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G新技術 新網絡 新通信
- 李貝編著
- 982字
- 2024-03-14 11:11:45
前言
PREFACE
移動通信的發展從1G的語音、2G的語音和文本,到3G的多媒體、4G的移動互聯網,再到5G的場景連接,通信技術“滾滾前行”、不斷創新。5G帶來了新的功能、更好的服務質量(Quality of Service,QoS)、更好的用戶體驗。但同時,新的業務需求的快速增長給5G的網絡能力帶來了巨大挑戰,因此具有新功能特性的6G應運而生。5G在世界范圍內逐漸商用,業務范圍和生態圈基本成熟,需要我們前瞻未來信息社會的通信需求,展開對6G概念與技術的研究。
6G網絡基于現有的網絡技術,在無線連接方面將實現巨大的提升,又將運用新技術實現服務和業務的拓展。6G時代可以真正實現全域化覆蓋,實現設備間的自由互通,6G將推動社會真正進入“萬物智聯”時代。
2019年6月,我國工業和信息化部會同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科學技術部指導產業界成立了IMT-2030(6G)推進組。2019年11月,我國成立了國家6G技術研發推進工作組和國家6G技術研發總體專家組。2020年2月,在瑞士日內瓦召開的第34次國際電信聯盟無線電通信部門5D工作組(ITU-RWP5D)會議上,面向2030及6G的研究工作正式啟動。2021年6月,IMT-2030(6G)推進組正式發布《6G總體愿景與潛在關鍵技術白皮書》,提出3GPP國際標準組織將于2025年后啟動6G國際技術標準研制,大約在2030年實現6G商用。“6G”成為當今關注的焦點和熱搜關鍵詞之一。
本書回溯移動通信的發展進程,探討6G應用場景、網絡特征和潛在技術等,嘗試繪制6G的整體框架。我希望與信息通信領域的廣大技術人員共同探討6G的發展,為后續6G的研究、探索提供借鑒和指引。
感謝東南大學王東明教授對第6、7章內容的指導,中興通訊股份有限公司趙欣老師對第6、7章提出寶貴意見,兄長劉詠華、浙江理工大學科技與藝術學院周小黎老師對第2章提出寶貴意見。
本書部分研究內容受到國家重點研發計劃“物聯網新型基礎設施領域國際標準研制”(項目編號2022YFF0610300)的技術支持,在此特別表示感謝。
由于6G研究和標準化工作正在不斷深入,在撰寫過程中,我參考了大量學術界和產業界的成果,在此對參考文獻的作者表示衷心的感謝,萬一有遺漏,敬請諒解和告知。對闡述不夠深入的地方,讀者可以參閱具體的參考文獻內容,以獲得更全面、更準確、更深入的認知。
總而言之,1G到5G技術迭代發展,6G將實現多領域的創新發展,我國踴躍參與到6G發展進程中,積極貢獻力量。鑒于我個人水平有限,且6G發展日新月異,本書可能存在疏漏及不足之處,懇請讀者提出寶貴意見,可發送至電子郵箱wsyb2004@163.com。
李貝
2023年6月
- Building Django 2.0 Web Applications
- Learning QGIS 2.0
- 物聯網安全技術
- Mastering TypeScript 3
- Getting Started with Grunt:The JavaScript Task Runner
- IPv6網絡切片:使能千行百業新體驗
- Bonita Open Solution 5.x Essentials
- VMware NSX網絡虛擬化入門
- 6G無線網絡空口關鍵技術
- 網絡AI+:2030后的未來網絡
- Android UI Design
- Guide to NoSQL with Azure Cosmos DB
- Enterprise ApplicationDevelopment with Ext JSand Spring
- 物聯網商業設計與案例
- CDN技術詳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