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章 你好呀,金鷹女神(上)(求追讀)
- 華娛從北影2006開始
- 黃狼鼠
- 2169字
- 2024-08-04 18:02:44
陳典當然不知道王宏宇的小九九。
他現(xiàn)在忙著應付周邊這些女孩。
不得不說,他們太熱情了。
“大家先別著急,要簽名的話一個一個來,不要把路給堵住了。謝謝大家,謝謝……”
陳典一個勁兒的鞠躬。
前世當頂流那會兒,為了避免被對家黑,這一套他做的輕車熟路。
很快帶著大家來到了會場一側。
看著這些粉絲臉上的笑,陳典還真有一種懷念青春的感覺。
自從被杜樺踹了之后,他還真是有好久沒有感受過這種被人追捧的感覺。
正簽著名。
不遠處突然有一陣騷亂。
陳典耳朵尖,聽有人說:“快來快來,這里有大明星!”
潮水一般的人一下子傾退而去。
陳典本來還有些不爽,到底是誰搶了他的風頭,沒成想,人群中的他忽然看到了一個靚麗的身影。
一身白色的晚禮服上,滿是金光閃閃的亮片。
腰肢纖細,身材高挑,長發(fā)垂肩的女孩,在紅毯上踩著高跟鞋,被一幫人圍住。
“劉師姐。”陳典嘴里嘀咕一句。
身著華麗服裝的劉一菲這會也看到了他,陳典本以為在這種公眾場合,劉一菲會有所顧忌,沒想到女孩朝他招手后,還直接走了過來。
跟著劉一菲的一大幫記者,此刻也都被吸引過來。
有幾個搞八卦的娛樂記者,甚至嗅出了一絲不同尋常的味道。
驚!劉一菲的男朋友居然是他……
腦子里標題翻滾,現(xiàn)實中,他們看著劉一菲來到陳典身邊,像是遇見熟人一樣笑著說:“你怎么也在這呀。”
“咱們的劇入選了最佳影片提名,我就跟著過來了。”
劉一菲是杜拉拉升職記的片頭片尾曲歌手。
說上一句咱們的劇,也是很正常的事。
“這么厲害呀,那你這個當編劇的功勞不小。”陳典知道劉師姐是故意這么說。
就是想借自己的影響力捧陳典。
果不其然,有記者接棒,“什么劇呀?劉老師。”
“我們的電視劇,杜拉拉升職記你們沒看過嗎?”
“原來是這部劇呀,看過看過,這就是那個渣男李鴻名,穿的這么帥,我一下子沒認出來。”有娛記張嘴,陳典臉上沒什么表情,心里想抽這家伙兩個大嘴巴子。
“感謝各位,我是杜拉拉升職記的導演,謝謝大家對我們劇的支持。”劉晉舔著個臉,從人群外面擠了過來。
陳典看到他身旁的王宏宇,趕緊給這位讓路,“這就是我們這部劇的制片人,老師有任何關于我們劇的問題,都可以問他。”
這算是給領導一個長臉的機會。
王宏宇回頭看了陳典一眼,目光又落在只顧著自己的劉晉身上。
孰強孰弱,一眼就能看出來。
讓王宏宇接受采訪,陳典則借這個機會退了出去,劉一菲作為主要關注對象,這個時候相互交流肯定不合適。
陳典主要也怕萬一被拍到,上了電視或者娛樂頭條被楊咪看到,那他就算全長了嘴也說不清。
06年的金鷹獎是由文聯(lián)省府和電視藝術家協(xié)會以及南湖的廣播電視局一起舉辦的。
所以選出來的作品,更多的有一些政治色彩。
不過因為評選的標準是觀眾投票,所以還是有很多比較經(jīng)典的作品在這個時候出現(xiàn)。
像大名鼎鼎的喬家大院,不僅拿到了金鷹獎,后來還拿到了電視劇的飛天獎。
陳典看到喬家大院過來參加頒獎典禮的馬一俐,突然想起了杜拉拉第二部,也不知道這位有沒有演上主角。
除了這部劇。
抗戰(zhàn)劇里的經(jīng)典《亮劍》,也是最佳長篇電視劇獎的有力競爭者。
這部劇后來在短視頻平臺,一直占據(jù)強大的熱度。
云龍兄和云飛兄之間的斗爭,也被大家津津樂道,還出了很多特別有名的梗。
陳典甚至還看到了劉星。
家有兒女劇組里的一幫人全來了,除了楊姿,這姑娘不知道是在學習,還是被人給頂替了。
算時間第二部應該已經(jīng)開始拍了。
在會場里溜達,陳典還看到了關小彤,長腿國民閨女現(xiàn)在還小,能來到這里參加頒獎典禮,是因為演了一部叫搭錯車的電視劇。
小孩奶聲奶氣的,跟后來還真不一樣。
除了這幾部后來有名的電視劇之外,陳典還看到了一部美麗的田野,跟他們的在希望的田野上還挺像。
“看來這種類型的作品,上級部門還是比較滿意的。”陳典心里有了計較。
事實上,上層建筑對于電視劇的影響,比很多人想象的要大得多。
比如《八路軍》《記憶的證明》《江塘集中營》等,都是紅色色彩比較濃厚的電影視劇。
而等到晚上八點左右頒獎,電視劇《任常霞》力壓一眾電視劇,成為分量最重的最佳長篇電視劇獎的得主。
陳典才知道什么是真正的影響力。
當然,這部在央視上過的電視劇,拍的也確實不錯。
作為主人公的任常霞,也確確實實是一位巾幗英雄。
04年她在偵破一件大案的時候遭遇車禍,不幸殉職。
05年就成了感動華國2004年的十大人物。
這樣的影響力加身,想不拿最佳長篇電視劇講都不可能。
宣布這部劇拿獎,大家還專門緬懷了一下這位巾幗英雄,警戒的女神警。
隨后頒獎繼續(xù)。
杜拉拉升職記入圍的優(yōu)秀長篇電視劇獎里,有超過200位競爭者。
劉晉對他們的片子雖然很自信。
但是看到那些獲獎影片,嘴里也確實說不出話。
中央臺做的劇。
京都臺做的劇。
軍區(qū)政治部做的劇。
一個個既有背景又有內容,他們怎么可能競爭的過?
所以沒拿獎也是一件很正常的事兒。
等到最佳導演獎,拿到這個最具分量獎項的是楊揚,他的作品《記憶的證明》,講述的是二戰(zhàn)期間,一批被抓往日國進行軍事基地建設的華國戰(zhàn)俘和勞工,奮起反抗維護民族尊嚴的故事。
這就沒法噴了。
Buff簡直拉滿了。
最佳美術,則被一部歷史片《成吉思汗》拿下,這部片子里的民族服飾,還有一些草原畫面,還挺好看。
這讓陳典在一旁感嘆,金鷹獎果然在變革。
特別注意的最佳編劇,最后還是被任長霞的編劇給拿走了,沒辦法,這部片子既然是最佳影片,那就證明故事沒話說。
拿個最佳編劇也正常。
而等到頒布最佳新人時。
他的呼吸忽然沉了下來。
入圍了就想拿獎,這是人之常情,哪怕心里覺得自己拿到的機會不大,可是萬一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