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章 徐家有子
- 倚天:我和張三豐并肩而行
- 白面賊
- 2064字
- 2024-03-14 07:30:00
穩妥起見的陸方先是回到食肆一樓的大堂,等了一會兒。
就聽見那騎士系好了馬,在小二一陣的寒暄下走進了大堂。陸方側身望去,推開門簾走進來的卻是一個年輕道士。
這道士不過二十多歲,容貌俊美,簡單的穿著一身黑色的道袍,腰間暗紅色的腰帶,點綴著一顆晶瑩剔透的勾玉腰墜,更顯氣質不凡。
只是背后一個長條狀的包裹,表明此人并不簡單。
“店家,飯食就不用了,勞煩安排一間房,小道休息一夜便走。”
此人聲音沉穩,完全沒有年輕人的浮躁,和他的年紀倒有些不符。
“喲,正巧了,小店本有兩間房,早間來了幾位客人住了一間,另一間剛好空著。”小二連忙要把那道士引上去。
兩人路過陸方身邊時,那道士還友好地頷首示意,頗具風度。
不過,陸方隱約感覺自己似乎在哪里見過這個道士。
而且,這個年頭的道士,大多是漢人,理應是站在大宋一邊。
本想喊住他問問底細的陸方,害怕屋內的桑布聽到動靜,暴露了自己的意圖,只能眼看著對方上了二樓,進了自己的房間。
等到陸方推開門走進自己的房間,果然看見桑布眼神炯炯,側身對著門外,正盯著自己,顯然是注意到了門外道士的到來。
“門外那人什么來路?”
幸好自己方才沒有露出馬腳,否則還沒等自己問清楚那道士的底細,就會暴露在桑布的偷聽之中。
“似乎是個一個云游的道士。年紀輕輕,估計連毛都沒長齊呢。”陸方故作不屑。
“小心為好,宋朝境內,道士可和我們不對路子。”桑布表示還是要小心為好,畢竟全真教之前在北方勢力頗大,蒙元入侵以來,屢屢與之為敵。
可笑的是,由于之前丘處機的關系,蒙元上層對全真教的態度還有些模棱兩可,意圖爭取。這樣一來,同樣想走上層路線的藏傳佛教,更是和其發生了不少沖突。
如今的蒙古國師八思巴雖然精通佛法,可是武功一道并不精通,若不是自己這幫護法使者在身邊守衛,早就死在刺客之手了。
一側被捆住的武九淵聽說來了個道士,眼神一亮,和陸方對視了一眼。
“還是早點休息吧,明天早早出發,不和那人打個照面即可。”陸方隨即伸手給武九淵一記爆栗,“小子莫要妄想脫困,明天老實點,不然有你好受的。”
隨即假作困倦,哈欠連天,連帶著桑布也有些困了,便熄燈休息了。
只留武九淵可憐兮兮的蹲坐在地板上,無奈也蜷做一團,勉強睡了。
等第二日清晨,天還未亮,三人便早早的離開了此處店家,臨走時,陸方還讓小二給拿了一包粗餅作為路上干糧。武九淵回頭望了望,那道士似乎還沒起。
三人頭頂星辰,腳踏露水便沿著官道往北而去。
過了快一個時辰也沒有什么事端,此時也已經天明,桑布似乎松了口氣,腳下步伐略略慢了些。
就在此時,三人背后的官道上,傳來一陣馬蹄聲,聽這聲音,頗為急促。
“來者不善!”桑布臉色變冷,提起了防備。
他本來以為馬上就要進入蒙元控制區,想加快步伐便走了官道,沒想到有人追來,此時卻有些后悔了。
此時那人已經在數十步之外,明顯是看見了自己一行人,再躲避已然是來不及了。
三人站定,陸方一看,追來的人果然是昨晚的那個道士。
“嘿嘿,我記得不錯,這道士果然是全真教的。”陸方暗自得意
陸方昨夜里想了半天,終于記起自己到底是在何處見過這小道士。原來是那日自己和張君寶在漢江邊上遇見的那場大戰,在河對面大殺四方的那個黑衣道士。
他早上臨走之前,暗地里給小二囑咐了一句話,托他轉達給這道士,就說“郭家晚輩被喇嘛和尚擒住了。”
不出所料,這道士果然就追上來了。
“貧道徐清辰見過幾位,這位大師,不知道該怎么稱呼。”即便是立場不同,這名為徐清辰的道士,依然是彬彬有禮,這和那日陸方在對岸看見的截然不同。
那日,這道士可是劍劍不留情,一步殺一人啊。
桑布冷哼一聲,顯然不想搭理他。
不過說起這個名字,陸方似乎又想起了什么。
這徐清辰不就是襄陽城內,郭家大院原主人,徐家中被送到全真教學藝有成的那位么。
“清辰哥!”武九淵這第一眼看見他,就激動的喊出聲來。既然郭家宅院原本是徐家相贈,兩人熟悉也是理所應當。
“叫叔。”徐清辰莞爾一笑。
徐清辰師從李志常,從王重陽那一輩算,算是全真教第四代弟子,和楊過份數同輩,只是年齡小些。武九淵論輩分,本該喊他師叔,只是兩人年齡差距不大,向來關系挺好,所以總是喊錯。
他在漢江邊一戰后,便有事離開,往回趕得路上正好遇見陸方等人。本來他不想耽擱時間,休息一夜就走,沒想到第二天還沒起床,店里小二就敲響了他的房門,說是隔壁的客人給他留了消息。
徐清辰收到了陸方的留言,自然是義不容辭的趕來解救,沒想到被擒住的正是熟人武九淵。
一旁的桑布本來就皮膚黝黑,見來人絲毫不把自己放在眼里,竟然還在與這豎子敘舊,氣的臉更黑了。
“閣下是什么人,未免有些太看不起我了。”
“在下全真教徐清辰,和武家算是世交,還請大師給個面子,放了這小子吧。”
“呵呵,給不給面子,得看你的手段高低了。”
桑布早就一肚子不爽,見來人年輕且孤身一人,便直接欺身上前,一拳直奔徐清辰面門而去。
這一拳看似直來直往,直搗黃龍,可身側的另一只手卻暗藏著十數種變化,準備應對著徐清辰的種種招架。
“好和尚!”
見言不投機,徐清辰也不托大,拔劍也迎了上去。
兩人俱是二十多歲的年紀,自己門派的功夫也研習了十多年的功夫,都算得上是青年才俊。
這一交手,棋逢對手,不相上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