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章 自有后來人
書名: 漢末攻略作者名: 落子爭先本章字數: 2048字更新時間: 2024-03-10 13:37:10
自新汲縣起兵后,王略徑直帶兵東去,欲先和彭脫合并一處。
他這千余人雖是精兵,可若是單獨行動,真碰上朝廷大軍,一力降十會,到時難免要全軍覆沒。
此時錢信正與王略并馬而行,他摸著山羊胡,打量了一眼王略的座下馬,嘆了口氣,“信少年時曾遇過一位相馬好手,與他學了些皮毛,于相馬一道上,頗有些心得。相馬如相人,其實算不得難。”
“這匹黑馬雖是好馬,可按相書上記載的言語,此馬妨主。如今昔日舊主,崔洪身死,趙言逃遁,可知書上之言不差。這種事,總歸是寧可信其有的。依某看來,王君還是另尋一匹良馬的好。”
原來如今王略所乘的,正是當初崔洪花重金從幽州買來的那匹黑馬。
當日崔家破滅,崔洪身死,王略便將這馬贈給了縣君趙言。后來趙言逃去,此馬也就重新回到了王略手中。
王略笑了笑,“世上事,利弊總在一端。此馬若能妨主,想必也能救主,只看主人如何用之。錢君以馬喻人,想必有事要問,直言就是。”
“某確實有一事不明。”
錢信略一沉吟,猶豫片刻,最后還是干笑一聲,“當日波彭二人前來,某也曾見過。以信觀之,二人當中,不論性情還是本事,都應當是波才更為出眾。”
“方才某以馬喻人,這彭脫便似黑馬,雖有才略,可性情難料,只怕有朝一日,反成禍患。王君既有大志,為何要舍波才而就彭脫?”
“二人之能,我又如何不知。”王略點了點頭,笑道:“至于為何投彭脫,緣由方才錢君已說過了,正因我有大志向啊。”
錢信一愣,心有所悟。
如今王略身邊幾個信重之人,陳瑜年少,獨眼游俠劉鋒粗莽,趙英則太過正直。
有些話,王略只能也只適合和錢信說。
此時王略半點也不隱瞞,輕聲笑道:“彭脫此人性暴好殺,輕于進取。剛難久持,如今聲勢雖盛,可不過是曇花一現罷了。久之必敗。”
“原來如此,王君之言是也。”錢信已明白王略的意思,笑道:“到時彭脫一敗,正是王君壯大之時。”
錢信是生意人,對王略有此想法,非但不覺得不當,反倒是覺得安心了不少。
經商多年,他深深明白一個道理。
如今這個世道,好人是活不長久的。
……
數日之后,王略兵臨長平縣。
本以為會是一場惡戰,不想當他駐兵城下,城中竟是大開城門,望風而降。
一個須發皆白的老者站在城門處,身后是幾個粗壯的漢子,身前則扔著一個鼻青臉腫,綁的嚴嚴實實的中年人。
中年人腰間的銅印,極為醒目。
老者緩步上前,王略策馬迎了上去。
“老朽乃是長平縣的三老之一,聽聞義軍將至,特出城前來迎接。”
老人年歲到底大了些,言語之后咳嗽不止。
王略翻身下馬,上前幾步,攙扶住老人。
他輕聲道:“公等有何冤屈,盡可道來。”
老人轉過身,抬手指了指那個被綁縛在地的中年人,憤然道:“此賊以縣君之尊,于縣中欺男霸女,搶掠橫行,我等恨之久矣!恨不得食其肉,寢其皮!”
那被綁在地上的縣令掙扎著起身,口中叫屈不止,“吾乃一縣之尊,縱然有錯,漢家自有制度!即便汝等恨我,可訴于上官,奈何反之從賊!他日大軍東來,汝等必死無葬身之地!”
老人被此人氣的瑟瑟發抖。
王略上前一步,重重一腳,將此人再次踹翻在地。
“漢家自有制度?訴于上官?只怕他們連這長平縣的門都出不去吧!”王略冷笑一聲,“當年秦朝也自有制度,為何劉邦不上訴于官,而要起兵造反?君多讀圣賢之書,何以告我!”
那縣令竟一時不能答。
王略笑了一聲,“既不能答,那到了地下,便替我好好問問高祖。他若是知曉當年辛苦所建之漢室是如今這般模樣,只怕多半要用那斬白蛇之劍斬殺于你!”
他也不待此人回答,令王仲等人將此人拖下去,明日他要親自于縣民之前斬殺此人!
隨后,王略在老人的帶領下,引軍入城。
長平也算是大縣,可入城之后,城中卻是清冷的很。即便偶有幾個行人,也是面有菜色,行色匆匆,更是不見其言語。
老人看出王略的疑惑,嘆息道:“如今縣中的稅已收到數年之后了。有些本事的年輕人,誰又愿意留在這里,不少人都去雒陽那些好地方了。不過卻也怪不得他們,故鄉難離,若非是無法可想,誰又愿意背井離鄉,不陪在父母身邊呢?”
王略沉默片刻,點了點頭,“是啊,誰家游子愿離鄉呢,迫不得已罷了。”
“老朽如今已是這般年歲,沒有幾年好活了。”
老人摸了摸手中竹杖,“趁著還有些日子,能做些事,總是要做些事的。造反這種殺頭的事,終究不好讓年輕人來做。老家伙,本就該為后輩開出前路啊。積弊陳菏,當先掃之。至于之后的事情,老頭子就管不到了。”
王略覺的老人此言大有道理。
他笑問道:“那后來之事又如何?”
老人笑了笑,“自有后來人。”
王略沉默良久,隨后對著老人深施一禮。
默而無言。
第二日,王略于縣中眾人之前,親手斬下了那縣官的頭顱。
縣民為之歡呼。
隨后,他一改在新汲縣時的溫和做派,駐兵縣中,以兵威強壓縣中豪強,迫其出資出物。同時收攬縣中游俠,使其能為老人所用。
幾日之后,王略率軍離去。
老人在城門前相送,數日相處下來,兩人之間倒是頗有些惺惺相惜之感。
大抵是知此次相見便是永別,他送了王略一枚家傳的玉玦。
老人拉著王略的手,輕聲道:“君有遠志,亦有良謀,他日必非池中之物。老夫唯一所求,唯有愿君他日得意之時,莫忘今日之志。”
王略點頭應下,灑淚而別。
他已盡其所能相助,至于日后會如何。
大概正如老人所言,自有后來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