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問我,一生中只能給別人一個忠告,我會選擇哪一個。我想答案只有一個,那就是:終生學習。
當今時代的成年人。絕大部分他們一生中最大的誤區就在于深刻的認為出來社會之后就是學習的結束。他們從讀書畢業以后就再也不學習了。殊不知他們已經犯下了一生之中最重大的一個失誤。而實際的情況恰恰相反,出來社會才是真正學習的開始。絕大部分人都會把起點當成終點。所以這也就注定了他們的平凡和碌碌無為。
知識對于人類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宇宙已經138億年的歷史,無比的浩瀚和無垠。地球也悄悄的演化了46億年。相對來說,人類則渺小的太多了。只有區區幾百萬年。而人類的文明史更只有幾千年。相比地球上的其他生物,我們的歷史顯得短暫,蒼白和無力。人類不僅沒有強壯的體魄,奔跑的速度遠遠不足動物。人類沒有血盆大口,進食的速度也遠遠不如動物。如果把你和老虎關在一個籠子里,你似乎沒有一絲的勝算。相對很多動物來說我們在身體機能在進化上簡直弱爆了。
而偏偏就是我們人類。這個看起來毫不起眼的物種。迅速成長為萬物之靈長。成為其他一切生靈的主宰。把控著其他生物的生殺大權。到底是什么力量造就了這一切?
我想你們一定會說。人類擁有生物界最聰明的大腦。是的,沒錯。大自然賜予我們人類無與倫比的智商。這無可否認,但是人類最重要的能力卻是知識的高效傳承和復制。
如果你去觀察過動物你應該大致會了解。動物幼體基本上都是由動物成體帶領幾年,其他的時間全由自己自生自滅。有的動物甚至幼體一生下來就壓根不知道自己的父母長什么樣。比方說魚和青蛙。就更談不上學習上一輩的經驗了。
而我們人類則大不相同。我們中的絕大部分人從小的時候,就要被送到學校接受教育。這實際上就是一種知識的高效傳遞和復制路徑。我們可以輕而易舉的學習到上一輩的經驗和智慧。相對動物來說,我們的進化速度顯得無比的迅速和高效。因為我們每一代人都可以站在上一輩的認知基礎上。再有所發展。而大部分的動物物種則只能傾盡一生,用生命去不斷犯錯,沒有形成知識和經驗的累積。這是一個巨大的差異。所以動物在進化的路上與人類相比顯得緩慢而蒼涼得多。
現如今的時代我們擁有無數偉大的發明。我們擁有人工智能,擁有高鐵,擁有飛機,擁有便捷的支付,擁有互聯網擁有舒適的房子等等等等偉大發明。但是如果從本質上來說人類最偉大的發明只有一個,那就是文字的發明。文字的出現產生了顛覆性的效果。人類從此以后告別動物般的口傳心授。幾乎大部分的優秀人類群體都能把自己一生的經驗和智慧用文字的方式記錄下來。從而輕而易舉地傳遞給下一代或者下一代中的某一代。經過幾千年的發展,人類的知識體系已經無比繁雜和浩瀚。
高爾基曾經說過知識是人類進步的階梯。但是當今社會身邊總是充斥著各種各樣異樣的聲音。最常見的聲音常常是某某長輩告訴你,讀書是沒有用的,某某人只上了小學二年級,還不是一樣發家致富當大老板。
首先不可否認。社會存在這種現象。但是僅僅代表他們沒有接受正規的教育,并不代表他們沒有文化。其次從本質上來講,人與人之間的差距。除了極少數人之外,大部分人的智商都是差不多的。而人與人之間的知識和認知則天差地別。一般這種講讀書無用論的人幾乎也都沒有真正的讀過書。反過來則是我國歷史上的先賢們,無數人都在勸誡你好好學習。
當今時代如果一個人不懂得在知識和認知上突圍。他就很難突破現有的階層,一輩子都將被困在原地甚至下滑階層。在人心浮雜的社會,懂得終身學習的人。已經先人一步。
