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24章 政治是不流血的戰(zhàn)爭,劉辯的后手!

劉辯言畢,廷尉卻猶豫不決不敢上前。

這一個猶豫,足以說明在九卿之一的廷尉心中,皇權和袁氏已經令他進退兩難、已經令他產生同等威望的概念!

這令劉辯的眉頭一點一點皺起!

此時,袁氏門生故吏、與袁氏盤根錯節(jié)的官員,更是集體跪地高呼:

“陛下!萬萬不可聽信叛賊污蔑,太傅乃漢室忠臣,位在三公之上,更兼任帝師!豈能因為叛賊污蔑而輕易革職查辦?”

“陛下,臣等以項上人頭擔保,太傅乃忠君愛國之士,這必定是西涼軍賊子的污蔑,陛下不要聽信讒言,寒了漢室忠臣們的心啊!”

“天不生太傅,大漢萬古如長夜啊!!!”

“臣死諫!!!大漢不能沒有太傅,就好像國不可一日無君,請陛下收回成命!!!”

滿朝百官中,竟有過半出列跪地為袁隗求情,更有人以項上人頭擔保。甚至有人想要死諫。

劉辯的怒意越積越深,心下產生了殺意,滔天殺意!!!

他被廢帝的時候,怎么不看這些人跳出來死諫啊?!

這些人是忠君,還是忠袁家?!

還“天不生太傅,大漢萬古如長夜”……

京師當今之亂,全是因為袁隗為首的袁氏子弟從中作梗。而天下之亂,這些世家大族土地兼并、巧取豪奪也是難辭其咎的!

劉辯的袖中之手緊握到指甲都掐進掌心,鮮血都已經絲絲滲透出來,可見他心中積蓄的滔天怒意!

他一直在強壓著心中的怒火,他想要將這些人全都滿門抄斬了,既然死諫,那就成全你們!

但劉辯知道,不可能啊!!!

袁氏四世三公,門生故吏遍布天下,朝廷上的這些人還只是冰山一角。

整個天下,有多少袁氏門生故吏?而袁氏門生故吏中又有多少其他的黨羽派系?!

這些人的背后,代表的是可以與皇權分庭抗禮的世家大族,關系錯綜復雜、盤根錯節(jié),可謂是同氣連枝,牽一發(fā)而動全身!

劉辯如今的勢力有多少?!

別說天下,就連京師,他也做不到完全掌控,只能勉強靠著北軍五校互相制衡,鎮(zhèn)壓西涼軍和并州軍!

北軍五校中,又有多少心懷鬼胎之輩?!

真正忠于劉辯的,不過只有廠衛(wèi)、只有曹正淳和青龍等四大指揮使、只有秦瓊和玄甲軍,這些寥寥勢力而已!

只要劉辯雷霆出手,斬盡殺絕,又一個“黃巾之亂”將起!

所謂的黃巾之亂,明面上是百姓們揭竿而起,暗地里卻是世家在背后推波助瀾、向皇權索要下放兵權罷了!而最后,他們成功了!

地方軍閥割據,世家做大!

這些官員背后的世家大族打著“清君側”的名義反攻京師都有可能!

就連他們在京師家中豢養(yǎng)的門客、私兵部曲,都能以“斬殺奸佞”為由,直接暴起發(fā)難!

司馬懿可以陰養(yǎng)三千死士,難道這些人背后沒有嗎?!

說到底,還是現(xiàn)在的劉辯,太弱了!!!

他做不到鎮(zhèn)壓全局的強大力量!!!他只有廠衛(wèi)和玄甲軍等寥寥勢力!!!

不可能殺一個人頭滾滾、尸山血海,不可能做到帝王一怒,伏尸百萬!!!

這時,太尉楊彪竟也出列,沉聲說道:

“陛下!太傅為朝廷的輔佐大臣與帝師,掌管禮法的制定和頒行,位高權重,事關大漢朝廷的顏面,豈可因為叛軍污蔑而輕易革職?宛如兒戲?!

