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龜息功
- 凡人修仙從龜息功開始
- 澹臺龍靖
- 2071字
- 2024-03-08 14:00:48
自從楚辭拿到龜息功后,便是夜不能寐,興奮的難以自拔。
任何男人內心都有一個大俠夢,尤其是對于他這種習武之人,對于變強的渴望更加強烈。
“龜息功?”
木盒內只有一本紫色的小冊,上面用銀色顏料,書寫了三個大字。
看到功法名字的時候,楚辭還是無語了一下,這名字聽起來也太矬了,完全不符合自己的構想。
翻開龜息功的第一頁,便是總綱,楚辭通讀了一遍,對于龜息功的功法理念也算是有了一個基本的了解。
龜息功是模仿一種名為玄龜的生物,以五心向天的修煉姿勢輔助,引天地靈氣灌注右手。
而后自右手入右腿,再到左腿,經過左手后直達大腦。
完成這個步驟后,才算是完成引氣入體這個入門階段,這個時候,便達到了練氣一層。
隨后引靈氣入五臟六腑,體內靈氣開始循環流淌,便是踏入練氣二層。
等到體內靈氣逐漸修煉到如溪流奔騰時,便達到龜息功最后一個階段,練氣三層!
“這玩意真的是武學修煉秘籍?”
楚辭通讀龜息功后,覺得有些不對勁。
這兩年他不是沒打探過武學的修煉方法,武者修內勁,靠的是打熬筋骨皮,方能內練一口氣。
從來沒聽說要從外面引氣入體的,他不認為丐幫的通用貨,會是迥異尋常功法的高端秘籍。
這里面一定是出現了超出自己掌控的事,摸了摸身上的手槍,心下稍安,楚辭將整本龜息功通讀了一遍。
其內涉及到的雜學非常多,入門便是要精通人體的經脈和穴位。
楚辭自認為自己在經脈穴位上的造詣頗深,可仍舊是被龜息功上的注釋震驚。
這個世界雖然沒有發展出尖端的科技,可對人體自身的研究與開發,遠超現代。
其上詳細講解了從練氣一層到練氣三層的修煉方法,甚至還注釋了一些禁忌與有可能出現的彎路。
通讀之后,有一種靈臺透亮豁然開朗的感覺。
“斂息術與神行術!這應該就是傳說中的武技了!”
在龜息功的最后,記載了兩門武技,達到練氣一層后,便可以修煉斂息術。
有關斂息術的介紹,也是極為夸張,上書可以收斂一切氣息,達到假死的狀態。
而神行術則是要達到練氣二層才可以修煉,威力更是逆天,可以日行千里!
真的假的?都快趕上馬了吧?
楚辭感覺這門龜息功已經超出了自己的認知,再結合這兩年得到的情報,越發覺得事情有些不對勁。
翌日,天剛蒙蒙亮的時候,楚辭就將劉小二叫了進來,旁敲側擊很多有關武學的常識。
劉小二雖然是野路子出身,不過畢竟也是有后天初期修為傍身,一些常識自然是知曉。
楚辭越聽越覺得事情有問題,他敏銳的意識到,恐怕劉小二此次江南道之行,出現了變數!
“你且將此次前往江南道,取得密信的經過,詳細說與我聽!”
劉小二見楚辭一反常態,亦是察覺到恐怕生了變數,不敢懈怠,將整個過程事無巨細的復述了一遍。
按照慣例,一個地方分舵主,只要任職滿兩年,便可以成為丐幫一袋長老,前往上級處領取身份腰牌和福利。
劉小二被楚辭遣派前往江南道,去的時候并沒有發生什么異常。
可到了江南道丐幫總舵的時候,竟然得到了總舵主的親自接待,與他一同被接待的,還有一個京城來的四袋長老。
當時總舵主給了兩個一模一樣的黑色木盒,便要二人回去復命。
那個時候已經是深夜,劉小二便想著在客棧下榻一夜,第二日再出發。
在前往客棧的途中,劉小二憑借楚辭傳授的反偵察技術,發現自己被人跟蹤了。
于是佯裝住宿客棧,實則連夜出城,快馬回到了南匯縣,一路上逢驛站便換一匹快馬,趕了一天一夜才走回來。
聽了劉小二的話,楚辭的面色大變。
“我們攤上事了!江南道舵主,四袋長老,這兩個人豈是你能見得到的?”
“你恐怕是為了掩護哪個四袋長老,從而放出的煙霧彈,也就是你機靈,不然恐怕沒法活著回來。”
聽楚辭這么一說,劉小二即便再笨,也知道事情有變。
“舵主,難道這兩個盒子拿反了?那我們跑路吧!”
劉小二曾經是山匪,見多了血腥場面,知道有些事情,哪怕你什么都不知道,都會被殃及池魚。
出動四袋長老跑腿的寶物,卻被他給截胡了,哪怕他什么都沒看到,都有可能被丐幫抹殺除名。
“跑路是下策,丐幫是趙國最大的情報組織,跑到哪里都會被揪出來!”
“從江南道到京城,最快都要十四天,等他們發現問題不對的時候,已經是十三天后了?!?
“再從京城到南匯縣,要十五天,也就是說,我們有一個月的準備時間?!?
將劉小二支走后,楚辭皺眉沉思。
很顯然,他攤上事了,那個四袋長老恐怕是后天中期的武道高手。
如果是正面沖突,大不了一槍給他崩了,就怕其偷襲,導致自己連開槍的機會都沒有。
可若是逃跑的話,憑借丐幫的情報網,自己接下來恐怕就要陷入無休止的逃亡之路,危險系數也不小。
思及此處,楚辭寫了個錦囊,隨后又將龜息功練氣一層的功法摘抄一份,一并交給了劉小二。
雖然自己對劉小二有救命之恩,盡管楚國是個重諾的國家,劉小二不會輕易背叛。
可習慣了爾虞我詐的楚辭,還是相信利益至上,只有將劉小二徹底幫在自己這條船上,這個計劃才能更好的完成。
劉小二在看到龜息功的時候,亦是倒吸了一口涼氣,意識到這是一門了不得的功法!
這是個法不傳六耳的時代,任何技術都是嚴密封鎖,不得被外人學去。
哪怕是親爹,都不一定將真本事傳給你。
在楚辭看來,這不過是以利益綁定人心的一種手段,可在劉小二看來,這就是天大的恩情,大到士為知己者死的地步。
翻開錦囊后,劉小二更是被錦囊上的計策驚為天人,心中對于楚辭的敬佩越發濃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