最偉大的已故投資人之一查理芒格曾經說過,我這輩子所見到的聰明人,沒有哪個不是每天都在做閱讀的。我在生活中經常遇到一些人,他們的生活越變越好。他們并不是最聰明的,也并不是最勤快的,但是他們是一部學習機器。你要確保你每天醒來都比昨天的自己更加聰明一點,更加智慧一點。就人類歷史上最偉大的投資公司——伯克希爾哈撒韋的董事長巴菲特來說,伯克希爾取得了人類歷史上最佳的投資成績,如果巴菲特沒有把自己變成一部學習機器,我想他一定做不到這一點。很多十年前有用的投資方法,十年后就不再適用了。所以小孩子們經常笑稱我和巴菲特都是一部長著兩條腿的書。
如果對你漫長的一生來說,需要培養一項偉大的能力。那么我一定建議你培養終身學習的能力。這是發自肺腑的建議。在學習中。你會增長見聞。擴大心胸,提高格局。這些都將為你以后的發展奠定下堅實的基礎。熱愛學習的人將來才有成才的機會。才能抓住最新的機遇。不愛學習的人,那只能拼運氣了,而運氣這個東西就玄乎其玄了。
人與人之間的關系。本質上也是一場競爭。而競爭的根源就在知識和認知之上。所以你如果想要努力超越別人,努力的重點一定是放在提高自己的知識和認知上。
現如今紛亂復雜的社會大家都忙于生存。極少有人認同和停下腳步來好好學習新的知識。這也就為終身學習者們留下了巨大的機會。當你發現你身邊的人沉迷于刷短視頻,玩游戲,打麻將等各種消遣性娛樂活動。你只要沉下心來每日花一定的時間在學習新的知識,提高自己的認知上。隨著時間的推移,你一定會站在更高的格局上俯視他們。
野獸向來獨行,只有豬羊才成群結隊。也就意味著你想要鶴立雞群。你就一定要脫離群體的固定思維。把學習知識提高認知,當成自己逆天改命的重要資本。
無比可惜的是當今社會的絕大部分成年人都沒有終身學習的意識和態度。他們總是以為讀書那是上學時候的事。也就意味著你能看到這些文字。你很有可能就是下一個天選之子。你已經走上了正確的道路。越是無知的人越是顯得趾高氣昂。他們縱觀天下大事,卻唯獨過不好自己的生活。真正智慧的人。他們擁有極致開放的心態。懂得借鑒別人的知識和智慧。從來不局限于自己現有的小九九。永遠的想到的是改變自己,提高自己。愚昧的人恰恰相反,他們一生都在指責別人。為自己的無能找到冠冕堂皇的借口。
縱觀人類文明史,已經屈指6000年。涌現出無數的奇人異事,圣人賢者。他們產生過很多獨特的思想和原創的智慧。你何德何能?以你一己之力能在知識和智慧上挑戰他們?因此終身學習是一個人成長的快車道。真正智慧的人。首先承認自己的局限性。然后樂于去學習,他才能每日精進。
如果人生真能有快車道的話,我想終身學習一定當仁不讓。熱愛學習的人。相當于拿著GPS在高速公路上一路狂奔。他們能提取賢人的知識和經驗,從而少走彎路。而那些不愛學習的人,只能如同動物一般。用一生的生命去犯錯。直到撞得頭破血流,依然冥頑不靈。
當今時代短暫的娛樂吸引了大部分人的注意力。而偏偏學習是一個浩瀚而持續的進程,所以擁有這種特質的人少之又少。這群人往往顯得謙遜而低調。睿智而少言。隨著人工智能的崛起,未來的時代一定屬于終身學習者。或者準確的說無論哪個時代真正智慧的人都是終身學習者。他們博古通今,與古代先賢神游又能準確預見未來。擁有持之以恒的魄力和源源不斷的精神動力。他們顯得卓爾不凡和不與培塿為類。
智者能看見千里之外,愚蠢的人鼠目寸光。在絕大部分人沉迷于短期娛樂之際,只有極少部分人懂得謀劃長遠。為自己以后的騰飛,積累足夠的知識。在人生關鍵的抉擇時刻,足夠的知識才能讓你盡顯英雄本色。從而出類拔萃。
我常常告誡身邊的人。當你發現身邊的人沉迷酒肉的時候,你應該慶幸。那真是你難得的機會。你應該抓緊時間提高自己。你其實沒有多少競爭對手,真正的對手就是你自己。
世人庸庸碌碌,只為了碎銀幾兩。偏偏這幾兩碎銀,能解萬千惆悵。然而世界的真實情況是財富是認知的變現。你永遠也賺不到超過你認知以外的一分錢。哪怕你憑運氣賺到了,你也一定會憑實力輸得精光。
