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佑安還在想著,只覺得有人拍了拍自己。
“想什么呢?”
楊佑安回過神看著面前的章則安,連連回道:“沒事沒事。”
“走吧,上樓。”
章則安說完,轉身就上樓去了,楊佑安跟在后面,他心里一下多了許多困惑的事情。
第一就是李成儒居然是戶部尚書的兒子。但他不明白李成儒為什么說自己從小就和父母闖蕩江湖。他想不明白為什么李成儒為什么要騙自己。
其次,從剛才一路走來,他發現李成儒和章則安之間,無論神態還是說的話都很像。既然是死對頭,為什么兩人會有那么多相似的地方。
再有就是,李成儒雖然是戶部尚書的兒子,但也不至于敢在皇帝面前耍賴,還說要重比。最關鍵的是,皇帝還答應了。
他真的想不明白。
兩人一起來到李成儒的房門口,楊佑安正想去敲門,卻見章則安直接一把將門推開,還大笑著說:“成儒,這次你可有把握贏我啊?”
他的話語間,滿是調侃之意。
楊佑安跟著章則安走進房間,只見李成儒已經換下斕衫,換上了平常穿的衣服,悠閑的坐在椅子上,儒雅隨和的泡著茶。
他抬頭看了一眼楊佑安,隨后又對著章則安說道:“把握沒有。反正,你是輸定了。”
“瞧你這話,”章則安來到李成儒的面前,話鋒一轉,“聽說你跟佑安鬧矛盾了?”
“怎么?你是來做調和的嗎?”李成儒給自己倒了一杯茶,淺淺的抿了一口。
“那倒不是,你那天說的話,我也聽人講了,說實話,你說的確實過分了。”
章則安也不客氣,拉開凳子就坐在他的身邊。
“我只是逗逗他,誰知道他怎么不禁逗。”李成儒臉上淡然的將熱茶一飲而盡。
他放下茶杯,盯著站在門口楊佑安。
楊佑安看著李成儒的眼睛有些閃躲,下意識的往后退了一步。
楊佑安也不知道怎么回事,他剛才看著李成儒的眼睛感覺就好像是看著一只老虎的眼睛。
雖然李成儒的臉上并沒有什么表情。
“李兄,其實我……”
楊佑安剛開口,卻又停了下來。
李成儒在他開口的時候突然站了起來,正慢慢的向他走去。
楊佑安臉色難看的盯著李成儒,心里很是緊張。
而坐在椅子上的章則安若不是捂著嘴,怕是現在臉上已經笑開了花。
“李…李兄?”
李成儒一步步逼近,而楊佑安的臉上已經開始冒汗了。
可當他以為李成儒要做什么的時候,卻只見他突然一笑,給楊佑安嚇了一跳:“那個佑安,那天晚上是我說話重了,也是我言語不得當,希望你別介意。”
李成儒話音落下,章則安則忍不住大笑了出來,“沒想到啊,就連皇帝都要禮讓三分的人,居然也會跟人道歉。”
章則安笑的幾乎都要拍桌子了。李成儒卻依經是笑看著楊佑安。
“李兄,我不如你,且人各有志,那天也是思慮不周。”楊佑安行禮道。
“你說的沒錯,十年寒窗,確實不容易。我雖未經歷過這些,但也經常在江湖上行走,也能明白十幾年苦練,卻敵不過那行天賦卓絕之人五六年功夫。”
李成儒對著楊佑安回了個禮。
“既然你們沒事了,那我也就回去。告辭。”
說著,章則安起身就要走,當他來到楊佑安的身邊時,對著他說了一句,“戶部尚書的公子是李興安。”
楊佑安聞言,有些錯愕的看著章則安剛想開口卻被章則安打斷了,“有什么問題,你自己問他。”
章則安說完就下樓去了,一點也不給楊佑安開口的機會。
等章則安走后,李成儒也轉身回到了桌子前,給自己和楊佑安各倒了一杯茶。
“我確實不是戶部尚書的公子。”
楊佑安更困惑了,“那為什么那些個考生都叫李公子?還有就是剛才回來的路上,章兄說你想做什么官,只需要跟陛下說一聲就好了。我…”
楊佑安說著說著就說不下去了,因為他的腦子現在已經混亂了,他已經不知道說什么了。
“我之前不就跟你說了嗎。別看我年紀小,在江湖之上還是有點地位的。至于陛下,我算是有恩于他,所以才對我比較任性。”李成儒品著茶,不緊不慢的說著。
若是換了之前楊佑安可能不會相信一點。但是跟章則安聊過之后,他對剛才李成儒說的話也還是將信將疑,畢竟對皇帝有恩那得是做什么事啊!
