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74章 真正的首周銷量(求追讀)

O榜只統計實體書。

因為電子書很難統計。

怎么統計?

只統計電子版單行本?

那漫畫平臺上的單話訂閱怎么辦?

若是要統計電子銷量的話,無論怎么想,單話訂閱都應該折算成單行本吧?

可怎么折算呢?

第三方統計機構往往只能看到閱讀數。

這些閱讀數中,哪些是通過‘等就免費’之類的方式免費閱讀的?哪些是花了錢的?

那些花了錢,消耗了閱讀幣的,哪些是充值的?哪些是充值贈送的?哪些是做任務領取的?

這些數據,只有平臺自己才搞得清楚。

《死亡筆記》要簡單些,畢竟它沒有單話訂閱,只有電子版單行本,可即便如此,對外人來說也是抓瞎的。

因為有些電子書平臺不顯示銷量。

“@熊貓01,熊貓老師熊貓老師,上周DN的電子銷量方便透露下嗎?”

群里有人發問。

淺羽清志正跟和子在Fine上聊天。

有人@他,他看了看。

他記憶里的《死亡筆記》的銷量是不包括電子版單行本的。

畢竟,2003年那會兒,電子漫畫壓根還沒興起。

大概要等到2005年的時候,電子漫畫市場才算是冒出了一點兒尖尖,規模二三十億円的樣子,現在的1%都不到。

淺羽清志得到的首周銷量數據其實跟O榜的不太一樣。

因為O榜并不是完全統計榜單,而是根據與它合作的門店提供的數據進行推測,從而得到的總銷量。

而他是從出版社那兒拿到的數據,無疑要更精確。

稍高一些,73萬多。

這個銷量有點超出他的預期,但要說有多意外,倒也不至于。

畢竟,從2003年到現在,島國的紙質單行本市場其實并沒有萎縮太多,只萎縮了三成。

得益于這個國家的圖書再販制度、國民閱讀習慣和紙質單行本的收藏屬性,二十多年過去,如今的紙質單行本市場規模,居然還有2003年時的七成左右。

紙質漫畫市場萎縮的主力其實是雜志,一路下跌,盡享絲滑,停都停不下來。

1、《死亡筆記》前世一卷破百萬。

2、紙質單行本市場規模,相比于2003年,足足還有七成。

3、前世連載到13話時的《死亡筆記》,影響力和知名度絕對沒有他在這個世界整出來的高。

4、免費連載,銷量勢必會受影響。

綜合以上四點考慮,結果如何其實挺難說的,但在看到發售前的盛況后,淺羽清志覺得,第二卷發行前,第一卷銷量只要不是低于50萬或高于300萬,就不算太意外。

沒錯,范圍就是這么大,突出的就是一個靈活。

至于電子版單行本銷量,則是從授權的那幾個電子書平臺處得到的,加起來——

熊貓01:“一般,31萬多?!?

“72+31……”

“離譜”

“犯規??!”

“……”

武本文明,一丸誠悅,今田敦,中藤將彥,金川學……這些群里的漫畫家都傻眼了。

在此之前,業界最快卷均百萬的漫畫,是等到第三卷的時候才達成的,可《死亡筆記》……一卷?!一周?!

卷均百萬這么簡單的嗎?!

“難道免費連載對DN的銷量完全沒有影響嗎?”群里,一丸誠悅有些疑惑地說道。

雖說單行本——特別是紙質單行本——很大程度上是粉絲經濟(作品的粉絲),但免費連載應該會對銷量有影響才對啊!

能免費看的話,有些人肯定就不樂意花錢買單行本了啊!

“有沒有一種可能,如果不免費的話,DN的銷量還會更高?”武本文明猜測道。

中藤將彥則道:“不免費的話,DN肯定沒有現在的影響力和知名度啦……”

其他人也紛紛發言。

“免費擴大了讀者群體,足夠多的讀者誕生了足夠多的粉絲,而足夠多的粉絲,誕生了足夠多愿意花錢買單行本的粉絲”

“可官方免費,肯定會導致一部分讀者不愿多花錢的”

“一正一負啊”

“所以,究竟哪方面影響更大,最終還是得看作品質量、忠實讀者的比例嗎?”

