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王亦真認為自己的解釋可以說明他為什么會創作出《陽光彩虹小白馬》的,但是網上也不全是買他賬的人。
畢竟非裔哥們一個大的群體,其中影響力大的又是阿美的非裔哥們。
而那些在自己老家的哥們,本來就經歷了很多,又是三角貿易、又是各個“發達國家”的剝削,到了現代,剛被兩極的兩個大佬拉了一把,但自身還是發展得不是很好。
去殖民和各個地域的獨立雖然是讓非裔哥們脫離了一段枷鎖,但非裔哥們自己是有活的。
即使是在阿蘇阿美的扶持期間,他們的發展也不是非常的好。
各種各樣的“仁君”和前殖民留下的明樁暗哨把他們是攪得一團亂麻。
其中就算有幾個真正意義上的明君,但他們也都因為各種原因或做不長久或死于非命。
那些近乎四百年的苦難使得這片人類搖籃的大陸布滿了傷痕和痛苦。
而在這片大路上的人自然是命途多舛的,他們的過往的歷史讓他們陷入了貧困之中。
但這些本地非洲哥們在這個二十一世紀還是想要獲得更美好的生活的。
其中,有不少的人是經歷過戰火之后和其他人進行和解,他們是放下了過去的仇恨一起攜手未來的。
其中,不乏一些特殊的意志,他們將自己收拾得十分的光鮮亮麗、時尚,想要讓世界知道那非洲是有著自己的規則和對體面的追求的。
其中,更有那些通過自己的勞動來換取自己想要的生活的,即使人們對他們的工作方式感到詫異,但也會被他們的奮斗而感動。
那拉香蕉的奧德彪,誰看到了不會為他的努力感到敬佩呢?
非裔從來不是只有一個方面的,而通過標簽來進行對其他人是十分不理智的。
但這也是常態,是大多數人心中的常態,人的認識的構建本來就是靠標簽完成的,向他人貼標簽,再通過標簽中的某些特質來進行記憶再為正常不過了。
可這些標簽不是一個整體的標簽,那被華夏互聯網了解到的標簽根本阿美的非裔的標簽呀!
那些大眾心中的刻板印象根本就是阿美內部矛盾的體現啊!而且我們的這些印象也是從阿美的媒體、電影、電視劇等文娛作品中得到的呀!
這種阿美黑人的歧視,或者說“某些帝國”的歧視,正是那些阿美人、日已落人、髮國人、那些大“航海”的國家一直流傳出來的。
有人說“全黑人的中產社區就像瓦坎達一樣”。
可曾經的阿美卻是實打實的出現過一些受過良好教育的非裔共同組成的社區;
曾經的阿美也出現過又非裔共同建設的金融市場;
更有非裔設立的好的大學;
但那些確實被阿美極端白人所摧毀了,他們的歧視的怒火將那些非裔的努力燒的一干二凈。
再往后,非裔,不,一直以來非裔和所謂的“有色人種”就在阿美被進行了限制。
學歷、工作、職業等等都有著隱形的天花板,讓除了白人之外的人難以提升。
而正是這些才造成了非裔在阿美的現狀。
社區文化是人們對非裔的刻板印象的來源之一,先不談為什么這阿美的下層的非裔為什么能代表遠在非洲的非裔,說社區就很難去象征非裔。
經典笑話:一個黑人看到了一群黑人會怎么想?
當然是會害怕呀!
這一現象的本質就是社區所帶來的。
那些貧困的社區的非裔,他們是能夠自己選擇的嗎?當然不能,而那社區的人有錢了后第一件事是什么?當然是脫離這個社區啦!
試想一下,如果王亦真作為一個非裔,他會怎么樣?
先不說別的,就直接設想王亦真沒有出道的那個時間段。
首先教育,這點到是很像,王亦真的文化程度肯定還和之前一樣。
當然,這不會是因為王亦真沒有去學習了,而是因為王亦真根本就找不到有正常老師的學校。
王亦真將要面對的學校自然是民風和哥譚差不多的。
而一天,王亦真被人嘲笑了,那么他會怎么做呢?
忍耐?在這社區,要是讓人知道了王亦真是好惹的,那他就一直可以cosplay人肉沙包和兩三百年前的非裔咯。
王亦真在這種社區只能進行還擊,沒有老師、沒有幫助、沒有警察、沒有家長,王亦真只能通過差點被打個半死來向其他人證明他是會反抗的。
反抗完了呢?在這學校可是多得是的坑。
渴了餓了能去自動販賣機嗎?當然不能啦,那里總有人盯著,一旦王亦真有去的意圖,就代表了他是有錢的,這錢就根本不可能安穩在身上的。
偷、搶、騙,多得是手段的。
有人在廁所玩嗨的、整:“我超,冰!”能去嗎?
也不能去呀,鬼知道這些瘋子嗨了會做出什么事。
可就算在學校都這樣了,回家就一定好嗎?非裔在社區中可還會有各種各樣的問題。
家里要是有兄弟,兄弟犯事了拖累了王亦真怎么辦?
兄弟混得很開,有對家不爽,覺得王亦真是弱點怎么辦?
沒人看家,家里值錢東西都被偷了怎么辦?
路邊有人找王亦真借東西怎么辦?
路上有人背后叫王亦真“bro”他卻聽不出來是誰怎么辦?
一不小心眼神和別人對上了,別人像是寶可夢路人一樣要求對戰怎么辦?
走著走著背后傳來跑步逼近的聲音怎么辦?
跟了大哥大哥給了把GUN讓去幫忙解決問題怎么辦?
人做的手勢卻不認識怎么辦?
。。。
太多太多的問題了,每個社區中的非裔在還沒有出社區之前就會面臨這些問題,這些問題會逼著他們兇狠、好斗、喜歡錢財,社區也會在他們身上打上深深的烙印。
而這些問題的本質就是學歷、工作、職業的問題,這些問題又造就了一個又一個的貧困社區,社區又會限制里面的每一個人。
這些被限制、被影響的人又會進一步的擴大、影響到整個社會。
所以,本質上,對非裔的刻板印象來源于阿美的社區,這又是阿美所造成、并通過文娛作品加重了這一印象。
人們無論怎么評價《陽光彩虹小白馬》這首歌,本質上是對“內個”這個詞和“白人開拓者”還有“阿美社會”的評價和嘲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