“若是奸佞污蔑,就可直接革職查辦,這只會令滿朝百官人人自危、令上下官吏惶恐不安,今后哪還有漢室忠臣敢忠心為國?奸佞橫行、宵小讒言,國將不國!

“屆時天下必將大亂!!!

“臣希望陛下以國家社稷、黎民百姓、天下蒼生為重,收回成命!!!”

“請陛下收回成命!!!”

楊彪出列之后,又有一大半官員加入勸諫。陣勢驚人、聲勢駭人,宛如排山倒海之勢,向著劉辯席卷而去。

只有王允、荀爽、蔡邕等寥寥數(shù)人神色凝重、猶疑不決之中,還站在原位,他們可能是中立方、可能是忠君愛國之人,但此時顯得勢單力孤!

因為站出來的太尉楊彪,出身弘農楊氏,同樣也是四世三公啊!!!

楊氏也是門生故吏遍布天下!

并且,楊彪的妻子正是汝南袁氏!

汝南袁氏與弘農楊氏是姻親關系,兩家名門大族聯(lián)姻,勢力何止是龐大,簡直就是可以鯨吞天下,代表當今世家和讀書人的態(tài)度了!

這股力量,在政治上足以與皇權分庭抗禮,甚至凌駕于皇權之上。在軍事上,隨著黃巾之亂朝廷下放兵權后,可能暗中已經有一股很恐怖的兵馬。

世家的政治和軍事力量,已經壓倒了皇權!

而世家以袁氏、楊氏為首,這兩家,宛如龐然大物!

他們都在逼迫劉辯收回成命!

堂堂一國之君、大漢之主,君無戲言,他們竟逼迫劉辯這位漢帝讓他收回成命?!

朝令夕改,這不僅是兒戲,更是將帝王威望、皇家顏面,無情的踐踏!!!

劉辯的雙眼幾欲噴火,眼神中的殺意掩飾不住!

他終于明白,桓帝和靈帝為什么要接連兩次爆發(fā)“黨錮之禍”!

這些自稱漢室忠臣的官員們,他們結黨營私、黨同伐異,已經是盤根錯節(jié),同氣連枝,在對抗皇權了!他們的心中已經沒有對皇權的敬畏了!

董卓妄行廢立的時候,他們不曾站出來據理力爭!

西涼軍群龍無首的時候,他們不曾站出來趁勝追擊!

太傅袁隗授意西涼軍繼續(xù)行廢立的時候,他們不曾站出來阻止,他們心照不宣卻一個個都在裝傻充愣!

廠衛(wèi)暴起發(fā)難的時候,他們躲在安全地方作壁上觀、猶疑不決!

如今西涼軍將領當污點證人,指證袁隗的時候,他們倒是挺身而出,以人頭擔保、以死諫逼迫!

這樣的臣子,要來何用?!

劉辯也想要來一次“黨錮之禍”!

如今袁隗置身事外,他這位漢帝不可能親自參戰(zhàn)、舌戰(zhàn)百官,這只會失了劉辯的威嚴!

這時候,就要像袁隗一樣,置身事外,有門生故吏充當馬前卒,為他搖旗吶喊。

桓帝和靈帝假借宦官之手對抗世家。劉辯現(xiàn)在根基淺薄,還沒有扶持起可以對抗世家的宦官和外戚勢力!

但是!!!

他有廠衛(wèi)!

劉辯閉上了眼睛,將眼神中的滔天怒意壓制。但這番表態(tài),曹正淳和朱雀等人頓時會意!

朱雀冷笑一聲,直指核心問道:

“太尉,你說太傅為朝廷的輔佐大臣與帝師,掌管禮法的制定和頒行。

“可太傅贊同董卓行廢立,甚至就在不久前,親自上前令陛下交出玉璽印綬,逼迫陛下退位。

“原來太傅就是這么輔佐的?原來禮法中的忠君愛國就是這么指導的嗎?”

