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4章 東城戰孫郎(四)
- 三國:不坑劉備,從徐州破局開始
- 煙雨非遙
- 2189字
- 2024-05-17 12:07:58
“將軍尊父亡故時,也不過亮這般年紀,無依無靠,尚能獨立持家,亮父亦早亡,幸有叔父攜養,傳識授禮,如何不能擔任使者?”
諸葛亮款款而答,孫策神色轉和。
“糜子方命前來,是欲勸我棄左將軍而投劉玄德耶?”
諸葛亮笑著搖頭,“非也!”
“那是為何?”
“恩師念與二位將軍同齡,傾慕二位之才,特來問將軍?!?
孫策面色肅然?!皢栁液问??”
“問將軍之志向!”
這一句話直抵孫策內心,孫策面色微變,沒有說話。
“如今,我主玄德公與曹公同力扶漢,中原腹地已為天子所撫,漢家再興不遠,揚州僅有丹陽、吳郡兩地未平,袁術已窮途末路,敗亡之日不遠,將軍尊父有平黃巾討董卓此匡漢大功,不知將軍可有遠圖?”
孫策笑了,“且不論汝主劉玄德能否與曹孟德同心協力,漢家司隸十三州,殘破莫過于兗豫徐中原三州,汝等如何以破敗三州平定天下?”
“縱使曹孟德有異志,揚州之地亦是玄德公囊中之物。昔項羽逐高祖于巴蜀,高祖據一州而有天下;光武入河北,同行十人尚能中興大漢,玄德公擁三州之地為根基,如何不能再興漢室?”
孫策轉身看了周瑜一眼,周瑜點頭會意,上前說道,“劉玄德豈能與太祖(劉邦廟號)和世祖(劉秀廟號)相提并論?”
“昔項羽霸有天下,勇武用兵更是無人能敵,而高祖能克而立漢者,非兵都將廣也。高祖入關中約法三章,秋毫不犯,項羽則是坑秦卒、殺秦王,掠焚咸陽?!?
“遂楚漢相爭,勇武如項羽,也不過四年而亡,高祖所仰賴者,不過【仁】名耳。光武單騎奔逃河北,卻得河北群豪爭相歸附,所有者,乃昆陽之戰【威】名耳?!?
諸葛亮平日最愛讀史書,有過目不忘之能,論借古說今,連兄長諸葛謹都說不過他,這些都是手到擒來。
“我主玄德自起兵起來,從不行屠掠之事,治平原一縣,刺客入而下拜,百姓公族盡皆歸附,美名著于河北,此【仁】名耳;前番下揚州,玄德公以寡兵大破袁術,此【威】名更著耳!”
“前歲玄德公舉義兵救徐州,將不過關張、兵不過千人。
如今不過數年之間,玄德公已身兼徐豫二州長官之職,受皇命總督徐揚二州諸軍事(此時劉備是徐州牧、豫州刺史),擁三州十二郡之地,麾下良將百員,帶甲十萬。
光武當年平河北歷時五年,也不過如此吧?”
諸葛亮自信地微笑,一旁李援聽完才恍然大悟,咱家這老大原來這么猛?
孫策冷哼一聲,“取九江乃糜子方之功,如何算得劉玄德頭上?”
諸葛亮心下暗喜,要的就是這句話,諸葛亮微微點頭,卻看著周瑜。
“昔韓信在楚,位不過執戟郎,后投漢為高祖識才器重,遂立不世功勛。而家師不過徐州商賈子弟,出身寒微,玄德公信而任之,得節制諸將。此番大功,乃家師與玄德公君臣相合得成,缺一不可!”
“亮曾聽家師言,當日家師提議下揚州攻袁術,玄德公便言及二位將軍!”
“哦?玄德公竟知吾兄弟姓名!”
諸葛亮眼睛眨巴眨巴,點了點頭。
“玄德公說【袁術冢中枯骨,諸將平庸,皆不足慮,唯恐江東孫郎周郎,此二人世之英才】,但家師聽聞卻放聲大笑,言【不足慮也】!”
周瑜臉上閃過一絲傲氣。
孫策聽得糜芳如此輕視自己,他性格剛烈,不如周瑜沉穩,因此慍形于色。
“玄德公問家師何故,家師說【若袁術是主公,芳決不敢起覬覦揚州之心】。”
“玄德公不解,家師解釋道【袁術所任用者,皆為袁氏故吏親近者,非因才而舉。孫郎屢有大功,卻袁術數次許諾而失信,用而憚之;周郎年幼,其叔父雖是故吏卻不為袁術所喜,故而芳料定此二人必不能為袁術所用!】如此,玄德公才同意家師南下揚州!”
孫策和周瑜聽得這般解釋,年輕氣盛的二人才不再生氣。
“后決戰前夕,家師懸兵淮南,聽聞袁術命周將軍為將,玄德公為免家師犯險,催促家師退兵。”
“但家師見水軍倉促奔來,不似善用兵之舉,料想此必為袁術命令,便推斷袁術雖任周將軍,但必不會如玄德公之于家師那般委之以決斷之權,故而不退,終一戰功成,遂克壽春?!?
孫策轉頭看向周瑜,之前聽周瑜提及:當時袁術雖命周瑜代行左司馬之職,節制諸將,卻越過周瑜,直接下令淮河水軍先進攻,打亂了周瑜既定的作戰計劃,后來干脆直接將周瑜丟到一邊,盲目開戰,以致大敗,和諸葛亮說的【水軍倉促奔來】正對得上。
孫策心中冷笑,袁術今日實在是咎由自取。
其實上面這些事情,不完全是糜芳說過的,大多是糜芳和劉備向諸葛亮談及壽春之戰的來龍去脈,諸葛亮根據自己的理解,進行【消化加工】了,但也非得有超群的信息處理能力才能做到了。
“此番家師命亮前來,正是感念二位將軍之才。家師曾言【若無取壽春敗袁術之戰,不出數年,孫周二位將軍定會平定江東以自立,謀圖霸業】”
這話確實是糜芳摟著諸葛亮睡覺的時候說的!
歷史上,只需要再有半年(196年中),孫策就能完全平定江東了。再過半年后(197年袁術稱帝),孫策趁機與袁術斷絕,據江東吳郡、會稽郡(揚州大郡,占了揚州三分之一的地盤)、南昌郡(197年劉繇病死于豫章郡,孫策奪得豫章郡)三郡自立。
孫策和周瑜聽諸葛亮這么說,兩人不過二十歲少年,表情管理的功夫還不及天賦異稟、卻經歷豐富的劉備十分之一,因此神情大變。
紛紛心想,“這糜芳不但善用兵,更能看穿人心!”
孫策當然嘴上不能承認,“策所愿者,不過報父仇耳,無作他念!”
諸葛亮也不反駁,“家師還說【若使二位將軍全據江東,則江東就一時難平了!故而為長遠計,極力勸說玄德公急下揚州,一來破除袁術對徐州之威脅,二來,斷絕二位將軍據長江自立之念頭!】”
這句話比上一句話對孫策和周瑜的震撼更大,孫策之前以為糜芳南下只是巧合。不曾想,全都在糜芳的謀劃之中!
此等深謀遠慮,實在鬼神難測!
二人竟一時說不出話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