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apter One
第一章 寫作技巧
第一節 揭秘核心:四類文章七個要素,看透新媒體文章的本質
在寫新媒體文章之前,你需要知道新媒體文章有哪幾種常見的類型,以及新媒體文章都包括哪些要素。這樣你在寫文章時思路才會更清晰。
一、新媒體文章的四個類型
常見的新媒體文章可分為四個類型:情感類、認知觀點類、熱點事件類、故事人物類。
這四類文章分別有不同的表達方式。
1.情感類
這類文章通常帶有強烈的情感,表達與人相關的某類情感道理,通過觸動人心的語言、令人感動的故事以及能夠引起情感共鳴的結尾來獲得讀者的認可。其篇幅一般不會很長,引起情感共鳴后就會收尾,段落之間的遞進邏輯也不強,但會有一個升華情感的結尾。文章語言細膩,不講過多的道理。
這類文章的創作流程一般是發現了大多數人都有的某個情感共鳴點(如遺憾、珍惜、堅強、離別、愛等),然后借助小故事展開敘述。其創作一般不需要作者有很強的思維邏輯,文章的篇幅也不用很長,甚至不必搜集太多的故事素材,只要語言能打動讀者就能獲得成功。
2.認知觀點類
認知觀點類文章要有一個鮮明、明確、有說服力的觀點作為論點,文章創作以觀點為核心,進行正面或反面的說明論證。觀點的范疇很廣,包括人際交往、個人成長、兩性關系、親子教育等,只要觀點鮮明、有說服力即可。
這類文章不需要語言多么華麗,只需要作者用有張力的語言,把觀點講述得讓讀者信服即可。
3.熱點事件類
新媒體的本質依舊是媒體,而媒體天然對熱點事件擁有表達權。有關熱點事件的文章通常能吸引讀者的關注度,其閱讀量、轉發量等數據一般都比較高。
這類文章最明顯的特征是,討論的話題是最新發生的熱點事件,文章開頭乃至全文,都可以圍繞熱點事件進行敘述,形式可以是熱點+情感話題、熱點+觀點話題,具體因熱點事件的性質而定。優秀的熱點事件類文章不能只討論熱點事件而沒有觀點的輸出,那樣文章的價值就會打折扣。
熱點事件類文章要求作者的行文要快,從而確保文章的時效性。
以上三個文章類型可以總結為:情感類文章以情感表達為主,要求文筆細膩,能戳中人心;認知觀點類文章以觀點輸出為主,要求觀點有說服力,文章邏輯性強;熱點事件類文章圍繞熱點事件展開討論,要求作者輸出自己的看法。
4.故事人物類
故事人物類文章就是以故事或人物為主,講述一段故事或某個人物的事跡,并從中得出道理。這類文章對素材的要求很高,要求素材能夠支撐文章創作。
相較于以上三類文章,故事人物類文章有鮮明的風格特征。作者通過敘述故事或人物事跡,就能打動讀者,而不必嚴肅認真、費盡周折地輸出觀點。所以,創作這類文章的前提條件,就是找到好的素材。
我們常看到的人物類稿件就是其中的一個類型,專門描述某個人物的一生,如古代的帝王將相、民國的才女,以及當下生活中具有感染力的人物,如共和國勛章獲得者、奧運會中為祖國贏得榮譽的運動員。
以上就是幾種常見的文章類型,每個人都可以根據自己的喜好、擅長的領域進行選擇。情感細膩的作者寫情感類文章能讓讀者潸然淚下,思維縝密的作者寫認知觀點類文章能讓讀者拱手信服,語言犀利的作者寫熱點事件類文章能一針見血,博聞強識的作者寫故事人物類文章能讓讀者驚嘆佩服。
寫作基礎較差的作者可以選擇一種類型的文章作為主攻方向,待寫作能力提升后,再向其他類型的文章拓展。真正的寫作高手是可以駕馭任何一種文章類型的。
二、新媒體文章的七個要素
新媒體文章通常包含以下七個要素。
1.合適的選題
簡單來說,選題就是你要撰寫的內容范圍。
比如,母親節時,我們要寫關于“歌頌母愛”的選題。
要找到合適的選題,我們需要從以下兩個層面來著手。
(1)從作者層面來說,合適的選題就是能滿足身為作者的你當下需求的選題。注意是你,不是讀者。
那么問題來了,身為作者的你當下的需求是什么,也就是你為什么想要寫下手頭的這篇文章?