朱雀質問太尉,但楊彪乃三公之一,位高權重,怎么可能親自下場與朱雀唇槍舌戰(zhàn)?自然有麾下門生故吏、同盟官員為他們聲援。

如今已經是袁隗為首的袁氏,與楊彪為首的楊氏,代表己方陣營勢力,與漢帝劉辯的皇權較量。

而爭奪的中心,就是要劉辯收回罷免太傅袁隗的命令!因此那些馬前卒,千方百計為袁隗開脫,說的他是虛與委蛇、忍辱負重似得!

“當時形勢所逼,董卓霸京,掌控京師二十萬兵馬,誰能如何?太傅不過是權宜之計,忍辱負重,穩(wěn)住西涼軍,徐徐圖之!這也是為了陛下生命安全、為了大漢江山著想啊!”

“陛下可知道,漢室忠臣們中一直在密謀針對董卓,曹操行刺董卓,就是一次證明,我們并非無動于衷,而是隱而不發(fā),避免打草驚蛇,務必不鳴則已一鳴驚人!”

“陛下,太傅一生為國為民,功勛卓越,勞苦功高,他忠君愛國之心,天地可鑒、日月為證!就連三歲小兒都知道太傅的忠誠啊!”

朱雀笑了!曹正淳也笑了!在周圍嚴陣以待的廠衛(wèi),都忍不住笑了!

他們受過專業(yè)訓練,無論多好笑他們都不會笑,除非忍不住!

看著這些百官據理力爭的樣子,似乎董卓之死、西涼軍失勢都是他們的努力似得,就讓人忍不住的發(fā)笑!

如果不是廠衛(wèi)知道“假曹操行刺董卓”的真相,估計真要被這些忠君愛國的“漢室忠臣”們感動了!

如果不是方才廠衛(wèi)浴血奮戰(zhàn),而這些“漢室忠臣”們作壁上觀,他們還真的要相信了!

為什么人能這么無恥呢?!

表面上道德文章、背地里男盜女娼,還能冠冕堂皇的說出來,這就是所謂的“君子”嗎?!

偽君子吧!

朱雀最喜歡揭破偽君子的偽善面孔,開始與袁氏門生故吏,那些朝官唇槍舌戰(zhàn)。

最后朱雀總結道:

“董卓霸京,乃是袁紹為大將軍獻計,以至于有了今日京師之亂。袁紹無疑是罪魁禍首!

“后何太后準備遣散十常侍回鄉(xiāng),袁紹假借大將軍府名義下令,讓地方逮捕十常侍家族,令他們走投無路、狗急跳墻,間接導致大將軍之死!

“大將軍死后,袁隗‘矯詔’下令,令袁紹等人率兵進攻皇宮,屠殺宦官。以至于皇宮大亂,陛下流落宮外。被董卓救駕,順勢入城,霸京。

“這一樁樁一件件的事情,袁紹和袁隗都是難辭其咎的。更不用說董卓乃袁氏門生故吏,到底是董卓欺師滅祖,還是袁氏有所圖謀,尤為可知啊!”

袁氏門生故吏頓時理屈,他們倒是想要狡辯,但廠衛(wèi)滲透皇宮內外,監(jiān)察百官,早已經在搜集這些證據,而這些證據也不是隱秘,很多人都知道。

這時候,楊彪終于發(fā)言了,他輕描淡寫、避重就輕的說道:

“這不過是你牽強附會、斷章取義的猜測罷了!

“召外軍入京確實是袁紹獻計,但卻是因為大將軍優(yōu)柔寡斷,不得已而為之,此事怪不到袁紹頭上,并且最終決定之人也是大將軍!

“你說袁紹假借大將軍府名義下令,讓地方逮捕十常侍家族,令他們走投無路,間接害死大將軍?

“如今大將軍已死,死無對證,任你怎么說都行。這也是你的猜測,萬一是大將軍口諭呢?

“至于你說的大將軍死后,太傅矯詔下令,令袁紹等人率兵進攻皇宮,屠殺宦官之事。此事我也知道。

“當時十常侍殺害大將軍,誰能保證他們不會加害陛下和皇太后?事急從權,太傅有錄尚書事職權,此事是可以理解的。

“后面皇宮大亂,十常侍挾持陛下流落宮外,也說明太傅的預判和高瞻遠矚,幸好提前斬殺宦官,不然他們勢大,指不定做出更加欺君罔上之舉。

“此事,太傅不僅無過反而有功!”

