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1章 二擒黃巾帥
- 讓大漢再度偉大
- JDoe
- 2088字
- 2024-05-18 00:01:00
昨夜一戰(zhàn),包括因傷無法繼續(xù)作戰(zhàn)之人在內(nèi),劉順一共損失三十余騎。
部分傷者被安置在高邑城中,趙云隊伍中的傷員則被送去曲亭安置。
劉順率領(lǐng)剩余的三百余騎在北面丘陵腳下面西列陣,靜候張闖到來。
張闖也算是有經(jīng)驗之人,越往北越能發(fā)現(xiàn)劉順部隊腳印密集,與先前較為稀疏的印記形成鮮明對比。
發(fā)覺不對的張闖立刻下令停止行軍,于原地列陣。
稍作觀察,他派出斥候往北探查。
丘陵頂?shù)膭㈨樮姵夂驌]舞令旗,告知眾人,敵軍已經(jīng)停下腳步,原地列陣。
“還是個有些頭腦之人。”劉順微微一笑,“罷了,不可能事事皆全。聽我號令!全軍——出擊——!”
“武!”
三百多騎兵紛紛催動馬匹,緩步慢跑。
有經(jīng)驗的騎士,會在全速沖刺之前,讓自己馬匹達到一種“微醺”狀態(tài)——即微微出汗,小口勻速喘息的狀態(tài)。
剛剛起步的馬兒會抖動嘴唇,發(fā)出嘶嘶聲,這是它們在加大對空氣的攝入量。
二十步之后,馬匹的喘息聲逐漸加大,劉順等人也從丘陵后現(xiàn)身。
此處地形,北高南低,正適合馬匹沖刺。
五十步,馬兒的四肢已經(jīng)完全擺開,牙齒也因劇烈呼吸而微微外露。
“夾!”
劉順一邊高喊一邊將長矛夾至腋下,身體前傾微微俯低。
身后三百余人皆動作一致。
“哈!”
劉順用力抖動韁繩,猛夾馬腹,胯下寶馬速度頓時提升。
此時馬匹的最高時速在五十五到六十公里/小時,體重在七百斤左右。
如此動能,就算沒有被騎兵的長矛刺中,單是被戰(zhàn)馬擦到也是相當(dāng)要命。
飛馳的戰(zhàn)馬帶起滾滾煙塵,居高臨下的身位讓劉順?biāo)縼韯蒿@得格外兇猛。
“穩(wěn)住!穩(wěn)住!擅動者,斬!”
張闖面對來勢洶洶的騎兵奮力嘶吼著。
可言語的傳達遠沒有地面的震顫來得直接。
三百步!
二百五十步!
越來越近的騎兵帶給步卒巨大壓迫感,若非積年老卒,面對如此情景,能做到不尿褲子已是相當(dāng)可嘉。
“放箭!”
張闖見騎兵已經(jīng)逼近,立刻命令弓箭手放箭。
八百弓箭手張弓搭弦,向北方拋射出密密麻麻的箭矢。
劉順長矛向前挺出,厲聲暴喝:“轉(zhuǎn)向!”
“轉(zhuǎn)向!”
所有騎士皆跟隨劉順作出神龍擺尾動作,將陣型向右側(cè)偏轉(zhuǎn)。
嗖!嗖!嗖!
漫天箭矢落下,扎在一片片馬蹄印中。
如此試探過后,劉順發(fā)現(xiàn)張闖的士卒并未潰散,想來是有著一定作戰(zhàn)經(jīng)驗的精銳部下。
“攢射!”
快速思量過后,劉順下令在敵軍陣型側(cè)面進行攢射,以打擊其整體性。
“竟然沒有直接沖過來!那小子......到底是何人?”
張闖深知,誘惑劉順這三百多騎直沖本陣是唯一獲勝的方式。
若是進退自如的騎兵打起游擊戰(zhàn),步兵將毫無勝算。
張闖為了對付劉順這支騎兵,還在中排埋伏了四百強弩,打算一舉重創(chuàng)劉順。
可萬萬沒想到,劉順比那河泥中的黃鱔還要滑不留手,老練得不像一個年輕人。
他也沒想到,劉順這是在等待援軍的包抄,在援軍到來前完全沒必要與其硬碰硬。
劉順手下這些騎士,各個都是精中求精選出的勇士,堪比曹操手下那支虎豹騎。
先前一戰(zhàn)死傷三十多,著實讓劉順心痛不已。
但夜襲就是高風(fēng)險高回報的行動,敵方不知來兵多少,同樣來兵也想不到會遭遇何種情況。
尤其是在人員密集的營地中,潰散的逃兵很容易與騎兵相撞,或是馬匹被地上的零碎之物絆倒,都會造成“非戰(zhàn)斗減員”,而這類減員也正是夜襲中最常見的減員形式。
因此,劉順的用兵準則向來是以少換多,追求極致的戰(zhàn)損比。
直沖敵陣這種事兒,至少在現(xiàn)階段,劉順是干不出來的。
話說,張闖所部面對攢射,唯有被動防守。
他作為主將,難以將這支不曾磨合許久的部隊如臂使指般操縱。
不像劉順手下士卒,黃巾軍中的大多數(shù)兵丁根本分不清左右,更別說冒著箭雨進行陣列變換。
最讓張闖氣憤的是,為了能夠以最快速度追趕劉順,他沒有讓兵士攜帶大盾。
三千人的軍陣,在劉順兩輪攢射過后,于東南角出現(xiàn)一大片空缺,整個陣型也從較為規(guī)整的長方形變成了坐北朝南的梯形。
無奈之下,張闖只能命令弓箭手不惜代價地進行還擊,為整個軍隊爭取變換陣型的時間。
在損傷近五百人后,張闖終于背靠丘陵排列出一個闕月陣,外圍是長矛手,中間為弓弩手。
可就在張闖好不容易將陣型列好之時,南面又傳來隆隆馬蹄之音。
“終于來了!”
劉順看著南面的援軍興奮道。
他立即下令列沖鋒陣,與援軍一同向前來追擊的敵軍發(fā)動總攻!
另一邊的張闖是絕望的,他仰天長嘆道:“我張闖對不起將軍啊!”
隨后,他下令全軍放下武器,向官軍投降。
還沒來得及完成沖鋒的劉順,見對面敵軍全都扔下手中兵刃,跪倒在地,束手就擒,立刻就笑出聲來。
趕到丘陵下的顏良、文丑等人也都大罵晦氣,怎么不戰(zhàn)便降了。
張闖為自己開脫道:“闖素知將軍仁義,不忍殘害大漢氓首,故舍小節(jié)而存大義也!”
劉順抬起馬鞭指向張闖,大笑道:“好好好!今日我便再放你一馬。”
張闖聞言大喜,叩拜道:“謝將軍不殺之恩!”
“你也別著急謝。這次回去,可得幫我好好勸勸你家大帥,懂嗎?”
張闖猶豫道:“此事倒是不難,只要將軍愿意歸還我主侄兒頭顱。”
張闖才不管什么和談之事呢,他就是有棗沒棗打一桿子再說。
若張寶侄兒頭顱真在劉順手中,他就要回來帶去張寶處,也算功勞一件。
至于為何落敗,隨便編個遇到幽州騎兵夾擊的理由糊弄一下便是。
劉順還真就將那少年頭顱交給張闖帶回,他也只是想多拖延一陣,盡量不再與黃巾軍發(fā)生正面沖突。
張闖再次獨自一人踏上歸途。
劉順看著他遠去的背影,面上露出不懷好意的笑容,“我看你這次還能給我?guī)硎裁大@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