基憤恨的想著,但這時余光忽然掃到酒樓的二樓窗戶,看到了楊弘和許攸,頓時雙眼一亮,又升起了希望。

還沒完。

他們袁氏的門生故吏、與袁氏關系密切的世家大族,都已經齊心協力出手!

他們還有希望!

四目相對,楊弘和許攸與袁基對視,都從彼此的眼神中看到凝重。

他們很快收回視線,害怕打草驚蛇。

許攸和楊弘在二樓雅間,靜靜望著錦衣衛押運袁基離去的背影,許久之后,方才打破死寂。

“袁公子被捕、吳匡等將梟首,看來北軍五校已經被陛下完全掌控,我們想要挑動北軍五校嘩變,應該是做不到了!”

楊弘沉聲說道:“必須立刻將此事告知你我主公!”

許攸神色凝重的點點頭,但旋即似是自我安慰道:

“吳匡等將被梟首,我們看似無法挑動北軍五校嘩變。可那些士卒也會兔死狐悲、物傷其類,難以齊心協力為他們所用。

“我們還有機會!

“吳匡等將戰死,也可以警醒西涼軍諸將和并州軍諸將,令他們明白投降只有死路一條,只有以戰止戰,用斗爭換來談判!

“他們在京師作亂,我會立刻提議本初發矯詔、清君側、誅奸臣。

“這些錦衣衛妄自殺害吳匡等將,他可是前步兵校尉,需要經過廷尉審問,錦衣衛擅作主張直接殺害,無視漢律,讒言媚上,奸佞小人,正是最佳借口!”

楊弘不置可否。

……

錦衣衛將袁基押運到天牢,就住在袁隗隔壁。

袁隗昨夜茶水喝的太多,以至于凌晨三四點方才入睡,如今不過是早上七點多,聽到鎖鏈響動后,驚醒過來。

朦朧的雙眼,第一時間看到的是袁基,還以為袁基又膽大包天入天牢會面,頓時驚醒過來!

這一看就愣住了!

他侄兒袁基,竟然被錦衣衛逮捕了?!

又一看頓時神色駭然!

他袁氏黨羽,北軍五校步兵校尉吳匡等將,竟然已經被梟首了?!

吳匡等將的人頭,還被李嗣業提著!

“我還以為太傅是泰山崩于前而色不變呢?看來這養氣功夫還不到家啊!”

朱雀看到袁隗醒來,頓時來到牢門外探望,旋即搖著折扇對其笑道。

昨夜兩人交鋒,不相伯仲!

但翌日再次交鋒,袁隗不戰而敗!

因為袁基都被逮捕了!

因為他們在北軍五校的黨羽和伏手,全都被一網打盡了!

袁隗的神色頓時陰沉下來。

袁基的神色有些愧疚:“抱歉叔父,侄兒讓您失望了!”

朱雀笑道:

“現在你們叔侄倆可以好好談話了,不用偷雞摸狗一樣偷偷摸摸的,可以正大光明的談。

“想要策動北軍五校嘩變啊?還是什么陰謀詭計,都可以好好謀劃一遍,要做到萬無一失嘛!”

聞言后,袁隗卻漸漸冷靜下來:“陛下以為他掌控北軍五校,就能乾綱獨斷嗎?”

朱雀好奇問道:“喔?你是說還有西涼軍和并州軍嗎?放心,他們翻不起什么浪花的!”

“不止如此!”

袁隗搖頭說道:

“如果軍事力量強大,就能掌控全局。那么董卓等軍閥,已經成為國家的主宰了。但他們并沒有,你可知道為什么?”