姜還是老的辣,楊氏不愧是“關西孔子”,這有理有據的一條條反駁,將朱雀的證據全部駁倒了。袁氏門生故吏頓時附和,聲援楊彪。

朱雀并沒有泄氣,反而越戰(zhàn)越勇,從一開始馬前卒出戰(zhàn)、到如今逼出太尉楊彪,這本身就說明廠衛(wèi)的證據鏈,已經不得不讓他們鄭重對待了。

念及此處,朱雀繼續(xù)問道:

“董卓霸京后,妄行廢立。太傅堂堂朝廷輔佐大臣和帝師是怎么應對的?在盧植據理力爭反對的時候,太傅贊同行廢立!此事,諸公不會忘記了吧?

“后面董卓之死,西涼軍群龍無首,董卓女婿兼軍師李儒上門拜訪,太傅竟然與之會面,之后西涼軍執(zhí)意行廢立,這不得不令人聯(lián)想啊!

“還有今日,西涼軍妄行廢立,太傅助紂為虐,上前逼迫陛下取下玉璽印綬,滿朝百官可是親眼所見!太傅還有資格擔任朝廷輔佐大臣與帝師嗎?還有資格制定禮法嗎?”

也難怪未來“袁氏篡漢”的陰謀論會那么熱門,這一件件事情聯(lián)系起來,袁氏可不就是在“篡漢”嗎?!

董卓看似霸京,但不過只是馬前卒背鍋的,隱藏在背后的幕后黑手袁氏,才是真正的狼子野心!

劉辯想要看看袁隗有什么反應,沒想到袁隗毫無反應,就那么眼觀鼻鼻觀心裝死!

鐵證如山,他還能裝死下去?!

劉辯忽然發(fā)現(xiàn),比起袁隗這個老狐貍,他的城府和養(yǎng)氣功夫還是太弱了!

朱雀這些話,就是一開始的質問,回旋鏢一樣又回到了這里。不過這一次,楊彪卻終于出口開脫,他義正言辭的說道:

“西涼軍掌控京師二十萬兵馬,他們妄行廢立,我等實乃力有未逮,手無縛雞之力難以對抗。我們也想要以死報國,但不行啊!

“我們可以一死了之,大漢江山怎么辦?國家社稷、黎民百姓怎么?陛下又該怎么辦?因此我們沒有逞匹夫之勇,而是與西涼軍虛與委蛇、忍辱負重!

“他們妄行廢立,我們之所以沒有反抗,不是我們貪生怕死,而是害怕他們傷及陛下,禍亂朝政。就算他們扶立新君又如何?只要我們徐徐圖之,未來可以令陛下復辟!

“我們也在暗中針對董卓,就如同此次行刺董卓,西涼軍群龍無首,這就是一步一步蠶食西涼軍,勝利在望、唾手可得。我們也在為陛下、為大漢付出努力。

“只不過我們是在暗中,很多人看不到罷了!”

楊彪這聲情并茂的說辭,說的劉辯都愣住了!

難道劉辯記錯了?!

原歷史中,漢少帝劉辯被廢后,不是被毒殺身亡了,而是在這些“漢室忠臣”的虛與委蛇、忍辱負重、徐徐圖之、暗中行事中,復辟了?!

原來這才是真相嗎?!

劉辯也快要忍不住的笑了,那是他由于憤怒到了極點,卻不得不以笑來緩解憤怒的情緒的怒極反笑!

因為不笑的話,劉辯害怕自己會——怒發(fā)沖冠!

人為何可以無恥到這種地步呢?!

然而楊彪這一番話說完之后,滿朝百官竟為之動容,不少人聲淚俱下,嘴中哭喊著:

“我們的良苦用心有誰能懂?”、“誰說站在光里的才算英雄?”、“我們孤身走暗巷、我們不跪的模樣、我們對峙過絕望有誰知道?”、“嗚嗚嗚——”

這一番聲淚俱下的哭訴,聞者傷心、見者落淚,似乎他們成為了不被理解、甚至被誤解的“逆行者”,為大漢、為漢帝盡忠職守,卻無人知道、默默付出的“孤勇者”!

