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人皆說永樂盛世,但永樂真的是盛世嗎?
朱瞻墡覺得,這應該是一個仁者見仁,智者見智的問題。
從文化和民族這個整體上來說,永樂年間是毫無疑問的盛世。
實力強大,多次出征草原且鮮有敗績,下西洋讓大明國威遠揚,修撰《永樂大典》讓民族文化得以傳承。
從這些角度來說,永樂年間是毫無疑問的盛世。
但如果從百姓的角度來說,永樂年間可能算不上是盛世。
連年的戰爭、遷都順天、下西洋以及修撰《永樂大典》,這些都是花錢的事情,而這些錢無不是出自國庫,而國庫的錢又從哪里來呢?
羊毛出在羊身上罷了。
就這說的還只是錢,還沒說戰爭給人口帶來的壓力。
而朱瞻墡的底氣,其實就是來自于永樂年間朝廷對錢的需求。
其實很少有人知道,在永樂年間,朱棣曾經頒布了一條“苛政”,那就是馬駒稅。
馬駒稅其實不是官方的名稱,因為從官方的角度來說其實沒有這條稅,但從實際角度上來說這個稅又是真實存在的。
起因是永樂年間持續不斷地戰爭,讓朝廷在馬匹方面的壓力驟增,在這樣的壓力之下,朱棣宣布讓普通人養馬,且每戶每年都要給朝廷上繳一匹馬駒。
這條命令看似沒什么,母馬是朝廷發放的,百姓只是養著,然后把母馬每年生的馬駒上交就行了。
但現實是,一般來說,一匹馬一年只會生產一次,一次基本上就是一匹馬駒。
母馬能不能懷得上、懷上了能不能留得住、生下來能不能養得活等等這些都是問題,就這還沒包括母馬得病而死等意外情況。
交不上馬駒,就得花大價錢去買,買不到就面臨朝廷的嚴厲懲罰。
這直接導致永樂年間出現了很多為了購買馬駒,最終賣兒賣女的情況。
這條堪稱是苛政的政策,一直持續到洪熙年間,直到朱高熾登基,將一年上繳一匹馬駒改為兩年上繳一匹馬駒,情況才好了不少。
朱瞻墡的底氣就是來自于這條政策,他讓人將很多普通百姓家中的馬匹收了上來,然后去戶部登記在冊,也就是等于他將這些百姓養馬的事情給攬了下來。
對于普通人來說如履薄冰,一不小心就會賠本,面臨朝廷懲罰的事情,在朱瞻墡手中不過是手到擒來。
不管什么買賣,只要能形成規模,那就有得賺,哪怕是后世沒多少人愿意種的地。
今年肯定是不行,但是茶馬互市三年一次,朱瞻墡有信心在三年內填補這個空缺。
……
看朱瞻墡的神情沒有絲毫心虛的意思,關西七衛的人反倒是心虛了。
哦對了,不包括哈密衛,因為他們不像其他六衛那樣需要苦惱。
“不用著急,算上今天,你們還有兩天的時間去考慮。”
看著沉默的六衛話事人,朱瞻墡笑瞇瞇地說道。
“明天中午,我將會啟程返程,如果你們做不出決定,那么只能遺憾地告訴你們……”
“今年的茶馬互市,結束了。”
說完,朱瞻墡兀自朝著城外走去。
……
此次茶馬互市,他帶了自己的護衛,還帶了老爺子給他調派的人。
對于關西七衛,他沒有半分的信任,所以他今夜并不打算在騸馬城里住,而是準備和將士們一起在城外扎營。
狗急了跳墻,兔子急了還咬人呢。
雖然朱瞻墡的姿態很是強勢,但不代表他目中無人,恰恰相反,他可是很愛惜自己的小命的。
在他看來,如果是一換一,不管換掉的人有多么的重要,對于他來說都是一筆賠本買賣。
-----------------
順天府,皇宮,文華殿。
距離朱棣被下毒已經過了半月有余了,這半個月的時間里,朱棣只上了兩次早朝,政務全都由朱高熾代理。
對于朱棣被下毒一事,對外只是宣稱朱棣病了,上的兩次早朝也只是為了穩定人心罷了,實際上朱棣的情況,朱高熾最清楚不過。
說不上好,但也不能說不好。
歷朝歷代的無數皇帝中,長壽的沒有幾人,把那些死于權勢斗爭以及意外病逝的皇帝排除在外,剩下的十個皇帝有九個是積勞成疾的。
更別說朱棣早年征戰于草原、中期舉兵靖難,后期多次御駕親征了。
又理政又御駕親征的,朱棣能活到六十多已經算得上是高壽了。
這次朱棣本身就是病倒的,又被下毒,再加上年事已高,各種BUFF可謂是疊滿了,短時間之內想要恢復到以前那樣是根本不可能的。
但好消息是,朱棣的情況沒有惡化,雖然好轉的速度很慢,但的確是在好轉了。
……
“太子殿下。”
突如其來的聲音讓朱高熾從成堆的奏折中抬起頭來,看向來人。
“云南那邊的消息。”
“拿過來。”聽到云南兒子,朱高熾精神了不少。
“是。”夏原吉躬身將手中的奏折呈遞到了朱高熾的面前。
……
“這小子……”
將奏折丟到一邊,朱高熾有些頭疼地揉了揉太陽穴。
奏折是沐晟送到京中來的,上奏的內容無非就是云南最近的情況,包括朱瞻墡在云南的大刀闊斧。
“這小子,亂來啊……”
“不過,倒也不失為是一種好辦法。”夏原吉抬起頭,接過了朱高熾的話。
“哦?”朱高熾聞言驚訝地抬起頭。
“你也是這么認為的嗎?”
“微臣很贊同五皇孫殿下的做法。”夏原吉躬身說道。
“西南七司的賦稅問題由來已久,早期他們還找些理由,但后來見我們大明疲于和交趾作戰,他們連理由都懶得找了,直接不交賦稅。”
“既是我大明疆域,又不繳賦稅,且不是一次兩次,也不是天災人禍所致,自當是要從重處理。”
“五皇孫殿下如今奉命前往云南,接管云南事務,西南七司作為云南的一部分,五皇孫殿下自然有處理之權。”
“更何況,五皇孫殿下如此做還可以極大地威懾交趾叛黨黎利,甚至能夠從側面截斷一部分黎利的臂助。”
“殿下,微臣以為不妥。”就在夏原吉慷慨陳詞,大肆贊揚朱瞻墡的做法時,楊士奇站了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