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章 后來之人(求月票!!!)
- 開局和網友換非遺的我爆紅了
- 我朱孔陽
- 2101字
- 2024-03-28 00:00:00
評論他都刷了一遍。
有一些是嫌棄非遺貴的,這倒是沒辦法了,傳統手工的作品,價值就是要高一些。
多少年才能培養出來那么一個。
不是流水線生產的那種。
當然,流水線生產的,也不能說不好,甚至要比有些人工要強上許多。
比如糖畫,糖畫的大部分內容,機器都能夠自行生產出來。
說什么機器生產的沒有靈魂,那現在的許多東西不都是機械手在生產么,這是主流,也是趨勢,不能抱殘守缺,非遺也是如此,但最起碼,基本的東西不能改變。
原材料之類的,姜然最近有了錢之后,就想著要不要開個工作室之類的。
可以售賣非遺產品,他可以自己去教。
不過很多時候,投廠,資本還是要足夠的。
而且,還要有些秘技等等。
他現在只有國畫和糖畫兩種,還有個象棋。
但除了糖畫,其他的成長周期都太長了。
非遺產品,也需要市場來打開銷路。
所以,這就是另一個長期的目標了。
現在也還不著急。
總有一天,能將所有的非遺產品都整合起來。
做起來,無論是加工生產,還是銷售渠道,當然,現在最主要的是把號養好。
其他的都要靠知名度來推廣出去。
姜然看了一眼兩個視頻,兩個視頻發出去,一個剛發出去一天,一個兩天的時間。
換非遺的五萬點贊量,另一個十一萬,大概有三百萬瀏覽,兩個加在一起,五百萬的關注度。
他的粉絲數量,也漲到了十五萬。
慢慢來吧。
這些視頻都是要慢慢推送出去的。
他也看了系統消息。
現在這兩個已經都是紫色寶箱了,都過了百萬的關注度。
等等再取吧。
現在也不著急。
萬一能夠湊夠千萬關注呢。
不過,潛力也就到了這里,還會漲,但不會漲太多。
徹底沒有潛力的時候再拿出來。
畢竟,關注度多的非遺,是真的可以讓號迅速的成長起來。
他正在這邊刷評論,那邊的陶宇突然笑了一聲。
“怎么了?刷到什么了?”
陶宇也在那里刷手機,聞言之后,倒是說道,“看你的視頻啊,我刷到個評論,蠻有意思。”
“他說,楊璟怡的裝束,再加上頭上戴個絨花,好像是日......不對,太陽女孩的泳池派對那個皮膚。”
“你別說,你還真別說。”
姜然,“......”像么?
看陶宇發過來的圖片,姜然也微微有些無語,網友們整活的能力他是佩服的,不過形象倒是差不多。
“今天有非遺視頻么?”陶宇道,“我覺得然寶越來越有趣了,好像什么都會一樣。”
“沒有,歇著,下午小陽陽來,你明天陪我去京都。”姜然道。
“好。”
“對了,你如果現在有一百萬的話,讓你宣傳非遺,你打算怎么宣傳?”姜然突然詢問道。
“有一百萬當然是躺平了啊,宣傳非遺做什么?”陶宇一臉理所當然的說道。
姜然的語氣一噎,你說的好像還挺有道理的?
不過,想了想,還是把這個想法甩了出去。
自然是不能這么做的。
再者說了,一百萬也不夠躺平。
錢這個東西,到了一定的階段,就是個數字了,多了一點,不會變得更好,少了一點,也不會質量下降。
所以除了錢,人活一世,還是要有點追求的。
“你怕不是真的要投一百萬吧?”陶宇見到姜然若有所思的神色之后,一副見了鬼的模樣。
一百萬可不是什么小數目,尤其是對他們還沒有出校門的大學生來說。
姜然輕輕的搖了搖頭,“還沒什么想法,你可以幫我參謀參謀。”
“我也不知道,不過我看你那個絨花倒是很漂亮,還有一些手工藝品,都很精美,可以開個網店之類的?”
姜然點了點頭,不過又搖了搖頭。
那需要大量的手工藝人的渠道,現在還打不通,需要一點點的去找。
“那就沒什么好的想法了,至于你曾經提到過的非遺博物館,也就更難以宣傳盈利。”
“至少,不說是盈利,但自負盈虧也是要的吧,你宣傳非遺,總不可能要自己虧本。”
“還有就是紀錄片,這個也可以,但一般的非遺都太小眾,紀錄片有誰看呢,還有電影,也需要大量的投資。”
“總結起來,一百萬對于非遺來說,只是個打水漂的功夫,你還不如把號養好了。”
聞言之后,姜然就不再提了。
確實是。
一百萬對于傳統文化來說,依舊是簡單的打個水漂,甚至大一點的水花都不一定濺射出來。
“還有一點,那些非遺是真的貴啊,一個白瓷上千,青瓷也要上百塊,好東西可能都這樣吧。”陶宇也是感嘆著。
姜然也是無法反駁,只是有些無奈的解釋著。
“自古以來就是皇宮的奢侈品,現在流入民間,還能夠復原出來,能夠給你用上,就已經需要很大的工夫了,有人一生只鉆研一件非遺,一件非遺很長時間都不一定賣的出去,總不可能讓他們餓死吧。”
“而且,其精美和用心程度,也都是數一數二的,能夠給宮廷做出來的東西,都是頭頂著九族在做事,龍袍上面沒有一點線頭,你以為頂尖的手藝人做不出來現代的工藝么,只是需要大量的時間而已。”
“可是現代太浮躁了,做什么都急于求成。”
“也可能不是人浮躁了,可能是環境開始浮躁。”
人,自古以來都是始終如一的。
環境卻不斷的在變化,人也只是大海之中的舟楫。
“所以這些東西傳承很少,也是環境的問題了?”陶宇也是輕輕的嘖舌,“手工的東西,賣的貴,還沒有銷路,確實是讓人傷腦筋,不如搭建個非遺網站吧,讓傳承人能夠上來售賣,然后收取一些傭金維護網站。”
“做平臺的話,似乎要好一些。”
姜然神色一頓,眼睛也是微微的亮了一下,“說的有道理。”
剛剛話音落下,就聽到了敲門聲。
“然哥,宇哥。”
兩人聞言之后,相視了一眼,都能夠看到對方眼中的一抹笑意。
誰說傳統沒人傳承的?
誰說沒有人喜歡的?
只要技藝能夠驚艷時光,那一定也會有人感染,有人支撐,有人傳承的。
看,這不就是后來之人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