袁隗沒有賣關子,直言不諱的說道:

“因為國家還需要人才來治理,且重要性不比軍事弱多少。

“只有政治和軍事相輔相成,政治清明、治軍嚴整,一個國家才可以興盛。

“陛下乾綱獨斷、我行我素,一國之君如果不是按照法律規范與政治公德謀求國家利益,必將導致政治腐敗,上行下效,國家必將走向衰敗。

“這是每一位讀圣賢書之人,都決不允許的暴政。

“圣人云:修己治人,為政以德。

“只有不以自己的私意治民,不以強制的手段治民。在自己良好的影響之下,鼓勵人民自為。國家才能長久治安、國富民強。

“然而陛下怎么做的?

“他乾綱獨斷,我行我素。他掌控軍隊,窮兵黷武。這不過是將大漢帶向動亂的深淵。

“必將引發天下人的反抗!”

“嘖嘖,聽君一席話,勝讀十年書啊!”

朱雀搖著折扇,由衷感慨道:

“太傅果然是圣賢之言、道德君子。

“可問題是,為什么你們這些讀圣賢書的君子,對陛下都要求古之明君的標準,可對待自己,卻寬以待己呢?

“你們的三綱五常學到哪里去了呢?

“董卓霸京,妄行廢立,怎么沒有聽你們談什么政治清明腐敗的?

“哦對了,我忘記了,董卓就是太傅的門生故吏,就是太傅主導廢立的棋子!

“太傅巴不得陛下是傀儡皇帝,這樣才好讓你們這些‘君子’掌控吧?

“陛下不愿屈服,面對你們這些亂臣賊子進行反抗,你們就左一句乾綱獨斷,右一句我行我素。

“陛下掌控軍隊自保,你們立刻說他窮兵黷武,將大漢帶向動亂的深淵。

“你們未免太過虛偽了吧?雙標了吧?”

“是非自有公論,公道自在人心!”袁隗不在回答。

朱雀笑了:

“這話的弦外之意是——太傅是說公眾就是最好的評判人嗎?你是說那些游街示眾的太學生呢?烏合之眾,成不了氣候!”

但就在這時,錦衣衛探子忽然匆匆來報:

“啟稟指揮使,今日無朝會,但太尉楊彪帶領滿朝百官跪在崇德殿外,哭喊聲震天動地,大聲討伐陛下倒行逆施、乾綱獨斷!”

“豈有此理!”朱雀頓時震怒。

這時,袁隗鎮定自若的說道:

“陛下已經引起眾怒了!

“不僅是太學生,滿朝百官,天下讀書人都不會答應,口誅筆伐,必令陛下收回成命!

“堂堂太傅豈能不經廷尉審問,直接滿門抄斬?簡直無視漢律,政治腐敗!”

然而就在此時,又一名錦衣衛探子過來,傳令道:“啟稟指揮使,陛下下令錦衣衛前去勸群臣散去!”

朱雀頓時了然。

這個“勸”,怕是要動武了!

朱雀不再理會袁隗,與青龍等人立刻前往崇德殿。

望著錦衣衛離去的背影,袁隗眼神似有所思。

袁基卻擔心道:“叔父,陛下不會直接大開殺戒吧?”

“不會的!”

袁隗篤定道:

“這個天下,還需要我們來治理!

就算是董卓霸京,也需要仰賴士子。哪怕是先帝,都不敢對士子太過放肆。

陛下豈敢如此?”

袁基惴惴不安的點頭。

其實袁隗的心中,也不敢肯定!

因為陛下,已經不是曾經哪個生性怯弱的傀儡皇帝了!

朱雀等錦衣衛到達崇德殿外。

曹正淳已經率東廠嚴陣以待。

朱雀一路上也陸續收到好幾波消息,楊彪率滿朝百官哭諫,劉辯已經下詔多次令他們散去。

甚至讓王允等臣子,勸楊彪等臣子退去,可反而被他們唾棄,弄得王允等人里外不是人,拂袖而去。

好言相勸不聽,已經到了忍無可忍的邊緣了!

今日先是有太學生游街示眾、耀武揚威,如今又有滿朝百官哭諫,劉辯已經到了爆發的邊緣!

