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二節 責任理論的中國課題

一、刑事責任的理論轉向

僅就我國刑法中的刑事責任理論而言,其理論成果不可謂不豐富,整體理論也能自成體系。但是,以20世紀90年代后期為節點,學界對刑法中責任相關理論的關注由刑事責任理論轉向大陸法系刑法中的責任理論,在80年代討論熱烈的刑事責任理論迅速轉冷,雖不至于被放棄,但在逐漸向德日刑法理論靠近的當下,此種刑事責任理論研究范式確實少有論及。當然,傳統刑事責任理論的境遇變化受多種因素的影響,既有社會政治環境變化傳導到學術領域的原因,也有理論自身的發展規律。而在刑法學領域探討刑事責任理論的此種轉向,更應當關注的是傳統刑事責任理論之于刑法學意義何在。傳統刑事責任理論為學界冷落,更直接的原因應當是如我國學者而言的,傳統刑法理論對于刑事責任黑格爾式的思辨探討,使得刑事責任理論與刑法規范和司法實務脫離,理論成果最終也并未沉淀為我國的本土刑法教義學車浩:《責任理論的中國蛻變:一個學術史視角的考察》,《政法論壇》2018年第3期。

首先,傳統刑事責任理論中的觀點對立并非真正的對立,理論爭論更加類似于從不同角度對同一事物進行的停留在表層的現象描述。以刑事責任的概念討論為例,“責任”一詞在我國法律用語場合,其含義基本為義務、過錯、處罰,在使用責任的語句中大多可以以上詞語進行替換馮軍:《刑事責任論》,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17,第13頁。,同時,法律規范作為行為規范代表著對行為進行價值評價,而行為為行為主體做出,這種價值評價將行為主體置于法律關系之中并賦予其一定的法律地位。由此,刑事責任的概念存在于客觀實體和價值評價兩個層面,刑事責任是違反刑法的法律后果或者因違反刑法而應當承擔的刑法義務,而這種法律后果或者法律義務的引起本身就是一種法律評價,這種法律評價是在刑法范圍內對犯罪行為進行的刑法評價,行為人承擔刑罰處罰的刑法評價結果又意味著將行為人置于接受刑罰處罰的法律地位。換言之,法律后果、法律義務、法律地位、否定評價以及刑事法律關系都應當包括在刑事責任的概念內涵之中。那么,對于刑事責任概念的多種學說爭論根本上都不是對立的,單純采取某一種學說斷定刑事責任的概念都是片面的。至少在我國刑法語境之下,刑事責任的概念應當是立體全面的,既是犯罪行為的刑法后果,也彰顯了刑法對犯罪行為的否定評價狀態,還是刑事法律關系的直接體現馮軍:《刑事責任論》,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17,第32頁。。否則,既無法全面解釋刑事責任在多種場合的概念內涵,也無法闡釋法律責任產生的法律機理。