然而!

對于熟知內情的廠衛(wèi)而言,他們只想要發(fā)笑。

曹正淳公鴨般的嗓音回蕩出來,笑容滿面,但語氣中掩飾不住的嘲諷:

“如果諸公的膽魄有嘴皮子這么厲害,多一些像伍俘校尉這般的漢室忠臣,多一些像秦瓊校尉、張遼司馬這般的忠臣良將,哪里有亂臣賊子膽敢妄行廢立啊?

“太尉和太傅的良苦用心,咱家是沒有感受到了,咱家讀書少,不懂得什么忍辱負重、徐徐圖之的道理。

“咱家只知道,在陛下有生命危險的時候,哪怕刀山火海在前,哪怕叛軍千軍萬馬殺來,咱家也要擋一擋,想要過去,從咱家尸體上跨過去。而不是在一旁裝死!

“諸公從祖宗開始就世受皇恩,都說食君之祿、為君分憂。都說滴水之恩涌泉相報。都說做人要懂得知恩圖報,怎么諸公到頭來,還不如咱家這個閹人呢?”

被一個閹人當面嘲諷,是可忍孰不可忍,他們都是讀圣賢書之人,一個個面紅耳赤,不少官員想要怒斥。但事實勝于雄辯!

西涼軍妄行廢立的時候,他們確實不如這些廠衛(wèi)盡忠職守、浴血奮戰(zhàn),而是躲在安全地方裝死。可他們不是貪生怕死,而是為了大局為重!

嗯,是為了大局著想!!!

他們是在忍辱負重!!!

朱雀冷笑的望著滿朝諸公,最后看向太傅袁隗,嘖嘖稱奇道:“鐵證如山,太傅還不認罪嗎?”

“空口白牙,何來鐵證如山?”這時候,一直避嫌的袁隗,終于說話了。

反正只要他們裝傻充愣,劉辯又能奈他們如何?這些是事實,但只能證明他們在“忠君愛國”之上,“方式”略有不同。

與這些廠衛(wèi)逞匹夫之勇不同,他們是虛與委蛇、忍辱負重、徐徐圖之,這是為了大局著想!

場面再次陷入了僵局!

就算一件件事情擺在臺面上,都指明太傅袁隗德不配位。但沒有足夠的、直接的、可以讓他啞口無言的證據前,袁隗依舊死鴨子嘴硬,抗拒從嚴到底!

可問題是,劉辯這位漢帝已經金口玉言,當著滿朝文武下令“將太傅袁隗革職查辦”,如今陷入僵局,反而將皇權置于進退兩難的局面!

如果退步,劉辯將下不來臺,劉辯將顏面掃地,威望盡失!

這就是袁隗黨派對皇權的一種打壓!

來自政治上的打壓!

政治是不流血的戰(zhàn)爭!

袁隗為首的袁氏門生故吏、世家大族們,已經對皇權發(fā)起沖鋒的號角了!

別看袁隗等人跪地叩首,但他們身子雖跪著,但精神卻昂首挺胸,奮勇廝殺!

此戰(zhàn),他們已經勝利在望了!

這時候,還站立的寥寥數(shù)人中,司徒王允心中嘆息一聲,袁氏和楊氏聯(lián)手,已經凌駕于皇權之上,但身為漢室忠臣,他必須給出一個讓漢帝下臺的臺階。

司徒王允挺身而出,他拱手諫言道:

“陛下,今日西涼軍妄行廢立,以至于京師動蕩,海內俱震,天下有識之士無不駐足觀望!

“幸得陛下英明神武,翻云覆雨,力挽狂瀾,忠臣良將對西涼軍賊子臨陣倒戈,反敗為勝!

“如今既然西涼軍諸將臣服,陛下念在其戍邊涼州之功,決定赦免他們的罪行。

“如今首要之事,是令西涼軍退兵,昭告天下、以安人心,陛下還是陛下,西涼軍妄行廢立之事,以董卓、李儒等首惡已誅,陛下力挽狂瀾為結局終止。

“天下安心,陛下的雄才偉略必令群民悅服、萬里肅清!”