“紙質單行本的收藏屬性還是很足的,相同的內容在網絡上和漫畫紙張上,感覺就是不一樣,角色的著色、紙墨的厚重感……很多東西只有在實體書上才能找到”

“DN無論是故事,還是畫,都很有收藏價值”

“其實沒什么好驚訝的,DN現在有1500萬讀者,100萬冊不過是每15名讀者中有1人購買了而已”

“有些漫畫讀者是不追更新的,他們根據書店員的推薦買單行本看,或者自己在電子書平臺上挑選”

“所以1/15還沒到?”

“有點好奇首月銷量能有多少”

“首周銷量的兩倍到三倍之間吧,大概”

這時,忽然有人道:“其實,我覺得DN的電子銷量好像有點低”

有人反駁:“一周31萬哪里低了?”

“相比紙質,感覺低了些,畢竟電子漫畫的市場規模現在都是紙質的兩倍了”

“電子漫畫市場又不是只包括單行本,還有平臺的訂閱、會員費之類的,以前的老漫畫近幾年紛紛電子化,也貢獻了很多銷售額,另外還有韓國那邊的條漫?!?

“可紙質漫畫市場也不是只有單行本啊,還有雜志”

“市場規模是市場規模,銷量是銷量,又不是成比例的?!?

“我知道有作者電子銷量是紙質銷量的兩倍”

“我還知道有作者電子銷量是紙質銷量的五分之一呢”

這時,中藤將彥道:“其實,DN電子銷量低的原因,各位剛才不是自己提到過嗎?收藏價值高。讀者想要收藏,傾向于購買紙質單行本。DN電子銷量低的原因是紙質銷量高?!?

淺羽清志無奈地嘆了口氣。

他也是這樣的看法。

《死亡筆記》人氣太高,讀者都去買更具收藏價值的紙質單行本了。

可他其實想要電子銷量。

熊貓01:“其實,我更希望紙質銷量和電子銷量能對調一下,紙質31萬,電子73萬,這樣?!?

“DN的首周銷量其實是73萬?”

熊貓01:“出版社給的數據。”

“為什么想對調?”

“紙質73萬,這個數據可比電子73萬好看多了”

“紙質銷量才有說服力啊”

熊貓01:“31萬電子單行本的版稅是73萬紙質單行本版稅的1.4倍?!?

就這,還是紙質版稅率拿了12%的結果呢。

“……”

“艸”

“差點忘了電子版稅率很高”

“現在的話,30%已經是普遍的了?!?

“50%也有啊”

“70%都有呢”

“DN多少?”

“我看有好幾個平臺上架了DN”

熊貓01:“簽了保密協議,不好透露。我只能說,總的版稅,反而是那31萬冊電子單行本更高?!?

群里眾人感慨了一番版稅率后,武本文明忽然好奇道:“話說,既然累計銷量破百萬了,熊貓老師為什么不公布這件事呢?”

卷均銷量是民間的說法,官方說的都是累計銷量。

以前只算實體書。

現在的話,常常會把電子書也算進去——“累計銷量(含電子)突破XXX萬冊”,像這樣。

當然,也有不算進去的。

就看出版社怎么報。

椋田社只拿到了《死亡筆記》的實體出版權。

至于電子銷量,他們也不知道。

所以,能報實體+電子銷量的,只有淺羽清志跟竹月和子兩個人。

當然,他們也可以讓椋田社代替他們報。

熊貓01:“誰說不公布?”

這么好的宣傳機會,怎么可能放過?

他又不是傻子。

只不過,椋田社太小了,短時間內又來不及擴招,這些天所有員工都忙得焦頭爛額,直到今天才把銷量數據整理出來給他。

一分鐘后,淺羽清志將和子剛傳給他的賀圖上傳到了Y上。

“《死亡筆記》第一卷,首周銷量(含電子)1048263冊!截止時點:上周日24點?!?

這一刻,無數島國人腦袋上冒出一個大大的問號。

真就百萬了?!

——

主站蜘蛛池模板: 突泉县| 肇源县| 天门市| 安图县| 澄城县| 陕西省| 高淳县| 新宁县| 沭阳县| 江城| 滦南县| 称多县| 弥勒县| 峨眉山市| 原阳县| 沁水县| 义乌市| 龙里县| 全椒县| 仁化县| 阳山县| 登封市| 西乌| 潼南县| 西峡县| 宜阳县| 福州市| 临沧市| 乡城县| 西乡县| 两当县| 双鸭山市| 蒲城县| 亚东县| 屯门区| 昌黎县| SHOW| 新余市| 霍邱县| 克什克腾旗| 鄂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