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0章 張遼的決斷
- 三國:不坑劉備,從徐州破局開始
- 煙雨非遙
- 2082字
- 2024-05-21 12:26:45
呂布與魏續(xù)諸將押著郝萌進來,伏拜在地。
糜芳聽李援報呂布魏續(xù)前來,就知道是什么事情了,忙扶起呂布和魏續(xù)。
“雖是在軍中,當以軍務相稱,但待芳成婚,二位皆為上座之人,長幼有續(xù),芳如何受得起?”
“之前將軍提醒我等,說此賊心懷異心,續(xù)不敢信,后果擒獲袁術家奴,方知將軍所言不虛!此人欺瞞溫侯,欲與袁術勾結(jié),請將軍裁決!”
郝萌此時滿口是血,不光牙齒沒了,連舌頭都被絞爛。
只雙目紅絲,惡狠狠地盯著糜芳。
糜芳本就知道來龍去脈——歷史上,在呂布偷襲劉備得到徐州才個把月,郝萌就受袁術蠱惑在城中攻呂布家宅,為高順所殺,其部將曹性更供出陳宮至少是個知情者。
“此等不忠不義之人,殺了便是!”糜芳朝魏續(xù)點了點頭,魏續(xù)當即抽刀捅死郝萌,呂布見郝萌已死,知道自己猶豫之態(tài)不復人知,心中松了一口氣。
“郝萌乃溫侯部將,其部曲統(tǒng)屬,溫侯決斷便是!”糜芳不緊不慢地說道。
“謝將軍,布治軍無方,此番定當戴罪立功!”呂布弓腰行禮,戰(zhàn)戰(zhàn)兢兢。
糜芳點了點頭,大戰(zhàn)在即,各自歇息吧!
魏續(xù)等人卻不退。
“將軍,袁術長史楊弘尚在軍中!”魏續(xù)看了一眼呂布,“溫侯認為,或可陰許之,然后引誘袁術出兵,里應外合...”
糜芳想了想,看著呂布,勇鷙的臉上盡是畏懼之色。
再看向魏續(xù),此人識實務,可用之。
呂布麾下諸將悉數(shù)畏服,呂布就算忠誠為零,也不敢妄動了。
糜芳點點頭,“既如此,溫侯往告知楊弘,應允其內(nèi)應之事.....”
深夜,袁術軍中。
楊弘正與袁術匯報孫策與呂布之事。
袁術十分得意。
“如此,壽春不如日便將重回寡人手!”袁術靈光一閃,是了,可不能讓孫策得此大功啊!
袁術猛地站起來,“吾當引兵親至,先登壽春...”
“主公不可!主公身系全軍,怎么可輕動?壽春乃主公舊城,城高河寬,城中劉繇有七八千兵力,城外有呂布數(shù)千兵馬,孫伯符怎么能輕下?”
袁術聽得一頭霧水,不是說有內(nèi)應嗎?
“主公!呂布初獨領兵支援,糜芳起初必有防備,呂布已與仆商定,先與孫伯符攻守一番。待主公親至壽春,只需以旌旗示之,城內(nèi)魏續(xù)便會在城中縱火,開城門迎主公!如此,破城首功,便不是孫伯符了!”
袁術聽得楊弘這般解釋,頓時笑逐顏開。
“此外,主公,淮水為劉備所據(jù),糧草所過陸路,尚有合肥在敵手,供應前軍糧草之事,當遣一持重將領承擔!”
“知道了!”袁術不以為意,“合肥前番大敗,城小將寡,若其敢出城襲擾,正好奪其城池!”
卻說張遼引三百騎兵欲追擊孫策軍,可見孫策軍依次撤退,軍容整肅,有條不紊,直等到拂曉天明,亦未尋到無機可乘。
張遼正欲引兵返回,卻突然望見斜刺有一彪軍殺出,為首旌旗【凌】字和【周】,為孫策猛將凌操和周泰。
張遼震驚,原來自己早已被發(fā)現(xiàn),而此時自己不過三百騎,凌操和周泰足有步騎兩千余眾。
但凌周二軍在張遼軍前奔馳,耀武揚威。
張遼麾下個個惶恐不已,張遼鎮(zhèn)定自若,見對方雖氣勢逼人,卻沒有交戰(zhàn)之意,雖不明其中道理,但深知不宜久留,便讓部曲先退,獨引十余騎殿后而還。
張遼引軍返回與士仁會合,張遼備言孫策軍對自己防而不攻之事。
士仁聽完,不禁感慨,“這孫伯符確實是良才也,彼知其緊要地為壽春,將軍不過百余人馬,自然是不愿被我等拖延貽誤!”
張遼捋須點頭,“這孫伯符威震江東,果然不虛。”
“知壽春緊要不難,難在能約束其麾下諸將見寡兵而不爭功,此治軍之能,真名將風范!”
士仁也點頭,“故而軍師中郎將推崇其才!”
張遼也不禁笑著點頭,“此番我軍主將年方二十,敵主將者孫策周瑜亦年二十,真是英雄出少年也!”
士仁朗聲笑著,“運籌帷幄,吾等不如中郎將,沖陣斬將,中郎將還需仰賴將軍了!”
兩人歡聲笑語,返回引兵回合肥城中。
周倉將二人迎入城中。
“周將軍,歷陽可有軍情!”士仁問道。
“尚無袁術出兵跡象。”周倉答道。
士仁寬慰道,“文遠勿急,壽春尚未見勝負,袁術怎會出兵呢?我等盡可在城中安坐,中郎將神機妙算,無需急切!”
周倉遞出一份糜芳送來的密信,士仁接過沒有打開,直接遞給了張遼。
張遼打開信一看,“中郎將派溫侯引軍往壽春支援去了。”
士仁見張遼神情陡然嚴肅,自然知道他在擔憂什么。
“溫侯為中郎將岳丈,如此,壽春必然無虞了!”
張遼面露憂色,“溫侯勇武過人,并州諸將倒也不用擔憂...”
“文遠是擔心溫侯帳下有人私通袁術?”周倉直說道。
張遼才知言語有失,神情慌亂。
“溫侯絕不會如此...”
“可要回報提醒中郎將!”
士仁擺手,“不可!中郎將深謀遠慮,如此調(diào)度,必是信過溫侯,若我等有相疑之言,反生間隙!”
張遼點點頭,坐立不安。
士仁也憂心重重,畢竟不怕一萬,就怕萬一!
“若是溫侯帳下真有人與袁術勾連,也是待袁術兵至壽春后,才能行反叛之事...”
“如果,袁術到不了壽春,內(nèi)應便無所作為!”
“但是,袁術不去壽春出歷陽,中郎將之布局便難以實現(xiàn)了!”士仁琢磨著。
張遼神情一凜,“可使袁術出歷陽,但去不了壽春!不如....”
“不如,我等引兵誘袁術出兵!”士仁接話道。
周倉點頭,“此計甚好,如此一來,縱使溫侯帳下有人與袁術勾結(jié),也無從勾連了!”
士仁也贊同,“袁術供應孫策軍糧草軍械,不日便會自歷陽走陸路而出,吾等或可從中襲擾,引袁術出兵攻我!”
張遼想出避險之策,精神為之一振,“諸公既無異議,就依此計行事!”
士仁周倉點頭同意,三人便商量起來具體的誘敵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