“陛下口諭,你們是不是要繼續目無君上,以退為進哭諫逼宮啊?”

“我等為政治清明、為國家社稷計,誓死不退!!!”滿朝百官正氣凜然的說道。

“請陛下收回成命!”

“太傅一案,需要經由廷尉審問!漢律不可廢啊!!!”

“‘秋后問斬’乃祖制、乃法制、乃三皇五帝以來的仁德,陛下豈可一言廢之?!!!”

“請陛下收回成命!!!”

“嗚嗚嗚——高祖皇帝啊!光武皇帝啊!您們在天有靈,睜開眼看看陛下乾綱獨斷啊!!!”

“……”

曹正淳真想一巴掌轟死他們,但他不行!

“我再去請命!”

看到朱雀等錦衣衛到來,曹正淳迫不及待將燙手山芋扔給他們,“你們看著這些人!”

朱雀令錦衣衛嚴陣以待。

崇德殿內。

劉辯端坐龍椅,一旁何太后正在勸諫。

“陛下,國家需要這些人才治理,如今引起眾怒,不應該繼續我行我素、剛愎自用下去。”

“怎么,母后覺得朕是我行我素?剛愎自用?”劉辯神色震怒。

“陛下,袁隗固然有罪,但應該經由廷尉審問,退一步講,就算有城門校尉伍瓊的供詞,你也應該秋后問斬,而不是三日后將之滿門抄斬!”

何太后嘆了口氣說道:

“昨夜你還騙母后,說什么掌控全局。然而呢?京師動蕩不安,既然西涼軍退步,應該修生養息,而不是再起干戈了!”

“母后,退讓只會讓他們得寸進尺,你明白嗎?”劉辯一步不退。

“辯兒!!!”

何太后望著劉辯,聽著崇德殿外哭喊聲,極其無奈。

如果這件事情處理不好,必將令皇帝和臣子離心離德,國家必將停擺,或將被有心人有機可乘啊!

這時,殿外傳來腳步聲,曹正淳躬身入內,在丹墀下停步:“陛下,那些朝官不退!”

“朕的詔令不聽!王允、荀爽等臣子的勸退不聽!他們到底想要干什么?真的要逼宮嗎?!”

劉辯震怒,終于忍無可忍了,沉聲道:“令錦衣衛將為首之人全部下獄!”

“奴婢遵命!!!”

曹正淳早就看那些朝官不爽了,迫不及待領命。

但這時,何太后頓時喊道:“等等!!!”

曹正淳猶疑,見到劉辯不為所動,直接果斷轉身離去。

“辯兒!!!”

何太后恨鐵不成鋼的問道:“你現在連母后的話都不聽了是吧?!”

“朕自然愿意,可有用嗎母后?”

劉辯望向何太后,沉聲說道:“聽您的話,他們就會放棄行廢立了?不會!

權利是靠自己爭取的,而不是他們施舍的!經過廢立風波后,朕算是看明白了,一切都要靠自己啊!”

何太后深深望了劉辯一眼,她感覺這位兒子與她漸行漸遠,漸漸成為哪個讓她害怕、疏遠的……孤家寡人了!

“唉——”

何太后說完之后,拂袖而去,“母后再也不管你了!”

……

主站蜘蛛池模板: 祁门县| 时尚| 图木舒克市| 铜陵市| 连南| 绍兴市| 沧州市| 沭阳县| 西平县| 葫芦岛市| 西峡县| 大足县| 水城县| 夹江县| 玉溪市| 改则县| 宁明县| 浠水县| 抚州市| 沁水县| 拜城县| 息烽县| 清徐县| 凌海市| 天镇县| 鹤壁市| 通化市| 壤塘县| 衡山县| 阿拉尔市| 罗甸县| 进贤县| 镇沅| 弥勒县| 余江县| 衡水市| 巴东县| 庄浪县| 越西县| 昌都县| 观塘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