德不配位,必有災殃。并不是每個人都能駕馭巨額的財富和擁有崇高的地位。少年得志往往正是人生悲劇之一。你只有不斷的修煉自己。當你的知識和才能足夠配得上你擁有的財富和地位時,你才不會被名利所反噬。
低頭拉車,一定要學會抬頭看路。我們要努力奮斗。這個并沒有錯誤。但是并不是讓你像驢一樣干活。而是讓你把努力的重點放在提高自己的知識和認知上。只有當你在正確的方向上努力,你才能突飛猛進。正確的方向是什么?正確的方向即是把握時代的命脈。懂得取勢,順勢而為。在時代的大格局上努力。而終身學習。才能培養你擁有這種能力和洞察力。
縱觀幾千年的歷史,知識體系浩瀚而繁雜。站在愚昧巔峰的人充耳不聞。在他們的眼里,全世界就他們最牛逼。而開悟了的人在這浩瀚的知識海洋里,永遠保持謙卑。井底之蛙。以為天不過井口之大。而只有翱翔天空的雄鷹才能感受造化之神妙,領悟世界之繁雜。
當你們學會終身學習,積極地在知識的海洋里遨游。當你們積累到一定的程度,你們一定會體會到那種妙處難與君說的境界。我知世人而世人不知我。正如曹操當年所言,有誰能知我心?
所以終身學習。是一種態度。也是一個持續綻放的過程。如同那奔流向海的河水。你只有不斷的積蓄力量,才能沖破層層的障礙,最后成就自己偉岸的人生。
當然終身學習并不局限于任何載體。有的人總是說,學習無非就是看書嘛。我想這是一種淺陋的偏見,何為學習的目的?學習的目的。只是為了提高自己的知識和認知。本質上的重點在于知識和認知。而書只是載體之一。所以在道的層面上來講,載體是無所謂的。你看書也行,看紀錄片也行,刷視頻也行。跟高人聊天也行,這都無所謂。重點在于你是否有提高自己的知識和認知?
書籍肯定是一個非常重要的載體。人類目前已知的絕大部分知識基本上都在書籍上可以找到。所以你是否有某個時刻深深的感嘆別人的智慧和遠見卓識。其實實際情況常常不然,他們只是擁有比你更廣袤的知識和認知,你并不是在智商上不如他們,而是你的認知局限了你。
學會終身學習吧。你才能見天地之廣大。人生一世,幻若流星,短似蜉蝣。所以你一定要學會借鑒別人的智慧和經驗。才能撐得起你絢爛的一生。
終身學習是一種認知,是一種態度,更是一種難得的品質。但行好事莫問前程,你只管努力,其他的交給天意。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
有的人博古通今,侃侃而談。有的人卻只會說俺也一樣。身邊也總是有各種各樣有問題的人。他們沉迷賭博,毆打父母,危害社會。這一切的根源在哪里?根源就在于他們小的時候沒有好好學習。所以他們頭腦中根本就不存在這種認知。他們有且只有動物的本能。而你去觀察動物,動物并不存在尊重父母這一回事。從動物的本質上去解釋這些人的行為。也就一目了然了。孔子何以成為萬代師表?就在于他提出了有教無類的思想。每個人都可以接受教育。而人之所以成為人,區別于動物,就在于人接受過教化,脫離野蠻之體。
人生的發展,家庭的發展乃至國家的發展。根基在于哪里?根基就在于人才的培養,而人才的重中之重就在于教育。知識的重要性于人于家于國不言而喻。
所以我希望你們重視起來。永遠保持謙卑之心。重視自己的學習,重視子女的教育。養成終身學習的良好習慣。那樣你才能屹立于人生之巔。
人生百年,不過過客。有內涵的人,活得淡定從容。沒有底蘊的人,如同野獸一般狂暴。
正如稻盛和夫所說,當你離開這個世界的時候,財富和名利你都帶不走。你能帶走的,只有更崇高一點,更美好一點的靈魂。人生只求每日精進。
去養成終身學習的習慣吧。現在就去,馬上就去,刻不容緩。莫等閑,白了少年頭,空悲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