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家三口惶惶不安,急匆匆地往家轉。連林妞妞都顧不上對著大街上的小吃流口水了。
回到家進了屋,秦氏放下包袱接過孩子——她一摸孩子的褲子,說:“喲,妞妞尿了。”
“人家真的不是故意的。”林妞妞說。不過話到她嘴邊,就成了一陣無意義的咿咿呀呀。
林二郎摸了摸自己濕乎乎的褲腿,苦著臉說:“我的褲子也濕了,就跟我尿了一樣!”
秦氏忙給孩子換衣服。隨后她坐在炕邊,摟著孩子喂奶。
林二郎也換了衣服。他給妻子端了碗水來,打聽剛剛發生了什么事。
秦氏喝了兩口水,喘了口氣,這才講起剛在城守府里發生的事。
她說,像她這樣的草民,是不可能輕易進入內眷們居住的院子的。
進了角門之后,里面還有個二門。她就在二門外等著,另有粗使婆子替她傳信給蘭香。
蘭香從內院出來,拉著她的手,跟她在二門外說了幾句話,隨后就讓她走了。
秦氏正要離開,卻遇到了一群婆子。那群婆子攔住她不讓她走,說是昨夜城守府里招了賊,認為秦氏是來接贓的。
秦氏說到這里,冷笑了一聲。
她對林二郎說:“她們當我什么人?我祖上是誠國公府上的家奴,大宅門里的陰私事,我聽的、見的多了!”隨后她繼續講道,“我怕她們裁贓,自己把包袱抖散了,讓她們檢查。包袱里不過就是兩樣棉線,再沒有別的東西。可她們還是不肯罷休,把我的頭發打散了,連衣服都扯開了,看有沒有夾帶東西……后來僥幸出來了,可我這心被嚇得,到現在還亂撲騰呢。”
林二郎聽了,既氣憤又害怕,他說:“娘子,以后可不敢再去那府里了!”
秦氏低頭抱著孩子,默默不語。
過了會兒,她感覺妞妞不吸吮了,把妞妞抱起來放到炕里面。
隨后她掩上衣襟,從手腕上褪下一只銀鐲子。
林二郎看到就是一楞。因為家里窮,秦氏也沒有幾樣首飾。林二郎幾乎認得妻子的每一件首飾。他不記得妻子有這么一只銀鐲子。
這只銀鐲子,樣式很普通,而且顯得老舊。銀色有些發污,鐲子上的花紋也磨得有些模糊了。看上去,就是普通百姓人家的婦女戴的,不是什么值錢的首飾。
只見秦氏從做活的匣子里找到一根大針,沿著鐲子的花紋扎了幾下。“啪嗒”一聲,鐲子彈開了。原來,鐲子里有精巧的機關,當中是中空的。
林二郎和妞妞都嚇了一跳,有這樣精巧的機關,肯定不是一只普通的銀鐲啊!
又見秦氏拿著鐲子,用大針向里面挑了幾挑,隨后挑出一張被卷得細細的紙片來。
秦氏小心翼翼地把紙片展開,遞給林二郎看:“你看這是啥?”
林二郎好奇地湊了過來。林二郎幼時曾上過兩年私塾,所以他是認識幾個字的。
“大周天啟二年三月六日,當制錢三千文整,認票不認人……”林二郎讀著紙上字,他嚇了一跳,說,“這是銀票,值三千文呢!”
“三千文啊,怎么這多錢呢?”秦氏也嚇了一跳。她們家一個月的家用,不過二百來文。三千文夠他們家寬寬松松地過一年了。
“是啊,咋這么多錢呢?”林二郎緊張地看向秦氏。這可是秦氏從城守府里帶出來的啊,誰承想秦氏真從府里夾帶了東西出來啊!
“蘭香跟我說,讓我幫她買一匹藍花布,半匹白布,三十斤彈好的棉花,剩下的全買了糧食……而且,馬上就要去辦。”
“這是為什么?”林二郎莫明其妙。
秦氏搖搖頭,她也不明白。當時蘭香拉著她的手,就像兩個人在親密地說話。可是蘭香卻在暗中,不動聲色地把一只鐲子套到了她手腕上……隨后,蘭香就匆匆離開了。
秦氏默默地想了一會兒,說:“依蘭香的脾氣,不會開玩笑,肯定是有什么大事。”
林二郎嘀咕道:“這可是怎么說的?咱們是良民,好好地過著自己日子,可別攪到什么是非里去啊!”
秦氏收起銀票,說:“這會兒已經晌午了,先歇歇晌吧。下午我去兌錢,隨后去買布,你在家里看著妞妞。”
“那你可要小心些,可別再遇著城守府里的人。”林二郎囑咐道。
秦氏安慰他:“我去常買東西的那家綢布店——我是常替人做針線活兒的,就說有人托我做幾床被子,誰能起疑?”
林二郎覺得妻子說得有道理,同意了。
吃過午飯,秦氏出了門。
林二郎和妞妞在家里等了很久。直到林妞妞喝了兩回水,尿了兩回炕,秦氏才回來。
這時候,林妞妞已經肚得前心貼后背了,恨不能快點兒拜倒在“乳神”的神乳之下,吃個痛快。
“媽——媽——”林妞妞沖著秦氏學小羊叫。
可是秦氏卻沒有立即給妞妞喂奶。因為她不是一個人回來的,她還帶回來一位客人,她要先招呼客人。
其實這位客人也不是外人,他是鄰居孫大叔家的兒子,叫孫有財,人家是幫她拎東西回來的。
孫有財是綢布店里的出關師傅,用現在的話說,就是采購貨物的業務經理。他時常要去南方為東家辦貨。他這次過來,是幫秦氏把布匹和棉花送過來的。
秦氏買了一匹半的棉布,三十斤棉花,一個人確實拿不動。
林二郎抱著孩子從屋里迎了出來。他把孩子交給秦氏,從孫有財手里把東西接過來,拎到他們家西屋炕上。
林二郎家的生活雖然清貧,家里的住房卻不錯,是他祖上傳下來的。一座小院,三間青磚大瓦房,東邊有一間耳房,西邊還有兩間廂房。這樣的住房條件,在梁州城的平民百姓階層里,算是上等了。
林二郎把孫有財讓到東屋去喝水。他對孫有財說:“有財兄弟,讓你受累了。”
孫有財說:“林二哥,跟我還客氣啥?我不在家的時候,不都是你和嫂子幫我照顧著老人?”
“遠親不如近鄰嘛——你別說我們照顧大叔和嬸子,大叔和嬸子還常幫我們看孩子呢!”秦氏在旁邊笑著插言道。
秦氏平日和眾鄰里關系甚好,尤其是東鄰的孫大嬸和西鄰的趙大娘。鄰居們經常互相串個門、聊個天。有時還隔著墻頭互通有無——你送我兩個新蒸的棗糕,我送你一把剛采的香椿芽,等等。
秦氏把妞妞放到炕上,給孫有財倒了碗水。
孫有財也不跟他們客氣,端著碗喝了起來。他說他明天一早又要出門,家里的事情還要請二郎夫婦多照應。二郎夫婦滿口答應了。
孫有財沒有久坐,因為他還要回家收拾行禮,喝完水就離開了。
**************
新書還瘦,需要照顧。求收藏,求推薦票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