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9章 剛烈的劉備
- 三國:不坑劉備,從徐州破局開始
- 煙雨非遙
- 2102字
- 2024-05-14 21:53:41
眾人坐定,關羽看著劉備,劉備看著簡雍,簡雍看著田豫。
一時氣氛有些尷尬。糜芳清了清嗓子。
“國讓兄,可否說一說如今公孫將軍于幽州的局勢?”
田豫神色慘然,“豫來時,袁紹勾結鮮卑、烏丸諸夷,聚賊十萬攻襲將軍于鮑丘,將軍只得應戰,無奈寡不敵眾,士卒零落,只得退守易縣,筑城固守,聽聞玄德公大勝袁術于九江,盡平徐州之地。將軍與袁公路有舊,命豫帶書信至此,愿代為勸和。”
田豫說著取出一封書信。“如今幽冀二州,戰伐多年,冀州疲弊,玄德公如今擁眾十萬,青州之地素來敬仰玄德之名,若能引眾萬余北上青州,直取冀州鄴城,則袁紹必敗,如此,河北之地盡歸玄德公矣!”
糜芳聽得田豫如此說,有些心酸,是替劉備心酸。
在劉備和公孫瓚之間,田豫選擇了忠于公孫瓚。也是,歷史上,在公孫瓚死后,田豫投奔了曹操,而不是逼殺了公孫瓚且當時實力更強的袁紹。
在劉備投奔陶謙決定留在小沛后,田豫不久后選擇回到公孫瓚身邊,所謂的【有母年老】或許只是一個讓雙方都體面的理由吧!
糜芳的心酸還在于,劉備等人將田豫當成故人,田豫卻將自己的身份定為了一個說客,還是一個畫大餅的說客。
糜芳搖著頭,“國讓以為,主公為何要南下攻取揚州袁術?”
田豫看了一眼劉備,劉備面無表情,思考了一會。
“袁術自稱徐州伯,久有圖徐州之心。”田豫捧起手里的信,“只需將幽州牧的信寄給左將軍,徐揚二州便能永止兵戈!”
糜芳微笑著,“平定揚州只在旦夕之間,何須...”
“幽州牧已經被大兄殺了!”劉備站起來,一字一句地說著。
田豫沒料到劉備會這樣說,驚得目瞪口呆。
劉備的這句話意味著,劉備不承認公孫瓚的自命的【幽州牧】身份,也就意味著不會站在公孫瓚這一邊。
糜芳也有些吃驚,自投效以來,劉備面臨任何事都是一副【云淡風輕】的模樣,今日,已經多次不掩情緒了。
“國讓,大兄至有此日,皆其咎由自取,汝言備襲袁紹于后,則幽州之困自解。可如今【大兄】之敵,豈止一個袁紹,幽州除了國讓你,又有幾人追隨之?”
劉備語氣平緩,卻堅定不容反駁,實有一股威嚴。
“備聽聞,袁紹數有講和之意,大兄自矜勇武,不知民力有度,窮兵黷武,幽州民怨四起,遂有此敗。汝且回去告知大兄,若他愿與袁紹講和,備愿為擔保,若執意用武,出兵一事,備難從命!”
劉備的語氣堅決,態度明確。
糜芳心里那些試探、委婉的說辭也就用不上了,連計劃借公孫瓚遷延袁紹統一河北也行不通了。
但糜芳知道,劉備的魅力就在于此!
歷史上,劉備有野心,更不是完人,取益州并不光彩。
但他從來不是一個政治機器,他一直盡可能保持著自己原則,那就是做【正確的事】,而不是權衡利弊后,做【獲利的事】。
他用自己這一輩子都踐行這個理念,【攜民渡江】妻離子散,幾近敗亡,【出兵伐吳】為關羽報仇,最終兵敗病死。
這個理念延續給了【鞠躬盡瘁】的諸葛武侯,延續給了【膽大如卵】的天水麒麟兒。
是劉備,讓劉備勢力從一開始到消亡有著一種理想主義的光芒,讓同樣是分裂的三國歷史和中國幾千年中的許多次的分裂歷史混戰區別開。
糜芳心下感慨不已,心中對劉備更是高山仰止:亂世人心如獸,劉備當世英雄,豈能不知人心,非不知,實不愿耳,這是真正的【知世故而不市儈】!
田豫見劉備如此態度,便不再多說,起身拜謝。
“如此,豫當即可返回,告知玄德公之意。”
田豫起身便走。
“國讓!”關羽走上前,“一別經年,何不多停留幾日...”
田豫苦笑道,“大兄危在旦夕,豫豈能安坐于此!”說完看了一眼劉備。
劉備面不改色,眼神不移。
“若大兄無殺劉公奪幽州一事,備雖萬死亦當赴命!國讓,吾知汝素有遠志,文武兼具,此番汝披孝求援仁至義盡,吾知道汝感念大兄之恩不忍棄之而去。只是,大兄敗亡之日不遠,汝當為長遠計!”
田豫微微苦笑,再拜禮。
劉備示意關羽簡雍相送一程。
過了一會劉備的神情才恢復如常,顯然,做出這個決定,他也很痛苦。
“主公,【魚與熊掌不可兼得】,為大義而舍小義,幽州千里之遙,縱使主公有意相助,如今徐州初定,危機四伏,實在力有不逮也!主公不必感傷。”
劉備見糜芳一改之前建議借公孫瓚牽制袁紹的說法,反過來安慰自己,不禁莞爾。
“子方素來剛直,若觀點成言,殊難說服,今日卻改口如此之速?莫非是見備難進諍言?”
糜芳鄭重其事地走到劉備下首,重重拜禮。
“主公,亂世人心不可測,世人不論【對錯】,但論一個【利】字,糜芳亦未能免俗。幽州之事,雖于主公之志向有大利,卻不是一件【對】之事,主公愿舍【利】而行,糜芳得以頓悟,所以不言助幽州之事!”
劉備聽得糜芳這么說,知道糜芳真正懂自己真心,感動不已。
“備何德何能,天予子方于吾!”劉備扶起糜芳,拉著糜芳上榻而坐,二人皆有淚目。
糜芳見諸葛亮立于一旁,亦垂淚。
“孔明,你且過來。”
糜芳起身拉著諸葛亮的手。
“孔明,汝當銘記今日為師與主公之言,他日我等若有違背,當勸勉之!”
“諾!”
“孔明,如今主公徐州已平,汝可有見解?”
劉備見糜芳嚴肅地問這個十幾歲、還有點嬰兒肥的少年,不禁莞爾。
糜芳卻信心滿滿,“但說無妨!”
“諾!”諸葛亮拜禮。
“亮以為,主公當今緊要之事,莫過于入朝面圣!”
劉備笑著,這是剛剛與糜芳商定的事情,自己新得徐州牧任命,但面圣之事不難料到。
“入朝面圣,首要之事,非見天子,而是與兗州牧曹操會面!”
劉備聽得諸葛亮如此一說,心下一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