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章 氣血為始,煉體煉神再練氣!
- 人在仙武,從皇子開始無限進化
- 沉默的不言
- 2185字
- 2024-03-14 21:00:14
下午時分。
乾東九院演武場。
李如海為楊安講述修行龍筋鍛骨決的精義,指導他易筋緞骨階段修行。
“殿下,這龍筋鍛骨決共有九層一百零八式,其中每一招每一式,都能用于拉伸筋膜,活動關節,堅硬骨頭。”
“外煉筋肉,內鍛骨骼,輔以呼吸秘法,壯大精氣,是天下間最上乘的用易筋緞骨功法。”
“一百零八式修成,便能達成煉骨如鋼,渾然一體的境界。”
“至此外功大成,一身銅皮鐵骨,爆發力量兇猛,身體反應敏捷,體力堪比奔馬,能輕易拉來三四百斤的神臂弩,赤手搏殺熊虎,等閑的三五十甲士絕非其對手。”
“這種鍛骨大成的武者,便是放在我大乾邊軍中,最低也能當個百夫長。”
“若是配以重甲和上等戰馬,只需一千人,便可沖散十萬步兵。”
李如海說到這里,也是可惜道:“只不過像這種鍛骨大成的武夫也不是那么容易培養的,哪怕有修行上等功法,往往也要十幾年才能大成。”
“就算是世家子弟,每日有油膏丹藥為輔,人參鹿茸作食補,加上自身勤勉,天賦異稟,最快也要三年五載之久,期間的消耗更是巨大無比。”
“畢竟這熬煉體魄,強壯筋骨是水磨工夫,急不了,也快不得。”
“否則,以我大乾王朝的國力,早就大規模培養鍛骨境界的武者大軍了。”
李如海有些可惜的說道。
雖說武道極致,一人便可鎮壓天下。
尤其是武道修行至天人大宗師境界之后,更是舉手投足間,引動天象變化,翻江倒海,劈山斷岳恍若等閑。
尋常大軍,面對此等絕世高手。
無異于一群螞蟻,比之上古巨人。
縱然數量再多,也難逃被踩死的命運。
但這并非絕對的。
人之心念,有無窮力量。
故而,煉體,練氣之后,還要煉神。
真要有十萬鍛骨武者組成的大軍匯聚在一起,結成軍陣,精氣神融為一體,未必不能抗衡武道一品的天人大宗師,甚至是斬殺天人大宗師。
大乾王朝若能培養出幾支十萬規模的鍛骨武者大軍,絕對能破城滅國,馬踏圣地宗門,橫掃天下世家門閥,攻無不克戰無不勝。
不過想到培養一名鍛骨武者所需的時間和修行資源。
李如海就忍不住搖頭,將這可笑的念頭打消。
以如今大乾王朝的國力,培養一支十萬規模的鍛骨武者大軍恐怕都很難實現,更不要說培養幾支了。
并且,朝廷真要有這么多的資源。
還不如多培養幾尊天人大宗師來的實在。
畢竟十萬鍛骨大軍能夠斬殺天人大宗師只是理論,而一尊天人大宗師能耗死十萬鍛骨大軍卻是事實。
真要二選一的話。
只要不傻,就知道該怎么選了。
李如海搖頭,將心中可笑的想法打消,隨后話音一轉道:“當然,這些都是對世俗庸才而言,對殿下來說,易筋緞骨的修行,完全是易如反掌。”
“事實上,殿下如今的全身筋脈骨骼,乃至是五臟六腑等,都絲毫不弱于尋常的練氣境武者,甚至是有過之而無不及。”
“此乃天賦異稟,非尋常武者能夠相比。”
“殿下現在要做的就是通過功法,利用氣血之力,將全身筋脈骨骼以及五臟六腑等再次淬煉一遍,讓自身的積累更加雄厚,最終厚積薄發,為自己的未來武道之路夯實基礎。”
李如海雖然知道楊安肉身強大,堪比練氣境武者。
卻也沒有多想。
畢竟,先有天元神丹的肉身脫胎換骨,再有先天道體的逆天悟性,最后還輔以大量的寶藥修行資源,以及太乙渾元樁和龍鯨淬體決大成的非凡淬體功效。
這幾個因素疊加到一起,最終打造出這么一具堪比練氣武者的肉身,也屬于正常。
甚至在李如海這尊天人大宗師看來。
楊安消耗了這么多資源,肉身強度才提升到練氣境武者程度,只能說其根骨一般。
倘若換個根骨好一些的。
這么多資源砸下去,恐怕都能將自己的肉身強度提升煉體先天地步了。
相較于楊安肉身方面的變化,李如海更加看重楊安這個‘先天道體’的恐怖悟性。
甚至在李如海看來。
楊安如今的表現,也從側面證明了先天道體的悟性恐怖。
否則就憑他的根骨表現,別說在短短半個月時間里將肉身錘煉到周身無漏降白虎境界了,恐怕就連武道入門都很難。
有道是:根骨不夠,悟性來湊。
逆天的悟性,足夠的資源,再輔以頂級的修行法門,完全能忽略根骨的不足。
李如海雖然沒有收過徒,卻也懂得別類分門,因材施教的道理。
所以他在教導楊安時,并沒有手把手的教導,讓他照貓畫虎,照本宣科的修煉龍筋鍛骨決。
而是直接闡述了易筋緞骨的原理。
“所謂的易筋緞骨,說白了就是利用體內氣血之力滋養和錘煉全身的筋脈骨骼。”
“而易筋緞骨功法的作用,則是通過固定的動作和呼吸節奏,來調動體內的氣血之力,讓氣血之力能夠在想要錘煉的筋脈骨骼處匯聚和流動,來回沖刷和洗練身體筋脈骨骼。”
“事實上,這也是因為下三品武者沒有凝聚出武道真意,無法做到以神御氣才需要這么做。”
“倘若殿下的武道真意足夠強大,便可直接以神意搬運體內的氣血之力,淬煉血肉皮膜,易筋緞骨,乃至是強大臟腑,洗髓換血等。”
“這也是武者突破練氣之后,只需打坐吐納就能強大體魄,增長內力真氣的原因。”
李如海講述完下三品武者修行的根本原理后,最后總結說道:“世人都說仙武九品,下三品煉體,中三品練氣,上三品煉神。”
“實際上,這個說法是不對的。”
“因為在練氣之前,就已經開始了煉神的修行。”
“若不能凝聚武道真意,強大精神意志,所謂的練氣根本就無從談起。”
“很多七品武者,一生都不能突破武道六品換血境界,就是因為神魂強度不夠,遲遲不能做到以神意搬運氣血之力洗髓換血。”
“這也是仙武之道,將換血境劃歸于中三品的原因。”
“所以仙武之道的修行過程,從來不是煉體,練氣,煉神。”
“而是以氣血為始,先煉體,后煉神,再練氣,最后精氣神同修。”
李如海說到這里,微微一頓,隨后一臉堅定道:“而這,便是如今武道同上古仙道的最大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