“我知道你不信,我也懶得講,都是些破事。”李成儒又倒上一杯茶,“不過來坐嗎?”
楊佑安有些不敢了,就算他的話有一半是假的,但也有一半是真的啊。
這樣的人,若是楊佑安知道,根本不敢那么對他說話。
李成儒見楊佑安不敢動,淺笑了一下,然后站起身來,走到窗戶邊,對著楊佑安說道:“還記得你剛到客棧的時候我那天跟其他考生說的話嗎?”
楊佑安搖搖頭。
“拿第一沒把握,第二是穩的。”李成儒這次沒有選擇坐下,開始靠著窗邊,盯著天邊,“那天晚上你說的話我也想了想。沒錯,你說的對,多少人十年苦讀,不就是為了今朝嗎?而我,只不過是想著給自己找個面子。當初陛下其實也不同意,如果當初不是因為他對我許過諾,今年的科舉或許就沒有我了。而我也不知道現在會在哪里。”
“李兄何意?”楊佑安聽的半懵懂。
“沒事。”李成儒微微一笑,“這次會考,我本來可以拿第一的,但是你那天的話確實說到我了,于是我就拿了個第二,所以你輸了。”
“可李兄剛剛不還是說章兄輸定了嗎?”楊佑安皺著眉頭。
李成儒大笑道:“你可還真是不經逗,逗你玩的。會考結束,大概一月之后放榜,到時候你去看看。”
他的聲音,由強到弱,跟楊佑安的距離也是由遠到近。
楊佑安看著面站在面前的李成儒疑惑的問道:“你不去嗎?”
“懶得去,當時候你就看看第一是誰吧,反正我還是賭章則安。”
楊佑安一臉黑線,他覺得李成儒說話一點也不能信,一會一個說辭,都已經不知道哪個是真哪個是假了。
“既然如此,那小生先回去寫些字,準備好那十兩銀子了。”
楊佑安對著李成儒行禮。說完,轉身也離開了房間,往自己的客房走去。
李成儒走到門口,看著楊佑安走進自己的房間,當看見他關上門的那一刻,笑了笑:“那老匹夫說的還真是,真就是一個孩子,不知道以后還有沒有機會逗他了。”
李成儒挑了下眉,忽然想到了什么,踏出門,走到樓下大堂,跟掌柜的點了兩份餐食一份給楊佑安,一份給自己,然后又給自己要了點小酒,最后讓他們準備了紙筆。
等到一頓酒足飯飽之后,他讓人來收拾過后,他將紙放在安靜的放在桌上,開始提筆寫道:
“且暫稱吾弟,佑安。當汝見信,吾已去。兄聞弟言,甚是慚愧,虧往曾讀圣賢書,所言皆是不明語,愿弟諒之。科舉,乃天下讀書人之大事,為兄卻因一賭約而求于陛下,已達私意,不敢當汝顏而去。今書此信,別意無他,江湖廟堂皆留過,但更甚愛于山水間。吾弟不必念之,愿汝,此次能入殿試,考取功名。兄,文仁。”
楊佑安看著信里的內容笑著,倒不是李成儒寫的信有什么問題,主要的是李成儒在信的尾端還畫了了只蛐蛐。
楊佑安看著信里的內容,忽然想到了什么,拿起盒子和銀錢,回到自己的房間,拿出筆墨紙硯,也開始寫道:“敬之李姓,吾兄,成儒。見字如晤,展信舒顏。”
“初至京城,幸遇吾兄,感得汝之助,留吾之一棧可歇腳。前日之事多謝李兄賜教,吾銘記于心。然,會考結束,你我分別,吾見信知兄大意。此處一別,不知何歲再見。兄既為江湖中人,雖天地廣闊,汪洋無邊,卻亦有相遇之時。李兄,山高路遠,江湖再見。”
楊佑安寫完回信,將他晾在桌子上,等待著黑夜的來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