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章 抗戰還需要更多的接班人
書名: 血鑄川軍魂:我,帶你們回家!作者名: 小蘇打摻了水本章字數: 2057字更新時間: 2024-03-12 17:43:02
王平安知道有可能個別人心里想不通,直接表明了自己的態度。
“師長出川前,就跟我們說過,想要升官發財,不要來川軍,因為我們是來拼命的。”
“命都沒了,要這些黃白之物,有個鳥用?!?
“隊長,你說的對,我們川軍就是來拼命的,錢算什么。”
郭綿陽立即跟了一句,他真是這樣想的,見的死人太多了,要是貪生怕死,早就跑了。
“是啊,隊長,我們都是從死人堆里爬出來的,要錢有什么用?!?
看到幾個隊長都出聲應和,王平安點點頭,這幾個人他相信,基本的看人眼光他自認為不錯。
“那就議一下,看看接下來,我們怎么辦?”
在場的人有外面來的,也有本地的,針對這樣的事情還真是一下子沒了主意。
剛才在等著他們來的時候,王平安已經想了好一會,總算是有了一個初步的思考。
“隊長,繳獲這一塊,要不要提高一點比例?”
“不行吧,這些隊員都算是老兵,規矩定下來輕易改動,不好?!?
“搞不好,他們還認為我們在喝兵血呢?!?
幾個小隊長七嘴八舌,紛紛說出了自己的顧慮。
“是不是再加大一點宣傳,讓隊員們主動上教,提升覺悟?”
“太難了,這可不是一下子就能完成的。”
王平安敲敲桌子,看來這幾個隊長也只會喳喳,說出來的方案沒什么實際意義。
“繳獲問題,重申一下,就按照一半一半,不變?!?
“至于成親,我贊同,當然前提是人家大姑娘、小媳婦愿意?!?
這句話一說,幾個人馬上愣住了,他們覺得王平安年紀小肯定什么都不懂。
“注意,我說的是死了男人的那種,一定是兩廂情愿?!?
王平安臉色有點陰沉,老百姓苦,女人更苦。
很多男人也許不覺得,死了,一了百了,可以什么都不管。
但是女人呢,必須忍辱負重,獨自撫養兒女,照顧老人,死不起。
“再次重申下去,如果哪個小子敢用強,殺無赦!”
“至于他們繳獲的錢,愿意給,這個我們不管。”
王平安剛才想了很久,也只能承認,這樣的事情不好強行干預,要不然也會出大事。
看著有幾個人欲言又止,王平安馬上說出了自己的真正目的。
“你們想想,我們現在才剛跟小鬼子打,還不知要打多久。”
“都打光棍,沒有后代,過10年,20年,我們還有人打嗎?”
“所以成親,生兒育女,我贊同,哪怕我們都戰死了,還有后代接著跟小鬼子打。”
還別說,王平安一解釋,幾個隊長眼睛一亮,是啊,隊長說得對。
“都是中國人,只要不是漢奸、土匪,嫁誰不是嫁。”
“是的,是的,大家都是中國人,沒有必要還分什么山東、河南。”
“哎,哎,我先說清楚,那些家里有婆娘的,不能出來禍害人?!?
“想成親,就要好好待人家,就算是以后戰死了,留個后,以后保不齊能認祖歸宗?!?
王平安這樣一說,幾個隊長這時大概明白了他的想法。
只有孟廣坤留在了最后,他還真有點不同意見。
“隊長,你說這樣安排,會不會有問題?”
“七叔,我也知道有問題,可是能怎么辦?”
他何嘗不知道七叔的意思,這里都是他的鄉親,萬一出事了,名聲不好。
“現在山東這里,到處都缺勞力,你就說女人苦不苦。”
王平安站在這個角度,七叔還真是認同了。
“還有一點,我是擔心隊員成親后,打仗受影響?!?
“確實會,但是你想想,要是有個婆娘、娃娃,小鬼子來了,他們拼不拼?”
王平安明白孟廣坤的意思,但是基于目前的隊伍情況,只能這樣做。
“七叔,這事還要費點心,要是真有相互看對眼的,你幫忙成全一下。”
“我們這些人都不容易,背井離鄉,說不定哪天就沒了?!?
“但是,真有犯渾的,不用客氣,處理不了,我親自來?!?
七叔點點頭,王平安說的也在理,他們現在是跟小鬼子拼命呢。
要說,如果在這里能成親,就算以后戰死,還能留下一男半女,有個香火不是。
不過,王平安一說,七叔倒是想起另外一件事。
“隊長,你是不是也有這個想法?”
王平安哭笑不得,這個七叔,都不知要怎么說他。
“沒有,我才多大,暫時應該死不了,你先幫他們?!?
“當然,不但是這些外地的小子,本地人你也可以張羅一下?!?
其實還有一點,王平安沒說,本地人根本不會有這樣的問題,關鍵是外面來的那些兵。
但是,算來算去,不過就是100人,就算是都娶了媳婦,每個村子就是幾個人,算不上什么。
給士兵們一個期望,也是給他們留一條后路。
前面幾次戰斗,受傷的戰士就有十幾個,隊員喪失了戰斗力,不能喪失希望,他們總還要生存吧。
找個媳婦,種田,順便做民兵,看家,危險的時候,還能保護一下妻兒,這就很好了。
王平安又跟著七叔到了作坊里,手榴彈,子彈,地雷做得最多,但是速度很慢。
還是設備不行,再說也危險,七叔很小心。
當然,也能理解,這里也有人工的關系,熟練做事的人不多。
只要小鬼子不搗亂,每個月打上一兩仗還能撐得住。
王平安特意跟七叔商量了一下,準備再增加一個作坊。
隊伍整編后人多了,小鬼子很可能隨時過來圍剿,必須提前做好迎戰準備。
沒過兩天,孟常林來了,跟著他一起的還有二十多戶人家,100多老百姓,老弱婦孺居多。
他們將要搬到抱犢崮來生活,孟莊那邊的百姓太多了。
這也是王平安特意叮囑過的,是他要孟江成去接的孟叔。
孟常林沒說的,一聽說這邊更好,帶著愿意的百姓來了。
本來王平安開始就讓孟叔自己過來,他舍不得,說孟莊還有這么多百姓。
孔方抽空特意回去了一次,告訴他,孟莊的百姓太多了,不說沒有這么糧食,還很容易被小鬼子發現、圍剿,不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