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變個屁!”
“即便周不疑和他那個不知名姓的舅舅有心要加入季漢,但……他們當真能過得了攜民渡江那一關嗎?”
劉禪想到這里,心中誕生的那一點激動情緒也就消散不見了。
“周,周?”
不過在劉備等人的注視下,他覺得自己多少也要做一點事,于是便咯咯笑著道。
“我,阿禪。”
說著話,他向周不疑伸出了一只手,仿佛在打招呼。
其實劉禪如今在外面的名字,仍然還是阿斗,甚至都已經有了自己的字號。
升之。
劉斗,劉升之。
沒錯,正是魏明帝專門下詔抹黑諸葛亮時所說的‘亮外慕立孤之名,而內貪專擅之實,劉升之兄弟守空城而已’當中的劉升之。
不過這是在外面。
在家里的時候,劉備雖然也稱劉禪阿斗,但喝醉了以后卻會叫他阿禪。
因為這個稱呼,劉禪沒少懷疑過自家老子,甚至覺得他可能早有野心。
不然的話。
干兒子都叫劉封了,親兒子又怎能叫劉禪?
封禪?這是一個臣子應該去想的嗎?
你想干什么?
還說你沒有野心?
直到劉禪進入公府,蹭了幾節課以后,他才忽然發現,原來封禪也不是非皇帝不可的。
除了皇帝之外,其實還有一種人可以封禪。
齊桓公那樣尊王攘夷的霸主。
雖然在歷史上來說,齊桓公想封禪都被管仲給勸住了,最終沒能成功封禪。
但那主要是因為當時的華夏除了齊國之外,還有很多個國家。
最關鍵的是,在他們的上面,還有一個周室存在。
在這樣的情況下。
除非齊桓公能掃平天下,真正的尊王攘夷,否則他就永遠也不可能具備封禪的資格。
而劉備可就不一樣了啊。
他如果真的能夠再造漢室,少說也有兩種封禪的資格。
第一種也就是掃平天下,最后稱帝,把漢室再接上,這自然不用多說。
但與此同時,劉備也還有另外一種不違規,甚至天下人都要為之稱贊的封禪方式。
這個辦法就是,掃平天下以后不稱帝,成為另外一個周公旦。
因為劉備姓劉,同樣也是高祖后裔。
所以他如果真能做到這一切,自然而然地也就成了天命在漢的有力佐證。
這種情況下,劉備當然也就有了封禪的資格。
甚至一旦到了那個時候,就算他不想去封禪,也會有無數人催著他去。
畢竟三興漢室,確實是一件恐怖滔天的功業。
即便不當皇帝,同樣也可以封禪。
得知這一切之后,劉禪內心很是震撼,心說原來當代人早就已經知道了三興漢室有多恐怖。
更是忍不住感慨,怪不得劉備最后雖然沒有成功,后世也還有著卯金刀的讖言流傳。
不過劉禪這份激動的心情,并沒有保持太久,甚至很快就消散了。
因為他突然想到了一件事。
如果劉備不當皇帝的話,那他呢?
總不能老子當周公旦,兒子卻要去當司馬昭吧?
這是不是太可孝了?
他這個想法同樣也沒能維持多久,幾乎是在想到攜民渡江的同時,也就隨風而逝了。
攜民渡江都還沒過去,能不能長大都還是一個未知數,想那么多干嘛?
除了給自己增加壓力以外,屁用都沒有。
“額……”
周不疑聽到劉禪的回答,整個人都蒙圈了,有那么一瞬間,他甚至懷疑自己是不是聽錯了。
不然的話,眼前這個巴掌……咳,只有他胸膛大的小家伙,又怎么可能真的開口回答?
不對!
是他想的太多了,因為這小家伙壓根就沒有回答。
阿禪(shan)?
他明明是阿斗啊!
總不能還有其他的名字吧?這……應該不可能。
思索間,周不疑不由將目光看向了抱著劉禪的趙云,見對方臉色沒有變化之后,緩緩松了口氣。
“果然是我想的太多了。”
人啊,有時候就是要想的簡單一點。
比如眼前這個壯漢,可能就完全沒有去聯想那么許多。
說不定對方在內心里第一時間就已經想明白了。
劉禪所發出來的聲音,不過就是普通嬰孩都會發出的一些不明意義的聲音罷了。
偏他要去想那么許多。
周不疑緩緩搖了搖頭,重新整理了思緒以后,轉而笑著向劉備拱手道:
“玄德公之子,不過一歲,就已知禮數,實乃神童也。”
實話實說,他現在還真有些喜歡劉禪了。
不是因為這孩子如他所說的一樣是個神童,而是因為對方給了他一個很好的借口。
夸贊對方的借口。
同時也是一個不容易被揭穿的借口。
因為這玩意兒本來就主觀性很強。
比如說,未來如果有人找到了周不疑,他完全可以說。
你說玄德公的公子沒有禮貌?
那是對你!
面對我的時候,玄德公的公子可是招手了的。
為什么?還不是你自己不受孩子喜歡?
好好反思去吧!
周不疑并沒有注意到,劉備的眼神有過一瞬間的閃爍,雖然很快恢復如初,仿佛什么都沒有發生過,但只有他自己最清楚,聽到劉禪自稱‘阿禪’的時候,內心到底有多么的復雜。
這孩子,可能真的有點不一般啊。
想到醉酒時的一些話,劉備心中喃喃了一句。
“文直過譽了。”
不過他很快就岔開了話題,轉而拉著劉先道:“此番曹軍到來,多虧先生提醒,不然大軍壓境之日……”
“備必身陷死地!”
“不敢,不敢。”
劉先再度推拒。
“先生快請入席。”劉備倒也沒再說,只是引著對方入了席。
“這就是真正的英雄嗎?”
周不疑遠遠看著二人的背影,忍不住喃喃自語起來。
憑心而論,他自己若是在得知曹軍已經南下,甚至近在咫尺之后,恐怕不會這般平靜。
可劉備卻是那么的淡然,一點也不著急,甚至都沒有往襄陽派遣質問的使者。
這一切的一切,都絕非尋常人能做到。
“他這么淡定,除了自身足夠自信以外,其實還有另外一種可能,只是我不太愿意相信罷了。”
周不疑緩緩轉頭,目光掃過正在激烈討論的諸葛亮、徐庶、張存、馬良等人,最后又回到了劉備的身上。
雖然只是驚鴻一瞥,但他卻隱隱已經感覺到了。
劉備之所以那么淡定,完全是因為信任。
甚至可以說是極其的信任諸葛亮等人,也相信他們一定能給出一個完美的解決方案。
而這,也正是周不疑內心深處所不愿意相信的。
因為他下意識覺得,這樣的大事不應該只交給諸葛亮等人。
哪怕他們能力再強,也不行。
可劉備偏偏這么做了。
還那么的理所應當,仿佛一切本該如此。
“我敲!”
“歷史真的變了?”
聽了一點劉備、劉先對話內容之后就陷入震驚的劉禪,此時終于回過了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