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7問:律師為何都不承諾結果?

答:法律明確禁止承諾結果。

一、司法部和中華全國律師協(xié)會文禁止律師對案件結果進行不當承諾

2016年11月1日起施行的《律師執(zhí)業(yè)管理辦法》第三十三條規(guī)定:“律師承辦業(yè)務,應當告知委托人該委托事項辦理可能出現的法律風險,不得用明示或者暗示方式對辦理結果向委托人作出不當承諾。”

《律師職業(yè)道德和執(zhí)業(yè)紀律規(guī)范》第二十六條規(guī)定:“律師應當遵循誠實守信的原則,客觀地告知委托人所委托事項可能出現的法律風險,不得故意對可能出現的風險做不恰當的表述或做虛假承諾。”

司法部與中華全國律師協(xié)會之所以出臺上述文件,主要是因為訴訟的結果受到諸多因素的影響,如:證據情況、法官傾向性、審委會意見、訴訟策略、律師的專業(yè)水平、國家政策、權力干預等因素。其中有可控因素,如訴訟策略和律師的努力;也有不可控、不可知因素,如審委會意見、證據材料的取得、法官對案情的理解和傾向性等。

所以,在眾多因素中,律師只能著力于可控因素。因為律師不可能對自己無法掌握的事實和情況不懂裝懂,去忽悠當事人。另外,當事人很可能有意或無意將有利于自己的事實夸大,對不利于自己的事實輕描淡寫,甚至只字不提,或當事人對糾紛在法律性質上的認知有偏差。而這些事前不甚明確的事實,會隨著庭審的進行而逐漸明晰,或者被誤認為明確的事實會隨著對方出示一些證據材料而發(fā)生變化。

二、律師無法決定結果

當事人希望有好結果乃是人之常情,但以承諾結果作為委托律師的前提則是走入了歧途。

律師就像醫(yī)生,有各自的執(zhí)業(yè)領域,水平高低相差懸殊。但再好的律師也不能承諾結果,就像再好的醫(yī)生也不能包治百病一樣。法律是社會科學,不是一加一等于二那么簡單。面對同樣的案情,不同的律師、不同的法官看法可能不一樣。

訴訟過程非常復雜,影響最終結果的不確定因素很多。證據、法律、辦案人員的理解和認知,以及法外因素可能都會起作用,只要還沒有宣判,最后結果都可能會有變化。訴訟爭取的是一種概率和可能性。

辦案越專業(yè)的律師越不會承諾結果,相反他們會如實分析、告知家屬可能的最壞結果。跟承諾結果相比,他們更在乎做好過程,更在乎在約束條件下和變動博弈中實現可能的最好結果。

主站蜘蛛池模板: 庄浪县| 和林格尔县| 咸阳市| 东安县| 武宁县| 太康县| 麟游县| 如皋市| 莱芜市| 安吉县| 南江县| 龙井市| 汪清县| 镇安县| 谢通门县| 平果县| 云阳县| 大连市| 南宫市| 靖边县| 蒲江县| 上高县| 宁晋县| 岫岩| 崇义县| 崇明县| 深泽县| 余干县| 利川市| 陆良县| 会泽县| 潮安县| 庄浪县| 许昌县| 德州市| 淄博市| 保德县| 扎赉特旗| 康马县| 右玉县| 广河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