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0章 朱長生好酒量
- 繁花:開局忽悠李李投資我煙攤
- 李李我來了
- 2136字
- 2024-04-11 12:01:00
走回辦公室,唐婉和她同學們都不在了。
景秀換好衣服,心想她們肯定還在至真園吃飯,走出大門,回頭一想,李李還在生自己的氣,又轉頭走了回去。
“阿孃,人呢?”
好久沒來自己的煙店看看了,景秀走到門口,卻沒見朱姨,只有一個不認識的中年男人在店里。
“儂找我阿姐呀?伊上衛生間去了,儂要啥子香煙,我跟你拿一樣的。”
這男人倒沒把自己當外人,順手拿起一包煙,撕開封皮給景秀遞了一根。
“你是誰啊?”
“你是來黃河路吃飯的吧?不認識我啊,以后多來關照小店的生意,我這店的香煙品種是整個黃河路最全的,你喜歡抽本地煙還是洋煙,阿拉店里都有啊。”
這個男人把景秀當游客看了。
“我問你是誰!”
“我當然是店里的老板哦,還能是誰?你是認識我阿姐吧?她幫我看店的,你要什么貨跟我說就行,不管什么牌子,進口還是走私的,阿拉保證供應!”
男人胸脯拍得“啪啪”響。
不用問了,肯定是朱姨那個不長進的弟弟過來了。
不是讓祝國和安排先做工嗎?
以后等大隊的土地征用了,將來搞個畜牧廠讓他去畜牧廠做事去,怎么跑到煙店守望起店來了,還把自己當老板了?
“你是老板啊?這里開店應該很賺錢吧?”
“哎,小本生意,和你們大老板沒法比,一個月也就三五萬吧。”
這小子真把朱姨幫他還的債當開煙店賺的輕松錢了。
“三五萬還不多,這廠里的工人十年也賺不了這么多錢。”
景秀想套出他的話來,看朱姨是否又拿他煙店的錢拿去娘家了。
“嗐!這怎么比?有句老話說:賺錢不辛苦,辛苦不賺錢,你說對吧?”
“阿生,儂是不是又偷店里的香煙呷了?拿的啥牌子的香煙,趕緊自己拿錢出來,不然我告訴儂姐夫,讓伊趕儂回老家。”
正在這時,朱姨從后門走了進去,一聞到煙味,就沖過去抓住她弟弟的手,看是什么牌子的香煙。
“阿姐,給過面子吧,有客人在呢。”
她弟弟阿生一邊心不甘情不愿地從口袋里掏錢,一邊悄聲對朱姨說道。
“哎呀,阿……景總,儂啥辰光過來了?”
朱姨這才抬頭看到景秀站在店子外面。
“阿生,過來,我幫儂介紹一下,這位就是阿拉的老板——景董事長,景總,沒有景總拿出錢救儂,儂現在墳頭的草都得長好高了。還愣著做啥子?還不給景總磕頭謝恩!”
朱姨把自己三十好幾的弟弟還當三歲小孩一樣教訓,對著他后腦勺就是一巴掌,命令他跪下感謝救命恩人。
“阿孃,千萬別這樣,儂這樣做會折我的壽的。這位是阿生叔吧,你這個老板當得蠻自在啊。”
景秀趕緊搖手攔住朱姨,順便諷刺一下她弟弟。
“景總,對不起!我真的沒別的意思,我就幫我姐看了一下店,我沒拿店里一分錢!”
“景總,儂放心,錢我都鎖在柜子里,鑰匙在我這,伊想拿也拿不出。”
朱姨從口袋里掏出鑰匙,打開抽屜,將錢數了又數,準確無誤后才又重新鎖上。
“阿孃,況叔呢?”
既然不是他說的那樣,再加上朱姨的表現讓景秀放心,就沒必要再糾結這種小事了。
“你說他啊,這幾天你不在,他忙得連吃飯的時間都沒有。這不,我還專門給他做了獅子頭,他都沒吃上一個,說陪阿婉的同學去外面吃飯去了,剛不久還打電話過來說要晚點回來,還要陪阿婉的同學們去唱什么KTV。”
隨著國際交流的深化,小日子最先研究出來的伴奏唱歌形式很快就傳到了魔都,在黃河路盡頭還開了一家專門的KTV歌廳。
“對了,阿……景總,儂呷了伐?儂好久勿呷過阿前提下做的獅子頭啦,趁熱呷兩個。”
不提還真忘了,在至真園忙活這么久,竟然還沒吃晚飯。
景秀繞到后門走了進去。
朱姨的弟弟朱長生腦瓜子倒是轉得快,悄咪咪地去隔壁的糖酒店拎了一瓶洋河大曲進來。
沒想到朱長生的酒量還不是一般的好,不等景秀開口,就自罰三杯,然后又為了表示感謝景秀的救命之恩又敬了三杯,更是一口菜都沒吃。
“坐下,慢慢喝。”
景秀倒是心大,根本沒把朱長生的過去當回事,心里想的是這個閹豬匠其實不一定去做老本行,他能說會道的,又會來事,再加上酒量這么好,將來安排做公關招待是一把好手。
看到景秀和自己不爭氣的弟弟換盞交杯喝得盡興,朱姨扭過頭去擦眼淚。
“阿孃,我也敬儂一杯,儂辛苦了。”
景秀看到朱姨一個人坐在旁邊不動筷子,主動端起了酒杯。
“哎呀,你看我腦子都壞塌了,鍋里還有煮干絲都忘了盛上來了。儂慢慢呷,我等下再來陪儂。”
朱姨裝作擦汗將淚珠擦干,急匆匆地跑向廚房。
朱長生并不是個爛財鬼,只是好講江湖義氣,被人家騙進了場子里,欠了一屁股債,他對天發誓再也不會打牌賭博了。
景秀對這種發誓從來就沒當回事,不過沖著他是朱姨的親弟弟,再加上也算有一技之長,已經決定將他留下了,但嘴里卻說的是:“你來我這里,可要做好吃苦準備,可能比你在農村干農活更辛苦。”
又是指天畫地的一通保證。
喝了半天也沒見況國和回來,景秀心里也想著事,找個借口就告辭重新回到了自己的辦公室兼臥室。
剛才沒注意看,唐婉已經將準備好的匯報材料和相關資料分門別類擺放在他辦公桌上。
景秀拿起逐一查看,忍不住拍案叫好。
畢竟是體制內專門從事文秘工作的高手,這匯報材料無論是從和國家五年發展計劃匹配還是用數據說明就業人員的增加、稅收和外匯的凈流入等等都分析得明明白白,讓人覺得這種項目不交給錦繡集團來做完全是違背天理。
不用猜,這材料的主筆肯定出自那位即將擔任市主要領導大秘和張大雨之手,而這種數據來源則是唐婉和經貿系統工作的同學提供。
想起自己出門前看到張大雨和唐婉兩個藕斷絲連的模樣,景秀忍不住又看向窗外。
至真園只有4樓一間房沒關燈。
李李也在看著他這扇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