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章 潘金蓮避入諸天園,曹雪寒謀奪梁山泊(下)
- 諸天莊園,從拿下千仞雪開始
- 東都小哈
- 2025字
- 2024-04-14 09:35:33
聽到潘金蓮這話,曹雪寒心下一驚,但仔細觀察之后,發現她元陰未失,尚還是處子,這才松了口氣。
至于潘金蓮說要與身相許,曹雪寒壓根兒沒放在心上。
自從覺醒太陰之體后,曹雪寒就知道這體質對女子有多大的吸引力。
人都是看臉的,沒見他和千仞雪相處沒多久,千仞雪就徹底對他死心塌地,相思斷腸紅都為他摘下來了。
前后連二十章都沒到。
要不是千仞雪還是個未成年,估計這會兒娃都已經懷上了。
至于潘金蓮,留下當個丫環用用就是了,畢竟床第功夫還是不錯的,但其他就免了。
搖了搖頭,曹雪寒收回思緒,開口問道:“你來此之前,在做什么?按照本座設下的規則,要么心有所求,要么遭遇危機,又或者足夠幸運在身,才有資格來此。”
“官人容稟,”潘金蓮嬌滴滴的聲音響了起來:“奴家金蓮,原是清河縣張大戶他的使女,只因張大后要強占奴家,奴家不愿,便告訴了主母。
主人家便惱了,寧愿倒陪些嫁妝,也要將奴家嫁與那清河縣人盡皆知的三寸丁谷樹皮。
奴家不甘,便趁夜逃了出來。正要被張大戶家丁追上時,只聽的一道聲音,問奴家愿不愿來此間莊園,服侍官人。
奴家當時只想逃得虎口,便答應了。睜開眼時,便到了此處,得見官人。”
曹雪寒聞言,嘴角卻是一抽。
沒想到,潘金蓮與武大郎之間還有這么段波折。
《水滸傳》是古白話文寫成的小說,雖說是古白話文,但比之文言文也并不差多少,許多情節只一筆帶過。
就比如潘金蓮與武大郎之間這一段,原著中只寫道:“那個大戶以此記恨于心,卻倒賠些房奩,不要武大一文錢,白白地嫁與他。”
卻從未說過潘金蓮在嫁與武大之前有試圖逃跑過。
由此看來,潘金蓮從一開始就嫁的心不甘、情不愿。
而且,從原著中說,“將此事告知主人婆。”一段來看,潘金蓮原本應當是想借此脫了奴籍,離開張府,好尋個稱心的人嫁了。
若說潘金蓮天性放蕩,那她為何不從了張大戶?
很顯然,潘金蓮也有他自己的標準。原著中說她是:若遇風流清子弟,等閑云雨便偷期。
換句話說,潘金蓮喜歡長得英俊好看的。
因此,張大戶才故意將潘金蓮嫁給了丑八怪武大郎。
換句話說,如果清河縣沒有武大郎,那張大戶的計劃是不會成功的。
縱然再怎么不甘,在自家母老虎的發威之下,只得將身契交與潘金蓮,將她放走。
偏偏有了一個武大郎,讓張大戶的計劃得以成功。
對于張大戶而言,既然得不到你潘金蓮,那你也別想好過。
你不是愛俊的嗎?那本老爺偏要將你嫁給一個丑八怪。
殺人,誅心。損人不利己。
這件事情上,武大郎雖然只是個被利用的棋子,卻也是既得利益者。
以武大郎的原本條件,想找到潘金蓮這么漂亮的老婆,是不可能的。
所以武大郎也不可能肯和離。
那么,無力報復張大戶的潘金蓮,又怎么可能會對武大郎全無怨恨?
一開始還只是出軌,遇到西門慶與王婆后,更是變本加厲,直接將武大毒死了。
原本單純要只是潘金蓮自己的話,可沒這個殺人的膽子。
平心而論,誰愿意嫁給一個丑八怪?
這是要擱現在,最多也就是個離婚罷了。怎么也不至于鬧出人命來。
說到這里時,曹雪寒忽然想起一事來,又問道:“你來時是何年何月?”
潘金蓮雖是不解,卻又乖巧答道:“政和五年四月。”
曹雪寒拍手大笑道:“甚好,甚好,金蓮你此番卻是立下一大功了。”
水滸原著,梁山全體受招安是在宣和四年,由此往前倒推,武松打虎應當是在政和五年十月。
武松打虎后又過了幾日,武松才與武大相見。
而武松當時與武大說是“一年有余未見哥哥。”
從潘金蓮得罪了張大戶,被嫁于武大郎,再到清河縣里有幾個奸詐的浮浪子弟來武大家里騷擾,被這一班人不時在門前叫道:“好一塊羊肉,倒落在狗口里!”
因此武大在清河縣住不牢,搬來這陽谷縣紫石街賃房居住,每日仍舊挑賣炊餅。
再加上武大與潘金蓮。從清河縣。搬到陽谷縣時,肯定還沒有景陽岡上那只大蟲。
否則,不等武松怒殺潘金蓮,潘金蓮與武大二人便先要當了老虎的口中餐了。
再加上現在潘金蓮還未曾嫁于武大,只是張大戶正在安排這件事情,潘金蓮得了消息跑路,這前后差了半年,也是可以理解的。
而政和五年四月時,晁蓋尚未接的生辰綱,林沖已上了梁山。
這正是個好時機。
八百里水泊梁山,此時不奪,更待何時?
原著寫得清楚,宋江死時已是宣和六年。(此處以百回本為準)
再有三年,便是那靖康之亂,到時天下大亂,正是奪得江山的好時機!
中華上下五千年,若論得國之正,莫過于始皇帝陛下一統六國,書同文,車同軌,始建大秦。
明太祖朱元璋北逐蒙元,恢復中華,可與之并列。
可要說得國最不正的,莫過于趙匡胤陳橋兵變,黃袍加身。
欺負人家孤兒寡母先不提,到最后,還弄出了個靖康之恥。
這天下,他趙匡胤坐得,曹雪寒便坐不得嗎?
整整一個水滸世界被諸天莊園吞噬吸收,曹雪寒簡直不敢想象,這其中的好處與收益會有多大。
曹雪寒二話不說,召集呂布、張遼、高順,便準備帶著五百陷陣營的兄弟,去奪了梁山泊。
但說實話,這卻也沒什么太過好商量的。
所謂的水滸一百單八將,有幾人能在無雙飛將呂奉先的面前走過三個回合?
更不要說,這會兒的梁山泊,總共也就王倫、杜遷、宋萬那三個草包。
林沖雖是上了梁山,但說到底也就是個弱化的張飛,頂天了三五合便被拿下,這還說個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