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章 如此謀士(二)
- 我為漢帝
- 薄荷熱豆腦
- 2138字
- 2024-03-30 00:15:50
劉塵站起身,望著桌上的地圖細(xì)細(xì)琢磨。
他知道梁文不會無的放矢,既然明確指出黑山軍,就一定有他的想法。
尾敦也抱著肘子,在旁默默思索。
他勇武過人,卻并非自大的傻子,能聽主公和這些頂尖謀士商討對策,也是件讓人過癮的事。
梁文見兩人如此模樣,并不急著開口,袖內(nèi)短刀彈出,見尾敦遽然看來,心中贊賞,表面卻視若無睹,用刀尖挑了下燈芯,使房間更亮一點。
收刀,入袖。
尾敦將目光轉(zhuǎn)回地圖。
好半響。
劉塵捏著下巴道:“軍師是想打著攻打黑山軍的名義,讓袁紹同意我?guī)П鄙希缓蟆覀冊僬鄯等ビ闹荩俊?
梁文點點頭,接著又搖搖頭,笑道:“是,卻也不是!”
他繼續(xù)道:“公子與黑山軍無冤無仇,又隔著整整一個冀州,有何理由攻打他們,袁紹定然能看出公子的真實意圖。”
劉塵頷首,表示認(rèn)同,但眉頭皺得更緊,“如此,我們需要想出一個攻打黑山的由頭……”
他現(xiàn)在沒有土地,黑山那邊確實有廣袤的山林,算是一個理由。
但袁紹不可能答應(yīng)他,目的性太明顯了。
這種養(yǎng)虎為患的行為,除非袁紹那的謀士死絕,然后袁紹老年癡呆,否則想都不要想。
梁文笑道:“為何要我們?nèi)ハ耄唤o袁紹不是更好?”
劉塵愕然。
梁文解釋,“華彥來蓼城,明著是袁譚的意思,暗中又是袁尚的命令。從中探析,你手下的那點人馬,袁紹已經(jīng)知曉。可他至今沒有發(fā)難,說明袁譚起到了作用,說服袁紹,讓他對你放下部分警惕。如此,你大可對袁紹直言,欲帶兵攻打公孫瓚,公子的血海深仇,袁紹最是了解,理由充分。”
劉塵聽到這,欲言又止。
梁文見狀,道:“公子一定想說,袁紹不會應(yīng)允放你去幽州,他怕你與伯安公的舊部有所聯(lián)系。”
青年點頭。
梁文認(rèn)真道:“昔日,袁紹為了消磨你的心性,讓你于酒舍做店伙計,可幽州那邊卻毫無動靜。其一,自然是袁紹封鎖消息。其二,則是幽州的那些勢力,多少也有自己的想法。伯安公終歸已經(jīng)離世,他們可以為伯安公征伐公孫瓚,卻不一定會為了你,再與袁紹起沖突。袁家只需對他們講,袁家在悉心照顧你們劉家,無論真假,幽州民心操控得當(dāng)就不會亂,那邊的勢力也能坦然接受。”
劉塵再次點頭,這一點他很早就想通,疑惑道:“可這與出兵有何關(guān)系?”
梁文道:“你只需發(fā)信與袁紹,言辭誠懇,請求帶兵征伐公孫瓚,同時,讓人散布消息,將這封信的內(nèi)容于幽州傳播。”
劉塵眼中亮出一絲神采,接話道:“只要這封信傳播得足夠廣,幽州那邊的勢力不管有無其他想法,明面上都會舉旗響應(yīng),甚至有人會直接出兵,與我匯合,而袁紹這時候也不好做惡人,只能答應(yīng)讓我北上!”
“對!”
梁文目露贊賞,“只是這樣還不夠,公子大軍需要穿過整個冀州,所過關(guān)隘眾多,袁紹只要稍稍動點手腳,幽州之行必然困難重重,想要打消袁紹的這個念頭,就需要公子在那信中,為他提出一些建議。”
“建議?”
“自然就是黑山軍!”
梁文指著地圖,“黑山張燕聚眾多年,一直是并、冀二州的心腹之患,袁紹數(shù)次派兵掃蕩,張燕卻一直未被攻滅。張燕早年與袁術(shù)、公孫瓚相互聯(lián)手,對抗曹操袁紹兩大勢力,如今袁術(shù)于豫州奄奄待斃,覆滅在即,假若幽州再失去公孫瓚這個盟友,黑山軍便孤掌難鳴,陷入被動。所以,張燕一定會出兵救公孫瓚。如此,袁紹為了北伐勝利,就需要對黑山軍用兵,拖住他們。”
劉塵聞言,點點頭。
如今袁紹和公孫瓚打到最后階段,公孫瓚就剩最后那口氣,這時候張燕如果幫他緩過來,袁紹斷然無法接受。
梁文收回手,繼續(xù)道:“公子信中所言,明著是請求去往幽州,并于字眼間,假裝不經(jīng)意提醒袁紹,讓他小心張燕出兵。實則是在告訴袁紹,可以讓公子的人馬加入對付張燕的袁軍中。袁紹視公子如孩童,定然不會多想。甚至?xí)X得,公子兵少,會被黑山賊眾拖死在冀州。”
劉塵看向梁文,笑道:“而我到時候找機會甩開黑山軍,直接北上,袁紹拿我也沒辦法!”
黑袍內(nèi),梁文手指點向一角,“黑山軍與公孫瓚的易京之間,隔著中山國,從北平經(jīng)過,袁紹雖可能布置眾多斥候,卻不會有大量軍隊,當(dāng)可一試。”
聽了梁文的計策,劉塵佩服得五體投地,尤其佩服他能算到,黑山軍與公孫瓚之間的暗中來往。
歷史上。
雖然不是黑山軍主動去救公孫瓚,乃是公孫瓚派兒子公孫續(xù),找張燕求救。
但張燕確實派兵了,而且是整整十萬大軍。
哪怕戰(zhàn)力不咋滴,民兵水平頂天,可人數(shù)眾多,也是一股巨大的力量。
梁文能從自己的分析中,得出這么個歷史走向,不可謂不神。
須知,他可是在蓼城這個小縣城砍了一整年的柴火。
劉塵對三國謀士的理解,不由又深刻了一些。
運籌帷幄之中,決勝千之外,古人誠不欺我!
太可怕了!
怪不得諸葛孔明一個村野農(nóng)夫,躬耕隴畝,能在隆中那個地方定下蜀漢幾十年的基本國策。
這些士大夫降生于世間,似乎天生就是為了做這些事。
可說了這么多,劉塵大軍雖可北上,只是糧草似乎還是沒有解決,不由問道:“軍師,難道糧草也讓袁紹給?”
“有何不可?”
梁文笑笑,“袁紹愛名,珍惜羽翼,哪怕吃點暗虧,也不會容忍別人踐踏他的名聲。他如果答應(yīng)公子出兵,自然會同意你借糧的請求,區(qū)區(qū)兩千人不到,又是為他袁紹阻擋黑山軍,焉有不舍之理?”
劉塵起身,躬身一拜,“受教!”
“不過……”
梁文壓壓手,示意劉塵坐下,“冀州問題解決了,青州卻又是個難題,公子帶兵北上,等于跳出袁譚的控制,這只鷹隼覬覦徐州之地,不會讓你輕易離開蓼城。”
劉塵微微皺眉,很快明白梁文的擔(dān)憂,“如何破解?”
“倒是有一計,就怕公子不舍。”
“但說無妨。”
“割肉喂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