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章 兇手給出的考題 二
書名: 最后一次救贖作者名: 高川上本章字數: 2105字更新時間: 2012-12-21 00:40:36
武秀波被害的現場,在一大片斜坡梯田的邊緣上。兩棵未被砍伐掉的大樹,交纏著長成了一扇巨大、神奇的門似的,讓人浮想聯翩。
陶慧從兩只大桶里不斷勺出水澆在兩尺見方的地面上,同時每隔一段時間,做一次重力實驗并記錄下數據。雖然這樣耗時漫長的枯燥工作令人厭煩,但她卻做得非常專注。呼嘯的冷風把她的臉龐凍得通紅,就像在一朵水墨的牡丹上突然潑上了鮮艷的油畫顏料。
方向很久沒有這樣留意觀察過別人了,但面前這個女人似乎明顯有別于世界上的其他個體,自然吸引著他的目光。他突然驚覺,就在剛才,自己深藏內心的痛苦,仿佛消失了一小段時間。他強迫自己轉開頭,看見昨晚把案件推理得“體無完膚”的秦楚楚,正無聊地爬到了一處高坡上,不知在打量什么風景。
陶慧向他招手,看來實驗已經做完了。
“陶慧,有結果了?”
陶慧看起來很興奮,顯然實驗結果印證了她提出的觀點。
“你看,每隔1個小時,我對水浸泡著的地面做的重力實驗表明,隨著泥土被水浸泡,同樣重力的壓力痕越深。”
秦楚楚大叫著“等等我”,也不顧弄臟衣裳,就像坐滑板似的,直接從斜坡上連梭帶爬奔了下來,“陶姐,看你這高興勁,這下能破案了吧?”
陶慧被她這一打岔,恢復了一貫的從容和平靜,道:“這只是萬里長征第一步吧?來,楚楚,你再踩一腳。”
秦楚楚走到一開始踩過的地面旁的濕泥上再次踩了一腳,印痕明顯比先前的腳印深。
陶慧仔細測量了一番,站起身笑道:“如果用現在這個腳印的重力數據,來對比你在4個小時前的腳印,根據足跡判斷體重的計算公式,你的體重就輕了5公斤左右。”
“什么?這不成了特效減肥藥嗎!”秦楚楚覺得還挺好玩兒的,看來在雨天、泥地的條件下,只要是用不同時間點的足跡對比,真的可以誤導體重信息。
方向卻一臉不可思議的問道:“勘驗人員到達武秀波的死亡現場時,離他的死亡時間已經過去40個小時左右,這期間一直有雨水斷續降下,如果才4個小時就可導致體重推論偏差達到5公斤,那么40個小時后豈不是個不可思議的數字?”
陶慧笑道:“不能這樣簡單計算,因為時間越久,水向地下滲透的速度會越慢,泥土向下濕軟的過程也會越來越慢。憑現在的技術手段,是很難做出這方面的精確計算的。不過,這件案子里,咱們已經明白兇手一定是利用了作案時的地面條件,不比勘驗人員到場時那么濕軟,由此偽造了其中某個被害者的腳印,成功的把我們引入了去探討不能解開的那道邏輯考題。”
秦楚楚皺著眉頭道:“這樣,算不算勘驗足跡的同事犯了大錯了?”
陶慧搖頭道:“千萬不能這樣說。足跡鑒定的標準作業流程,就是在現場做重力試驗,然后根據重力試驗的數據,去和足跡壓痕來比較,最終推導出足跡人的大概體重。當時的自然條件就是那樣,加上兇手令被害者背著他增加了重力,這一減一增,導致通過足跡計算出來的體重值的誤差基本在正常的估算范圍之內,因此沒有引起勘驗人員的懷疑,這不奇怪。我反而奇怪,兇手究竟是什么人,竟能估算到這一步?”
方向沉重的點了點頭,又問:“就算兇手真的偽造了三個現場中、某部分被害人的足跡,那么關于負重導致的步態變化,為什么勘驗的同事也沒有提及?”
陶慧道:“首先,當然是因為對于體重的判斷沒有超出一個人正常的體重范圍;其次則是因為勘驗人員到達現場時,地面已經非常濕滑,人在這種情況下,自然而然就會上身略前傾來保持平衡,這樣和背著重物行走的姿勢極其類似。這兩個條件一結合,很難發現里面隱藏的真相。
我記得三個死者里面,只有最先死亡的曹小榮腳上穿的是一雙嶄新的鞋,對嗎?和他體重相差不大、腳掌尺碼只相差一碼的劉金山是最后一個死亡的,從順序上推理,兇手極有可能就是利用劉金山,在武秀波死亡的這個現場偽造了曹小榮的腳印。”
秦楚楚又把筆記本翻了出來,邊龍飛鳳舞地記錄著,邊頭也不抬地說:“我來把整個過程梳理一下,你們聽聽有沒有邏輯錯誤。
2月1日晚8點左右,兇手令曹小榮背著他進入曹死亡的現場,然后利用腳下墊著物品的方式,站在原地勒死了曹,再令一同在場的劉金山把他背離現場范圍。接著在晚10點左右,進入武秀波死亡現場之前,兇手令劉金山換上一雙與曹小榮腳上所穿新鞋子一樣的鞋,把他背進現場,以殺害曹的方式殺害了武秀波。可是武秀波還在最后死亡的劉金山的死亡現場留下了足跡啊?難道這個足跡也是偽造的?”
方向想了想,道:“也許兇手不止一個人,而是兩人以上伙同作案。如果是這樣,在殺害曹小榮的同時,另一名兇手就已經押著武秀波提前在劉金山的死亡現場留下腳印了,然后押著武秀波來到這里。”
“如果還有另一個兇手,為什么沒在劉金山的現場留下腳印?難道也是被背著去現場晃悠?”秦楚楚覺得方向的說法不太能讓人信服。
陶慧道:“不排除這個可能。從三個被害人都存在兩處不同地點腳印、且兩處腳印沒有明顯差異來分析,兇手令進入曹小榮現場時,本來不需要背他的劉金山,也背負了相當的重物進入現場。這樣才能盡量消除足跡之間的差異,也才讓我們沒能第一時間發現這里面可能存在的疑點,走上了去求解無解難題的彎路。”
方向突然說道:“等一等,如果死在前面的曹小榮和武秀波的兩處案發現場,兇手可以令被害人背著他來去,從而不留下自己的痕跡,但是在最后一個被害人劉金山的案發現場呢?兇手殺害了劉金山,又是如何不留痕跡地離開現場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