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章 女閭之精華(月票榜就差幾十能沖兩千名了!)
- 讓大漢再度偉大
- JDoe
- 2020字
- 2024-03-11 12:00:00
劉順還想問蓋高,他母親怎么辦。
但一想到蓋高“秉公執(zhí)法”的性子,他也沒再難為蓋高。
“既如此,小弟便隨蓋兄入城吧。”
劉順又對趙云道:“且知會我阿母一聲,待我尋到阿父便會讓他盡快遷大家入城的。”
趙云默默點頭。
劉備與牽招對劉順抱拳相送,顏良、文丑也同樣心懷感激抱拳目送劉順離去。
劉順與蓋高共乘一騎走遠后,劉備向顏良、文丑建議道:“想來我賢弟不會讓我等久候,二位壯士不若遷來劉家營地旁,也好在入城時能及時相告。”
顏良、文丑哪有拒絕的道理,忙不迭答應下來,帶著家丁返回駐地收拾行囊,趁著天還未黑趕緊轉移。
劉順在蓋高護持下一路東行,不多時便進入元氏縣城內。
元氏縣城大街上,大小商戶鱗次櫛比。
冬日的第一場雪還未下來,已經(jīng)有不少人家在囤積柴火。
漢代的冬季還是相當難熬的,若非劉順為家中添置了“供暖設備”,上山采集煤礦制作蜂窩煤餅,他們還真不一定能熬過前幾年的冷冬。
大多數(shù)命薄之人,都是在家烤火盆,裹著裝滿干草的破被硬扛過冬。
由于時下旅客人數(shù)激增,元氏縣內大大小小的驛館都住滿了人。
路過旗亭時,劉順還看到亭內搭建有巨大“展臺”,上面站著眾多女子,臺下則人頭攢動,叫聲不斷。
旗亭類似于劉順前世中的“超市”,內帶餐飲行業(yè)。
此時還未有“酒肆”,但懸旗之處即為酒招。
顏良心心念念的元閭坊也開設在旗亭之內,沒準那臺上就有即將被選入坊中的女子。
常山國,其實不止常山國,中山國的女閭(青樓)行當都很發(fā)達。
其根本源自漢安帝永初時期。
永初五年(111年),羌人叛亂,入侵河東,攻到河內地區(qū),百姓驚慌,眾多氓首向南北逃亡。。
東漢朝廷下令,命北軍中候朱寵率領五營將士,把守孟津,又傳詔魏郡、趙國、常山、中山修建土堡亭障,共六百一十六處,以防羌軍東進。
那時,西北諸多郡縣皆被羌人控制,其勢力深入河南、河北諸郡。各地太守、縣令長不諳兵事,根本不懂得作戰(zhàn)要領,全都忙著上書請求遷徙民眾,以避災禍。
如此,大量難民涌入河北。常山國、中山國地勢險要,流民瘋至,無所依靠,男為奴,女為娼,充分帶動了當?shù)嘏偽幕a(chǎn)業(yè)發(fā)展。
時至今日,二國已經(jīng)匯聚南北之精華,更兼鮮卑、烏桓、羌氐、三韓之倡優(yōu),可謂是“星光璀璨”。
也就是二國之內缺了條秦淮河,不然高低得弄出個東漢版的“秦淮八艷”。
劉順心想:或許可以從這方面入手,趁著天下還未大亂,沒準有得賺。
“吁!我們到了。”
蓋高的話語將劉順思緒打斷。
劉順下馬看去,驚訝道:“常山國長史府邸竟如此寒酸!”
眼前的長史府邸屬于典型的官配戶型——兩進小院,前公后寢。
“怎么?為師這府邸讓學生失望了?”
劉洪早就在前院焦急等候劉順到來,府邸大門都未曾關閉,聽到外面有馬蹄聲后,立刻便走了出來,
“師尊!”
劉順連忙拜倒,向劉洪行大禮。
劉洪滿面紅光,喜滋滋地將劉順從地上拉了起來,“學生可讓為師好等啊!”
“學生不孝,讓師尊久等了。”
劉洪完全沒有責怪的意思,牽著劉順的手就往院內走。
劉順向劉洪“告狀”道:“師尊讓蓋隊率出城接學生,學生萬分惶恐,好生羞愧啊。”
劉洪納悶問道:“發(fā)生何事?”
劉順拱手長揖道:“蓋隊率于眾人面前稱弟子為‘大家’,弟子哪里當?shù)萌绱朔Q呼,自然羞愧難當。”
劉洪撫須大笑,“此事罪在為師啊!”
“師尊......有何罪?”
劉洪解釋道:“適前,為師請蓋隊率帶人去接你。蓋隊率問曰:‘所接何人?’為師答曰:‘劉大家,劉順是也。’為師本為戲言,孰料蓋隊率竟當真了!哈哈哈!”
劉順與蓋高聽罷,相視而笑。
劉順心想:我這師尊竟然還有“老頑童”的一面。
“蓋兄,這回總能稱呼小子為‘賢弟’了吧?”
蓋高愣了一下,先前他還以為劉順是在與他客套。如今看來,劉順乃是真心與之相交。
懷揣著幾分感動與欣喜之情,蓋高小聲叫了一聲:“賢弟。”
劉順笑嘻嘻回道:“蓋兄!”
拉攏完蓋高之后,劉順隨著劉洪來到后堂。
后堂相比前廳更顯局促,僅有一書房、臥室、家仆偏房、柴房(伙房)和一口水井。
劉順見自家老師居住之所如此寒酸,心有所嘆。
劉洪看出劉順心中所想,解釋道:“為師一人獨居在此,除了一名多年老仆長隨外,再無他人。國相曾安排為師住在城東南,但為師拒絕了。”
劉順看得出老師心中那份寂寥,宅院再大,無人共享,也不過徒生漠落而已。
劉順握緊劉洪的大手,“師尊,您往后就有學生常伴左右了,可莫要嫌學生聒噪。”
本有些傷感的劉洪聽了學生的話,立刻笑出聲來。
“哈哈哈,你小子啊!為師還怕你不想來呢!走走!這就隨為師去解上一題!”
“啊?一來就要解題?”
劉順大驚道。
劉洪撫須長笑,“哈哈哈,不然為師喚你來此為何?”
劉順暗道:這回可真是“羊入虎口”了!
劉洪對于完成《九章算術注》非常著急。
劉順也能猜到其中緣由。
劉洪時年四十有五,身邊同齡之人已經(jīng)死了七七八八。
他最怕的就是哪日突然暴斃,無法完成匯聚其畢生心血的幾本著作。
尤其是,當他聽說摯友蔡邕等人正謀劃著于太學之前設立儒經(jīng)石碑,便也想留下一本傳世經(jīng)典。
眼下,他最得意的歷法典籍《七曜術》已經(jīng)大體完成,剩下的也只有《九章算術注》距離“竣工”稍遠。
于是乎,這一夜,劉洪、劉順師徒二人挑燈夜戰(zhàn)至三更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