其次,傳統刑法理論在犯罪論體系之外討論刑事責任,實質意義有限。一方面,在理論層面,刑事責任與作為刑法理論核心的犯罪構成理論無實質勾連,使得對刑事責任的理論探討更加類似于純粹的概念游戲;另一方面,在實踐層面,脫離犯罪構成理論的刑事責任,也無法為實踐中判斷犯罪行為人是否需要承擔刑事責任提供判斷標準車浩:《責任理論的中國蛻變:一個學術史視角的考察》,《政法論壇》2018年第3期。。以刑事責任的根據討論為例,刑事責任的根據是對刑事責任從何而來的回答,而對此問題的回答同時也應當內含如何確定刑事責任歸屬的判斷路徑。當把犯罪構成或者犯罪行為視為刑事責任的根據時,并未真正回答刑事責任從何而來,此時的刑事責任只是犯罪的法定后果。而刑事責任的根據應當回答的是行為人為何要因犯罪承擔刑事責任,同時在此觀點之下,刑事責任的判斷路徑就是犯罪構成本身,刑事責任之于犯罪成立判斷并無其他的意義。將行為人因犯罪承擔刑事責任的原因歸于行為的社會危害性,使得相較于犯罪構成唯一根據說和犯罪行為說,對刑事責任根據的探討突破了表層的刑法規范違反,但在四要件的犯罪論體系之下,社會危害性作為犯罪的本質通過構成要件體現出來,判斷刑事責任成立仍然要通過構成要件,在此意義上,刑事責任之于犯罪成立同樣是無意義的。行為人的主觀罪過被視為刑事責任根據時,由于罪過已經被納入構成要件作為犯罪成立的要件之一,如果不區分作為構成要件的罪過和作為刑事責任根據的罪過,刑事責任之于犯罪成立依然是無意義的;而如果要區分構成要件中的罪過和作為刑事責任根據的罪過,則意味著放棄作為刑事責任理論產生基礎的四要件體系,而走向區分不法與責任的階層論體系。將刑事責任的根據歸為行為人的相對自由意志的同時,仍然堅持刑事責任的根據來源于犯罪構成,而認為刑事責任的根據應當存在于哲學與法學兩個層面,則僅僅使得理論看似更加全面。一方面,哲學部分的意志自由并未體現在犯罪構成要件之中,很難說刑事責任的成立與意志自由之間有何實質關系;另一方面,已經作為犯罪成立條件的犯罪構成再被賦予一層刑事責任根據的意涵,似乎也僅具有觀念上的意義。以上刑事責任根據的多種觀點共同的理論效果都是無法與犯罪論相連接的,雖然傳統刑法理論探討刑事責任根據的出發點并不在于將其融入犯罪論體系之中,但沒有歸責的責任理論很難說有何實質意義陳興良:《從刑事責任理論到責任主義:一個學術史的考察》,《清華法學》2009年第2期。,僅停留在理論闡釋層面的刑事責任根據與刑事責任概念也沒有本質區別。

最后,即使是在傳統刑法理論體系之下,也難說刑事責任理論的體系地位是不可或缺的。如果將刑事責任理論放置在犯罪論與刑罰論之間,作為連接犯罪與刑罰的紐帶來討論刑事責任的概念、根據以及發展階段和解決方式高銘暄、馬克昌:《刑法學》,北京大學出版社,高等教育出版社,2019,第196-212頁。,則此種體系安排之下的刑事責任理論內容較為空洞,即使沒有刑事責任理論也并不影響刑法理論體系的完整陳興良:《從刑事責任理論到責任主義:一個學術史的考察》,《清華法學》2009年第2期。。雖然直接以刑事責任論取代刑罰論、將刑事責任視為法律后果張明楷:《刑法學》,法律出版社,2021,第659頁。仍然在使用刑事責任這一概念,但刑事責任理論的實體內容被刑罰論所取代,刑事責任理論僅在形式上存在,而實際上已被放棄。即使將刑事責任論放置在刑法理論體系之首,作為刑法的基礎理論張智輝:《刑事責任通論》,警官教育出版社,1995,第15頁。,但是若其內容仍然未脫離犯罪構成,也不能說刑事責任理論之于刑法理論是必要的。

從我國的刑事責任理論發展過程可以看出,犯罪論體系之外的責任理論淪為抽象的概念演繹,對于探討犯罪成立與否的刑法理論沒有實質貢獻。而從大陸法系刑法的責任理論發展來看,刑法理論中責任的意義不在于責任的概念如何表述,而在于責任作為犯罪成立的條件之一車浩:《責任理論的中國蛻變:一個學術史視角的考察》,《政法論壇》2018年第3期。。重要的不是靜態的責任,而是動態的歸責以及如何確定有責。

主站蜘蛛池模板: 丹巴县| 侯马市| 嵊州市| 宁陵县| 和政县| 木兰县| 泸溪县| 勐海县| 贵南县| 舒兰市| 光泽县| 呼玛县| 随州市| 石楼县| 台东市| 四平市| 揭东县| 神农架林区| 梓潼县| 尖扎县| 棋牌| 上蔡县| 疏附县| 加查县| 鄱阳县| 涿州市| 当雄县| 西盟| 青川县| 连山| 乐平市| 包头市| 西宁市| 上饶市| 吴桥县| 昭苏县| 中山市| 岱山县| 左云县| 澜沧| 鸡泽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