有的人是為了投稿變現,有的人是為了鍛煉自己的寫作能力,有的人是為了獲得更多讀者的認可,等等。
每個人在不同階段的寫作,都有不同的需求。
(2)從讀者層面來說,合適的選題就是能讓讀者好奇、能引發讀者共鳴的選題。
比如,熱點事件、親情等都是我們值得思考的方向。
另外,在尋找選題時,我們要注意設置錨點。你可以先劃定一個范圍,比如,可以從你熟悉的領域出發。
比如,我比較熟悉“唐宋八大家”,那我就在“唐宋八大家”中尋找選題。最開始,我的目的是寫一篇能讓讀者不斷轉發的高閱讀量的文章。通過調查我發現,大家對于歐陽修的關注度很高,于是我就寫了關于歐陽修的文章。接下來,我又寫了關于蘇軾、柳宗元、韓愈的文章,閱讀量都不錯。然而,剩下的幾個人在大眾心目中并沒有太高的地位。
但在那個時候,我寫作的目的就變了,不是寫爆文了,而是想完成“唐宋八大家”所有人的文章。那么,就算曾鞏、蘇洵很冷門,我也會選擇寫關于他們的文章。
結果正如我所料,后面幾篇文章的閱讀量并不是很高。然而,我完成了這個系列的作品,并做成了一個小專欄。
“唐宋八大家”這個領域就是我預先設置的一個錨點。
2.獨特且明確、貼合選題的論點
獨特且明確、貼合選題而非一味標新立異的論點,是能夠打動讀者的關鍵。
我們先來了解一下什么是論點。
論點,又叫論斷,是作者所持的觀點。在邏輯學上,論點就是真實性需要加以證實的“判斷”。
論點是整個論證過程的中心,擔負著回答“論證什么”的任務,明確地表明作者贊成什么、反對什么。
在新媒體文章中,論點通常還有另外兩個叫法,一個是“主題”,另一個是“觀點”。為了不讓大家混淆,我們就統一稱之為“論點”。
比如,我們的選題范圍是:論歐陽修的人品。
那我說:歐陽修是個好人。這是不是論點呢?
雖然這個論點比較寬泛,但也是個論點。
只要你的論據能夠緊扣論點,那么再寬泛的論點,都可以被論證。
那我說:歐陽修是好人嗎?顯然這不是一個論點。
3.合適的大綱邏輯
大部分文章都可以用兩種邏輯結構寫出來:是什么—為什么—怎么辦;總—分—總。
這兩種邏輯的本質就是“起—承—轉—合”。也就是說,用“起—承—轉—合”的結構,可以寫出來幾乎所有類型文章的大綱。
針對不同的選題、論點,我們可以選擇最有效率的大綱結構。
比如,選題是:你錯了,你以為歐陽修構陷狄青,是因為北宋重文輕武?其實是……
這個選題的大綱就可以用“起—承—轉—合”的結構來寫。
起:元祐元年,洪水暴發。歐陽修上奏書,要彈劾狄青,發洪水是上天的懲罰,而狄青……
承:為什么上天懲罰和狄青有關系?這就要從儒家的觀念和狄青的崛起說起。
轉:歸根結底,是不是北宋統治者和歐陽修重文輕武呢?其實并非如此,而是他們認為這樣會為社會帶來動蕩,同時對狄青本人也沒有好處,有四點原因,分別是……
合:如果站在現在的角度,這是……但是站在當時的角度……
我們再換一個論點來看一看,比如,選題是:你不懂——在歐陽修構陷狄青的背后,其實蘊含著北宋政治格局的弊端。
這個選題就可以使用“總—分—總”的結構來寫大綱了。
總:元祐元年,洪水暴發。歐陽修上奏書,要彈劾狄青,結果大家一致支持……
分:彈劾狄青其實暗含著三大原因:第一,北宋的軍權和來源;第二,政治格局;第三,宋朝對武將出身的官員的偏見。
總:其實,有時候我們看歷史很容易只看到表面的故事,然而真正有價值的是蘊藏在背后的原因。
