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4章 不敗之地!
- 三國:不坑劉備,從徐州破局開始
- 煙雨非遙
- 2258字
- 2024-05-25 22:35:17
“依末將之見,應當退軍以圍合肥,我軍兵力本就不足以圍壽春,如今呂布又引兵數千屯于淮水,與壽春為犄角,實難進取。”
黃蓋聲若洪鐘。
諸將爭論不休,但大多是認為壽春不可取。
孫策沉默不語,他想起當日諸葛亮來軍營中所說的【進不能取九江而退徐州之兵,退不能制袁術而取江東之地】
不由得面露憂色。
“將軍!程普將軍引軍前來!”
諸將聽說程普來了,無不訝異,一是程普既來,則東城已失,則壽春往歷陽門戶兩地悉數丟失,如此壽春對于自己的情況則更加不利了!
“快請程將軍進來議事!”
“諾!”
程普奔入帳中,看見孫策納頭便拜。
“老朽有負將軍之托,失了東城,望將軍責罰!”
孫策笑著扶起程普,“程將軍!汝不過千人,如何擋住糜子方數萬之眾,非戰之罪也!”
程普站起來,嘆了口氣,“將軍,若末將愿意堅守,縱使那糜子方多謀,也難片刻取下東城....是...”
諸將聽程普這么說,立刻圍了過來。
“汝等守住帳門,不得靠近!”韓當命令門邊近衛。
“諾!”
程普見帳中俱為親信之人,開口說道,“末將料想此戰袁公路必敗,故而不愿使將軍得罪糜芳,徒耗兵力,故而與之私下協議,讓出了東城!”
諸將聽得大驚失色!這等事情,實在與戰場投敵無異。
但孫策也不氣惱,如今的局勢確實很是危急。
“糜芳取東城后有如何動作?”周瑜問道。
“我離去時留有眼線,據說下邳有變,留千余兵力守東城,糜芳引其余人馬都奔往下邳去了!”
周瑜看向孫策。
“聽聞劉玄德受天子詔令,正在往雒陽覲見途中!若下邳生變,糜芳有戒指徐州諸將之權,回軍處置也是自然?!敝荑ぷ聊ブ??!翱墒?..”
“可是,太巧了!”孫策接過話說道,“剛拿下要地東城便生變撤軍,未免太過巧合了?”
周瑜點了點頭,繼續琢磨著,“若兄長為糜子方,當如何謀劃此戰?”
“劉玄德有平揚州之心,若吾為糜子方,此戰當為平定江東之戰!”孫策說道。
諸將點頭。
周瑜也贊同這一點,“如何快速平定江東!”
“想要快速平定江東,必然是兩軍決戰,一戰定勝負為最速!”程普答道。
“是啊是啊,一戰打光袁術,揚州就盡歸彼手了!”諸將贊同著,似乎忘了自己正是【袁術軍】。
“如何為決戰!”孫策追問道。
諸將愣了一會。
“所謂決戰,必然是兩方主力戰場相見...”
“我等乃是偏師...”
“主力乃是左將軍...”有一將喊道。
“正是,糜芳取東城是為使此戰立于不敗,佯裝撤兵,是為了讓袁公放松警惕,親引兵來壽春!然后于合肥東城斷我去路,一舉而敗!”
孫策恍然大悟。
呂范卻搖頭,“如今,合肥、東城俱在糜芳之手,壽春尚未折損兵力,袁公雖有心親建功勛,必不來矣!”
聽呂范這么說,諸將才松了口氣。
“只要壽春未有敗跡,袁術必不會來!”周瑜也贊同道。
“報——”斥候急奔而入。
“何事!”
“壽春城掛起白幡白布,哭聲震天!”
“何人亡故!”
“說是揚州牧劉繇劉正禮去世!”斥候滿臉欣喜地大聲說道,抬起頭看,卻是孫策周瑜和諸將吃驚憂愁的臉色。
斥候哪里知道,如果袁術知道劉繇死了,必定認為壽春人心不穩,必然會不聽勸阻,親自引兵來攻壽春,如此,則糜芳的包圍之計就成了!
周瑜卻笑了,“吾料糜芳不在下邳,必在壽春!”
“何以見得?”
周瑜解釋道,“劉正禮為揚州長官,若其身死消息壽春知曉,必然軍心動搖,此等淺顯道理,城中諸將豈能不知?以吾所料,必定是糜芳故意公布劉正禮的死訊,意在告訴袁公路,壽春唾手可得,誘其出兵來此,奪兄長之功勛!”
諸將恍然大悟。
孫策怏怏不樂,“可彼如此大張旗鼓,不出數日,歷陽便知道了,難道此戰便無取勝可能嗎?”
“若袁術不來,或可戰勝,若彼來,將軍必??!”突然帳外傳來一個儒雅的男聲。
孫策辨出聲音,大喜,“張子綱先生如何來了!”
進來一個易容便服打扮的儒雅文士,四十多歲,正是當世之名士張紘,張子綱。
張紘,徐州廣陵人士,少年便名滿天下,得徐州名士趙昱舉孝廉。
大將軍何進、太尉朱儁、司空荀爽曾欲辟張纮為掾屬,皆不受。
后中原大亂,避居揚州,孫策多次問計,并請求出山輔佐,張紘推脫等孫策創業成功后必來投奔。
可人算不如天算,194年,曹操攻徐州,下邳相笮融不敵南逃入徐州廣陵,廣陵太守趙昱好心款待,笮融卻襲殺了趙昱后劫掠荼毒廣陵,最后投奔劉繇。
趙昱為張紘孝廉舉主,說白了,張紘一輩子可稱為趙昱故吏,有效忠之義理。
因此,本不愿出仕的張紘為給舉主趙昱和老家廣陵報仇,提前投奔了正準備攻打丹陽劉繇的孫策,成功協助孫策擊破劉繇,笮融。
“子綱先生怎么來了!”孫策等人見張紘一身喬裝,自然知道是偷偷趕來的!
“伯符,袁術此戰必敗,萬不可與之共生死!”張紘說道,神態頗為激動。
孫策知張紘一向持重,唯一的一次失態還是在當年說笮融襲殺趙昱之事。
“子綱何必知道袁術必敗?”孫策問道。
“劉玄德正領兵數萬于廣陵,只待袁術兵出歷陽,便會直取丹徒、曲阿!”
張紘的這個消息,無疑是重磅炸彈!孫策和諸將的家小俱在吳郡曲阿,若曲阿有失,劉備執諸將家小,軍心立潰!
“真真假假,虛虛實實!糜子方,真是好手段啊!”孫策咬著牙。
“如此當速速告知袁公,命其回軍丹徒...”蔣欽說道?!盎蛘吒嬷炀?朱治),讓他引將軍家小遷往別處!”
“遷往何處?揚州頃刻便將易主矣!”張紘反駁道!
“依先生之見,策當如何?”
張紘沉默了一會,“若將軍認為可自破袁術而據江東,可速與劉備議和,回軍擊袁術,據長江諸郡報與朝廷?!?
“若漢家再有雄主,將軍或可以江東投效之,如昔之竇融歸漢!若無雄主,將軍亦可逐鹿天下也!”
張紘本來就是心存漢室,但他也知道孫策血氣方剛,必不肯就此棄袁投劉。
諸將俱為孫氏舊將,也是這般意思。
可如今,別說糜子方之籌劃占盡先機,劉備與袁術之實力差距懸殊,已經非同日而語了
孫策怒發沖冠,目眥盡裂。
“我江東孫策,只能為一走卒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