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 出乎意料的疑案 二
- 最后一次救贖
- 高川上
- 1709字
- 2012-12-17 13:00:56
“陶法醫,在咱們這里還過得慣吧?”劉法醫討好地對走進門來的陶慧打招呼,這可是難得一見的大美女。
陶慧向他友好的點點頭,說:“謝謝。這兩天我復核了您做的尸檢報告,很佩服您的專業能力。”
劉法醫笑得嘴都快合不攏了。被美女贊美固然得意,被全國知名的法醫學專家贊美,更令他喜不自勝。
“那你有沒有什么新的看法?”他必須假裝虛心來向對方表示禮貌。
陶慧的語氣似乎永遠都那么溫柔,娓娓說道:“我認為,可以把后發現的兩個死者的死亡時間進一步加以精確。”
“哦?那您有何高見?”劉法醫挑戰似的使用了尊稱。他很清楚,憑目前的法醫科技,不可能做到這樣精確,除了第一個被發現的死者之外。
陶慧并未受對方挑釁口氣的影響:“第一個被發現的死者,可以確定離他的死亡時間不超過12個小時,因此可以比較準確的判斷出,他是死于本月——也就是2月1日的夜里8點前后,這是您報告里得出的結論……”
劉法醫點點頭,雖然死亡12個小時之內的尸體比較容易判斷精確的死亡時間,但他還是很自豪自己有膽量和魄力把這個結論寫進報告。
“我贊同您的這一結論。而發現后面兩具尸體的時間分別是在發現第一具尸體之后的22小時和28小時,您判斷,其中一死者于2月1日夜8點至次日凌晨2點之間死亡,另一死者于2月1日夜11點至次日凌晨4點之間死亡……”
劉法醫似乎明白了對方的疑問是什么,搶著答道:“陶法醫,我解釋一下。咱們市局總共就三個法醫。這件案子發生時,其余兩個法醫同事一個生病住院,一個下去別的縣里辦案,所以這件案子就我一個人去了現場。發現后面兩具尸體時忙不過來,現場是由當地縣公安局臨時借來縣檢察院的法醫等技術人員協助勘驗的。可是,你也知道的,那里是著名的窮困縣,技術人員本來就少,水平嘛……嘿嘿……
而我開始解剖第二具尸體時,至少也在死亡發生后六、七十個小時了,所以做出準確判斷的難度很大。為了不誤導辦案人員,我就給出一個比較客觀的死亡時間跨度,這有什么問題?”
“您的顧慮不是沒有道理。可您忽略了停尸房比現場溫度要高8度左右,兩具尸體在停尸房儲存了至少一整天以上。因此在您開始解剖時得到的數據,其判斷意義相對現場勘驗的數據要低得多,如果兩者有矛盾的話,我會以現場數據為主要考量。其實,只要再仔細一點,把現場勘驗人員記錄的數據,和現場勘驗照片對比驗證,完全可以確定現場勘驗數據是可靠的。”
劉法醫沉默了。他不是沒有考慮過環境差異的問題。但這關系到人命關天的大事,弄錯的話,責任可就大了。他沒有膽量面對這樣重大的責任,所以在尸檢報告上作出了最保守的結論。
陶慧繼續說:“還有很重要的一點,發現三具尸體的現場條件幾乎一樣。死者也都是三十四、五歲左右的壯年男子,相較而言,相互沒有本質的胖瘦之別,因此三者在死亡后同樣的時間點上出現的尸體特征變化,可以相互參照。這樣,綜合判斷,就能把后面兩個死者的死亡時間,確定到誤差不超出一個小時的范圍。”
劉法醫不由不開始佩服這名美麗的女人,難怪對方才三十歲出頭,就已經是全國知名的法醫物證鑒定專家了,“那你得出什么結論了?”
陶慧自信的說:“第一個被發現的死者,如您報告所言,死于2月1日夜里8點左右,另兩名死者,一個死于同日夜里10點左右,另一個死于午夜0點。也就是說,從第一個死者死亡后,每隔兩個小時,就又死了一人,直到出現第三個死者為止。”
……………………………………
兩日后,陶慧接到秦沛的電話。
“小陶,你的尸檢報告我看了,十分認同。但我還有個請求,希望你能答應。”
“您說吧,只要我能做到!”陶慧不可能拒絕,秦沛從她十六歲開始,就一對一的資助她讀書,就連報考什么大學,學習什么專業,也是秦沛為她拿的主意,就像一個沒有和她生活在一起的父親一樣。
“留下來協助方隊長,直到這件案子偵破,好嗎?”
要是永遠都偵破不了呢?陶慧腦海里閃過這個念頭。她憑直覺感到這件案子不同一般。
“小陶,你有什么困難嗎?”
“啊!沒有,我自己沒有問題,只是我那邊的工作……”陶慧其實挺愿意留下來,自己無父無母,又因工作太忙連男朋友也沒談上,在這馬上就要過春節的時候,能和秦沛有更多來往的機會,反而讓她有些期待。
“這個你放心好了,你們局長是我的學生,我都已經和他說好了。他說只要你同意,他就批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