王允其實沒有說太傅袁隗之事如何處理,他也無法處理、沒有能力處理,等于是冷處理暫時擱置,屬于一種“和事佬”作態(tài)。

但劉辯并沒有怪他!

至少王允曾經策動曹操等漢室忠臣行刺董卓,至少未來王允設下連環(huán)計除賊,這是事實。哪怕王允也有自己的算計,也是盡忠職守的表現(xiàn)!

王允的說辭,更是當務之急!

在西涼軍昭告天下妄行廢立的時候,劉辯自然需要昭告天下,西涼軍的目的沒有達成,他還是大漢天子,他終結了西涼軍的叛亂。

這不僅可以令天下人知道他還是漢帝,也可以令那些亂臣賊子、那些宵小心生敬畏,而暫時不敢輕舉妄動,這也是一種彰顯帝王威儀的表現(xiàn)!

就好像原歷史中,曹魏篡漢,謠傳劉協(xié)被殺,以至于劉備信以為真,在益州登基稱帝,建立了蜀漢。萬一天下人以為劉辯被廢怎么辦?

會不會有亂臣賊子借機生事?會不會有其他人打著為劉辯報仇起義?會不會因此令天下動亂不安,給野心家們扯虎皮拉大旗的機會?

到時候,明明劉辯沒有被廢,都要被謠傳被廢,造成既定事實!

這是很恐怖的事情!

在道路交通不便、信息傳遞繁瑣的當前,恐怕會動搖國本!國將不國!

這確實是當務之急!

但問題是!

太傅袁隗之事不解決,帝王威儀還需要對袁氏等世家妥協(xié),那還是一國之君、大漢之主嗎?!

世家大族會更加得寸進尺,借著黃巾之亂獲得兵權的他們,必將在地方上更加肆無忌憚!

劉辯能退嗎?!

不能!!!

他絕對不能退讓一步!!!

因為退一步,就是萬丈深淵!!!就是皇權被世家鎮(zhèn)壓、群雄逐鹿的開始!!!

世家推波助瀾爆發(fā)黃巾之亂,逼迫朝廷下放兵權后。那么下一步,他們會做什么?!

九品中正制!!!

到時候,上品無寒門,下品無世族,階級固化。皇權與世家共治天下,甚至世家凌駕于皇權之上!

這樣的大漢,還是大漢嗎?!

因此劉辯沒有回答王允的諫言,閉目養(yǎng)神依舊沒有睜開。這番表態(tài),麾下眾人就懂了!

朱雀又一次發(fā)難,冷笑道:“太傅,你方才說我‘空口白牙,何來鐵證如山?’,那我就讓你啞口無言!將城門校尉伍瓊帶上來!”

“諾!!!”

廠衛(wèi)立刻下去執(zhí)行。

城門校尉伍瓊,或者說錦衣衛(wèi)四大指揮使之一玄武,易容偽裝的‘城門校尉伍瓊’,早就在外等候了。

正因為解決了這位袁氏黨派中的重量級人物,廠衛(wèi)才能里應外合打開城門,讓秦瓊和張遼率玄甲軍兵不血刃的長驅直入,讓北軍五校大軍可以陸續(xù)入內。

劉辯決定對袁隗發(fā)難,可不是毫無準備的!

主站蜘蛛池模板: 北票市| 华坪县| 松滋市| 喀喇| 长治县| 英德市| 金湖县| 绥阳县| 吉木萨尔县| 广宁县| 道真| 新巴尔虎右旗| 新密市| 惠州市| 卫辉市| 昌都县| 三门县| 紫金县| 英吉沙县| 邻水| 寿阳县| 伊金霍洛旗| 抚远县| 神池县| 洪洞县| 黄龙县| 安化县| 黑水县| 泗洪县| 邓州市| 白山市| 阳信县| 西畴县| 图们市| 阿图什市| 马尔康县| 绥滨县| 苍溪县| 澜沧| 固原市| 独山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