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索威爾“文化三部曲”經典系列(套裝全3冊)
- (美)托馬斯·索威爾
- 1928字
- 2024-03-19 18:36:58
第一章 征服與文化
“不是我們生活在過去之中,而是過去體現在我們身上。”征服的歷史不僅限于過去,也關乎現在,關乎我們如何一路走來,形成了今日之經濟、思想和道德狀態。
“不是我們生活在過去之中,而是過去體現在我們身上。”1征服在過往歷史中占有很重的分量,也是塑造當今世界各個文化的一股重要力量。因征服而起的戰爭讓一些民族的語言、經濟、道德體系等發生了徹底改變。比如,今天西半球的廣大地區本質上都是歐洲文明,地域面積遠遠大于地理意義上的歐洲。生活在西半球的人們即便對歐洲文明心有憤恨,也只能使用歐洲的語言,根據歐洲的道德標準來表達對歐洲“不道德”的不滿……這就是征服帶來的結果。征服的歷史不僅限于過去,也關乎現在,關乎我們如何一路走來,形成了今日之經濟、思想和道德狀態。
我們已經看到,移民讓知識、手藝、技術和其他有經濟價值的本領得以在世界范圍內流通,而征服的作用體現在更多的方面,也更難清晰界定。如果一個技術先進、組織完善的民族征服了技術和組織上都較為落后的民族,那么這種征服同移民一樣,有助于既有人力資本的向外傳播,能促進其他族群人力資本的發展;但如果征服民族在經濟和思想上都顯著落后于被征服民族,那么非但不會推動人力資本傳播,還會嚴重損害已有的人力資本,妨礙那些在軍事力量上處于弱勢的地區接納文明的傳播。這在過去幾百年里屢見不鮮,中東地區的古代文明遭受中亞草原游牧騎兵的蹂躪就是這樣。2目不識丁的蠻族侵略者只為追求毀滅之樂就放火燒毀圖書館,將珍稀的古籍經典付之一炬。
羅馬征服者把先進的文明從地中海帶到了西歐,對世界歷史產生了深遠的影響。然而后來蠻族入侵,一舉毀掉了羅馬帝國,導致了人類歷史上破壞性最大的倒退之一。在中世紀的黑暗中,歐洲又摸索了幾百年才恢復到羅馬時代的生活水平,不同的學者各有說法。但可以肯定的是,這次大倒退至少退回到幾百年前的水平,甚至在某些方面倒退超過了一千年。3又如,摩爾人在中世紀征服西班牙,帶來了當時在數學、自然科學、醫藥、哲學等方面都領先于歐洲的伊斯蘭文化。在亞洲,古代中國文化也是通過征服傳播開來的。
歷史上總有一些時期,幾乎所有族群都卷入征服的浪潮,或是征服別人,或是被別人征服,這對后世產生了廣泛的影響。有時,征服者會大肆殺戮被征服者,甚至使其滅絕,例如羅馬人征服迦太基后的趕盡殺絕。這樣的慘烈手段不僅見于那些史上著名的征服行動,20世紀下半葉發生在非洲的胡圖族對圖西族的屠殺和圖西族的反屠殺以及同一時期巴爾干戰爭中發生的“種族清洗”等,也清楚地表明,制造大規模人倫慘劇的并不一定是強盛的大國。就連被外人認為生活在理想社會的波利尼西亞人也難逃這樣的宿命:
1835年12月,在新西蘭以東500英里[1]的查塔姆群島,自力更生了千百年的莫里奧里人的平靜生活被殘忍地打斷了。當年11月19日,500名攜帶槍炮、棍棒和斧頭的毛利人乘輪船抵達這里。隨后的12月5日,又一船400多名毛利人抵達。毛利人在莫里奧里人的村莊里成群結隊地奔走,到處宣告莫里奧里人已成為他們的奴隸,如有反抗,格殺勿論……一位毛利征服者說:“我們根據自己的風俗……將他們收為己有。我們抓住了所有人,一個沒漏。有些人試圖逃跑,就被我們殺掉了,還有些別的人也被我們殺掉了——但那又如何呢?都是根據我們的風俗來的。”4
自古以來,征服一直靠的是主動施加暴行和蓄意營造系統性的恐怖。曾經橫掃中亞、東歐和中東廣大地帶的蒙古大軍故意為自己營造出殘暴野蠻的形象,以此為策略讓即將被征服的對象聞風喪膽。5蒙古人把這一招兒用到了純熟,但這并非他們的專利,諾曼人也曾如此行事。6另外,在11世紀,拜占庭皇帝巴西爾二世下令把保加利亞俘虜統統挖去雙眼,每百人中只給一個人留下一只眼睛,讓他為其他人帶路回家。以如此血淋淋的事實昭示天下:皇帝對敵人毫不手軟。7在奧斯曼帝國,用敵軍頭顱堆成的骷髏塔是一種常見的給蘇丹的貢品,這些頭顱往往來自手無寸鐵的俘虜,有時一座骷髏塔竟由數千顆頭顱組成。8
進入20世紀,征服者的殘暴并無收斂。日本人在1937年占領了中國當時的首都南京,隨后大肆奸淫屠戮城中的千萬婦女,把中國士兵和平民當作練習刺刀的靶子,肆意屠殺平民。9在二戰中被日本占領的東南亞各地,類似的暴行都在上演。日本人的盟友德國納粹,慘無人道之程度無出其右,對猶太人的大屠殺尤為惡劣。
征服會制造令人膽寒的慘劇,但征服的影響不僅僅體現在當時發生的悲慘事件上,更多是對后世的持久影響。有些征服徹底改變了人們的生活方式,使被征服族群的后代得以生活在祖輩不曾想象的,有更多可能性的世界里。因此,計算一次征服的利弊得失,既沒有必要,也不可能算清楚。征服帶來的利也好,弊也罷,其影響往往是廣泛且深遠的,其后果是文化的、制度的、生物的。
[1]1英里≈1.61千米。——編者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