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章 22.乾隆粉瓷。
- 四合院:壞了,我成許大茂了!
- 謝張張謝
- 2037字
- 2024-03-04 17:18:36
鴿子市總體來說就是一個買賣古玩的市場,不過因為最近糧食比較短缺,所以李安還看到有人賣野味的的,其中有野兔和貂。
這應該是去山上打的獵物,李安只是隨便看了一眼便沒了興趣。
這應該是個專業的獵戶,野兔有好幾只,天氣太冷這會兒都凍得邦邦硬了,拿回家去煮出來味道應該也不會太好。
至于這只貂,個頭倒是很大,但只可惜只是普通的水貂,這值不了幾個錢,而且就這一只,也無法制作成一件成衣,所以李安還是沒買下來。
要是這是一只野生紫貂,李安說什么也要買下來的,作為貂皮中的貴族,那玩意兒留著就是不停的升值。
而剩下的攤子里,大多數的都是古玩的買賣了,而這里頭的又分瓷器居多。
一來瓷器比較好保存,露天放著也沒啥事兒,二來傳世的數量很多,再有一點比較重要的就是,這東西比較好做假。
說得好聽一點就是仿制,只要稍微會一點兒的窯工都能上手,至于成品如何那就得考驗各自的水平了。
歷朝歷代的皇家官窯都有仿制前朝瓷器的呢,更別說民窯了,在仿制這方面也算是有著悠久的歷史傳統了。
至于其他的東西,很少。
因為玉金銀銅器這些東西,從材質上就能夠很好的看出來,這些東西本身就很值錢,所以一般人不會拿出來賣的。
除非是日子真過不下去了,才會拿到當鋪里去換錢。
剩下的就是一些名人字畫了,這些東西這胡同里賣的也不少,不過這天上還飄著雪,一般都是收起來的,只有問的時候人家才拿出來。
其他時候都是卷成畫卷放包里收好,只露一個頭出來,有人路過就吆喝一下。
不過李安看了看那包里那些畫卷的材質,就沒了什么太大的興趣。
連畫卷都是新鮮貨,上面的畫又能古到哪里去?
很快就要走到頭了,正當李安以為今天就要空手而歸的時候,他終于發現了一個比較讓自己感興趣的東西。
這攤子也是個中年老漢支起來的,這會兒正裹著厚厚的棉大衣蹲在攤子旁邊,手里拿著一個燒餅啃著,見到李安走過來了,連忙招呼了一聲。
“這位爺,看看有啥感興趣的?”
“這些東西都是我去鄉下收的,每件兒一塊錢,看上都可以拿走!”
中年人笑呵呵的說道,這種攤子在夏天的時候很多,因為天氣好所以很多人愿意出來擺這種攤子。
雖然掙不了幾個大錢,但至少可以保本兒,夠生活。
這攤子上這些東西,確實如他所說,都是從鄉下收的,因為什么破爛兒貨都有,只不過看上去都像是老物件兒而已,很多東西本身就并不值錢。
干這一行的都是有點眼力見兒的本事在身上的,他們的初衷都是去鄉下收古董,把這些老物件兒都收起來,回去后仔細研究。
遇到真正的古董那就賺大發了,沒遇到古董,這些一二十年前的老物件兒也能賣點兒錢,生活不是問題。
但不排除自己本身功力不夠,所以收上來之后看走眼了,被人買走的情況。
這個就是撿漏這個詞兒的由來。
李安頗有興趣的看著這一堆亂七八糟的東西,這里挑挑那里撿撿,最后搖了搖頭。
除了這一疊瓷碗之外,其他的都不怎么值錢,雖然都是些十幾年前的東西,但本身沒有收藏價值,有人買估計也就圖個情懷。
“這一疊碗不錯,瞧著好看,買回去還能用,正好我家缺幾個瓷碗,多少錢?”
李安指了指攤子上這一疊碗說道。
在這里用買一件東西順帶送一件這種套路是行不通的,干脆直接大大方方的買下來。
不過要用其他理由,比如說有實際用途之類的。
實際上這幾個瓷碗之中,排上面那幾個雖然看上去像是那么回事兒,但有點兒眼力的人都能看出來,就是普通的民窯制品,花紋雖然好看,但值不了錢。
只不過其中有兩個碗,看上去好像有點門道,雖然只露了一個碗沿出來,但這彩釉和紋路看上去就有點不尋常。
所以李安決定賭一把。
“一共五個,一起拿走收您四塊錢?!?
中年人笑呵呵的說道,一個瓷碗本身就值幾毛錢了,所以賺得不多,不過蚊子腿再小也是肉不是?
“行,給你四塊?!?
李安從兜里掏出四塊錢來交給他,抱著碗并沒有急著走,而是到后面的攤子又研究了一會兒。
最后看著時間差不多了,這才抬腳出了胡同巷子,朝著電影院方向走去。
中途找了個沒人的地方,將這幾個瓷碗放進了自己的農場空間里。
等著到了電影院之后,李安拿上設備和膠卷進了放映室,開始準備一會兒的播放內容。
等著所有的準備工作完成之后,他才有時間拿出這五個碗來仔細研究。
一開始看到這一疊碗的時候,李安就有點好奇。
因為這幾個碗的規格看上去雖然是一樣的,但從釉的材質和上釉的手法看來,這并不是同一個窯里產出來的同一批瓷碗。
而是不同地方買來湊的這五個碗。
而這五個碗里,只有兩只碗是可以確定從同一個窯燒出來的,李安看上的就是這兩只碗。
兩只碗上面都是畫著綠色花鳥圖,碗口處也都有綠色的釉,底紋是細小密集的紋路。
這是乾隆粉瓷比較特有的一點特征,這釉是一種低溫彩釉,叫做松石綠釉,這種釉的特點就是會留下細小密集的紋路,如同一碗稀飯冷了之后表面上的那一層皮。
而這兩只碗的底部都繪制有景德官窯,乾隆御制八個字。
至于其他的,自然也有一樣的字,否則不會被收集在一起。
但這五個碗里頭,另外三個都是民窯仿制官窯的,手法并不高明,而且年份也很新,不值錢。
如果李安沒有看走眼的話,只有他現在手上這兩只,才是正兒八經的景德官窯出產的乾隆粉瓷!
那個攤主在收這一批碗的時候,看走眼了,讓李安撿了個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