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清代自貢鹽井鑿辦的金融模式研究
- 況昕
- 2446字
- 2024-05-29 13:32:57
1.2 主要內容和結構安排
本書主要研究了自貢鹽業中鹽井鑿辦的金融模式問題,以留存至今的契約檔案為基礎與核心,挖掘其中的金融因素及其相互作用關系,提煉和再現了由地主、客人、承首人、作節和押頭銀共同組成的自貢鹽井開鑿的獨特金融模式,揭示和肯定了該金融模式對自貢鹽業發展的巨大推動作用。圍繞主題,本書采用總分結構,各章內容安排如下:
第1章,導論。本章的主要內容包括研究背景和意義、本書的主要內容和結構安排、國內外文獻綜述、史料來源、主要采用的研究方法、貢獻和不足。
第2章,自貢鹽業經濟歷史概述。首先,本章回顧了自貢鹽業經濟的發展歷程,指出并說明了自貢鹽業在我國歷史中的重要地位。其次,本章從科技的發展、鹽業的政策、土地的價值和資本的力量四個方面對影響自貢鹽業經濟發展的主要因素進行了詳細分析,認為自貢鹽業發展與這四大因素密不可分。最后,本章對清代自貢存在的三大金融機構,即錢莊、票號和官運局進行了分析,指出由于當時金融中介機構發展非常緩慢,并沒有辦法支撐鹽井開鑿的資金需求這一歷史事實。
第3章,自貢鹽業鹽井鑿辦契約的金融解讀。鹽業與中國社會經濟發展密切相關,自貢鹽業鹽井鑿辦契約為研究我國農耕經濟中的金融問題提供了寶貴的第一手資料。首先,本章對自貢鹽井鑿辦契約中的如地主、客人、承首人、日份與鍋口等專有名詞進行了經濟金融學釋義;其次,本章對鹽井契約的類型進行了梳理,重點從資本重要性的角度提出年限井和子孫井的劃分及其演化;再次,本章對自貢鹽業鹽井上下節契約中的作節、上節、下節等專有名詞進行了經濟金融學解釋;最后,本章深入研究了自貢鹽井鑿辦的融資安排,從初期的租佃逐步過渡到后期的股份制,體現了土地的重要性在下降,資本的重要性在上升。
第4章,自貢鹽業鹽井鑿辦的金融模式。由對鹽井鑿辦契約的解讀可知,自貢鹽業早已形成了一種獨具特色的金融模式。這種金融模式可定義為:在自貢鹽業鹽井鑿辦中,由金融參與主體——地主、客人、承首人,運用作節、押頭銀兩大金融工具,構建的以籌集鹽井鑿辦資金為目的、以股權融資為手段的金融模式。在該金融模式中,地主、客人、承首人是金融主體,地主以土地入股實現了土地資本化,客人以貨幣資金入股推動了鹽井鑿辦見功,承首人是金融中介;籌集鹽井鑿辦資金是目的;作節是股權融資(增資擴股)的重要金融工具,它實現了資金接力和風險控制,是實現融資目的的手段;押頭銀是一種金融工具,是地主與客人利益的平衡器。
第5章,承首人產生的經濟學解釋及其演化。承首人在自貢鹽業發展中扮演著重要角色,其相關經濟金融職能在契約中也有嚴格的規定。承首人的產生是當時自貢鹽業的現實需要,農耕經濟中產生的商業信用往往比較脆弱。為了增強地主與客人彼此間的信用,需要承首人提供更多的信用。在封閉經濟環境中,信息的傳播渠道和范圍十分有限,信息不對稱問題嚴重,加之地主和客人之間缺乏血緣、家族等社會群體關系的連接,因此需要有承首人提供有關生產活動的信息。在自貢鹽業鹽井鑿辦契約中,委托代理問題已經出現,承首人可以幫助地主和客人降低委托代理成本,提高鑿井效率,并通過享有少量股權而激勵相容。承首人初期僅在開鑿井過程中充當中間人和掮客,后來在鹽井鑿辦過程中也履行統籌和監督職能,這種角色的轉變,實際上要求承首人為井鹽生產提供更多的綜合金融服務。這些綜合金融服務與現代金融中介提供的服務相似,但承擔的責任更多,故承首人享有的是股份,其努力的邊際產出等于它的邊際成本。
第6章,金融因素對股權關系影響的實證分析。通過前文分析可知,自貢鹽業金融模式是一種由地主、客人、承首人和押頭銀等金融因素構成的直接融資模式。為了厘清承首人和押頭銀兩大金融因素對金融模式中股權關系的影響,本書以自貢鹽業鹽井鑿辦契約、檔案為數據來源,量化了相關金融指標,構建了多元線性回歸模型,實證檢驗了承首人和押頭銀對股權關系的影響。研究結果表明:地主股份占比相對較低且易受到承首人、押頭銀等金融因素影響,在1%顯著性水平上負相關,與年代變量在1%顯著性水平上也負相關;客人股份占比較高且相對穩定。結論說明,土地的重要性在逐漸下降,資本的重要性在逐漸上升。
第7章,作節的股權重新分配和風險管理啟示。作為一項耗時費資的艱巨工程,在自貢鹽井的開鑿中有一個獨辟蹊徑又至關重要的金融制度設計——作節。所謂作節,就是鹽井開鑿股份在上下節之間的轉讓,這種轉讓促使了資本的積累與集中,解決了長期鑿井過程中工本股份墊資資本不足的難題,同時也防止了風險過度積累,實現了風險控制和風險轉移。無論是在壞狀態下還是在好狀態下,作節都可以實現地主、承首人和客人多方利益的最大化。作節會嚴重影響鹽井股份的重新分配,下節得到股份份額與鹽井開鑿的進度和后續投資顯著相關,而且還與下節繳納的頂價有關。基本遵循的原則是:下節出資越多,其所占的股份越多。同時,上節在丟出股份時,主要采用伙議出讓方式,伙內成員具有優先購買權。作節與現代股權風險投資方式非常相似,二者都是采用多輪融資方式為項目融資,但關鍵區別在于:在作節中,上節提留部分股權丟出下節,既保證了上節在鹽井鑿辦見功時的巨大利潤,也制約了上節做出不利下節的事,而且使得上下節利益趨同,共同為鹽業的生產做了前期準備。
第8章,土地資本化給予我國農地改革的啟示。研究經濟金融史,不僅是為了正確把握歷史,更重要的是總結經驗教訓以解決當前的現實問題。在自貢鹽業鹽井鑿辦契約中,土地從租佃到作為資本入股的轉變,體現了土地的資本化。這一資本化的過程包含了土地租賃、土地股份制合作、土地使用權轉讓以及抵押等多種形式,體現了土地的資本價值。現階段,我國農村土地改革正進入關鍵時期,本書建議從明確產權、擴大土地入股范圍以及成立專門的土地資本服務等中介機構入手,深化土地改革、提高農村土地使用效率、實現農村土地從個體耕種向集約化耕種轉變。
第9章,結論。通過研究論述,本書一共得出了五大結論,在此章再次總結強調。
總體而言,本書的研究有三個層次,結構安排如圖1-1所示。

圖1-1 本書的結構安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