接下來,我們來看看用“是什么—為什么—怎么辦”的結構應該怎么去寫。
是什么:元祐元年,洪水暴發。歐陽修上奏書,要彈劾狄青,大水是上天的懲罰,而狄青……
為什么:為什么上天懲罰和狄青有關系?這就要從儒家的觀念和狄青的崛起說起;以歐陽修為代表的儒家學者認為這樣會為社會帶來動蕩,同時對狄青本人也沒有好處。
怎么辦:打壓狄青……交代結果。
當然,你也可以借著古人的事情,來給現代人一些啟示。比如,可以從一個問題切入。
是什么:一個復雜兩難的問題,犧牲一個人,可以成就全局——狄青被構陷。
為什么:歐陽修的幾點考慮……雖然暫時穩定了,但是帶來了很嚴重的后果……導致……
怎么辦:論述我們能從中得到的幾點啟示。
4.吸引人的破題
在文章的開頭,我們往往需要設置一些比較吸引人的話,從而抓住讀者的眼球。
再拿歐陽修這個選題來說,如果從他是個文學大家這里破題,可能對讀者的吸引力并不大。但是,如果你從“大名鼎鼎的歐陽修居然因為一樁通奸案上了公堂”這一點來切入,可能很多人就會產生好奇心,從而看下去。
另外,我們在開頭的時候,盡量不要提出一些晦澀難懂的概念,提高文章閱讀的門檻,這樣會拒讀者于千里之外。
5.“最佳”的素材
為什么在這里,我用了“最佳”這個絕對詞呢?
因為選題和大綱都是主觀的,素材是客觀的。在確定選題和大綱后,你要在你的素材庫里選擇最能論證你的論點的素材,即“最佳”素材。如果你感覺當前你的素材還不夠好,那就接著尋找素材。
這就要求我們要建立自己的素材庫,隨時收集對自己有啟發的內容,并每隔一段時間做一次整理。
6.調動人情緒的結尾
很多人的文章寫得不錯,但是到結尾的時候,就寡淡無味了。比如,寫完了怎么辦之后,就草草結尾。
那么,一個好的結尾有什么作用呢?
(1)帶動人們的行動。
(2)引發人們的思考。
(3)讓人們持續地感受到精神享受(感受到美好)。
比如,在寫干貨類文章時,你要在文章結尾號召讀者看完文章行動起來,你可以和讀者一起暢想美好的未來——也就是行動之后的樣子。
7.引人入勝的標題
在新媒體時代,標題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好的標題能夠讓一篇有價值的文章大放異彩,而不好的標題可能會讓原本優質的內容得不到高的閱讀量。
補充一點,標題雖然很重要,但對于一篇文章來說,標題絕對不是最關鍵的因素。內容創作者最需要重視的是文章的內容。如果一篇文章只是有一個好的標題,而內容一般,那它的傳播也不會長久。
雖然一個好的標題對于一篇文章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但是我也不提倡標題黨的做法,即為了吸引讀者眼球而對標題進行過分加工。
標題不一定在文章創作前就取好,我們可以在創作文章的過程中尋找靈感,或者在文章創作完成,對文章內容有了整體的把握之后,再概括出文章的標題。
但是,如果在文章創作前,我們就起好標題,這樣就會讓文章有明確的核心,在創作時我們才能圍繞核心,不偏不散,不至于出現語句散亂、邏輯散亂的現象。關于起標題的具體方法,我們會在后文中給大家詳細介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