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章 善守者藏于九地之下
- 香火即流量,我乃網絡仙君
- 大兜蟲
- 2078字
- 2024-03-15 23:53:06
“放肆!顧云禮,你這話含沙射影罵誰呢?”
顧云禮聲音剛落,便有一名土地公躍然站出,指鼻子破口大罵。
“罵的就是你!”
一聲怒叱,自人群中傳來。
驚得顧云禮眉梢一挑,循聲望去,卻見柳家溝莊伯公越眾而出,向州君拱手道:
“州君,顧伯公話糙理不糙,顧伯公不過是傳播祈神術,何錯之有?若顧伯公有錯,那仙庭誰又無辜?顧伯公若說有罪,那唯一的罪名便是懷璧其罪!”
一句懷璧其罪,恍如雷落九天,振聾發聵。
驚得滿殿土地公愕然失色!
“說得好,汝等鼠輩,窮極齷齪之能事。恨人有,笑人無,眼紅顧伯公之祈神術,群起而攻之,也不嫌害臊?”
又有一名土地公站了出來,仔細一看赫然是南坡鄉土地公。
原來,在看到莊伯公仗義執言之后,他也反應過來。
——如果顧伯公垮臺,他們不僅將失去一大香火收入,更會被扣上“結黨營私”的帽子,永世不得翻身。
這一刻,隨著兩名土地公的挺身而出,殿中一邊倒局勢頓時微妙起來。
不過,“伐顧派”土地公見狀也立即反應過來!
當即就有土地公站出,一語道破天機,指出兩人身份。
“啟稟州君,莫要被這些卑鄙小人所蒙蔽,他們乃顧云禮所豢養的食腐爪牙,每月享有互聯網分紅,自然為其詭辯!”
可不是,這率先詭辯之人,不正是顧云禮最初收買的土地公?
“休要血口噴人,我等助力顧伯公傳播祈神術,顧伯公支付香火為報酬,這何錯之有?”
莊伯公早有準備,直接對罵過去。
不過,他這理由終究太過牽強,顯得有些站不住腳,更是引來群嘲:
“為顧云禮傳播祈神術,不正是他的鷹爪?”
“哈哈哈,此子慌了,已然口不擇言!”
這一刻,莊伯公兩人有心爭辯,奈何雙拳難敵四手,已然節節敗退。
“肅靜!”
一聲低喝,令亂糟糟的大殿安靜少許。
卻見又一名土地公站了出來。
“伐顧派”瞧見此人非顧云禮收買之人,頓時微微放下心來,并未阻攔。
“啟稟州君,卑職有一句公道話,不知當講不當講?”
這名土地公拱手見禮。
“但說無妨。”
州君古井無波道,自始至終不曾表露出偏向態度,那喜怒不形于色的模樣,令人惴惴不安。
“啟稟州君、縣君,卑職乃大方村土地——衛輔,這大方村位于洪峰崗中,四面環山,民寡而地貧,自卑職上任以來,縱然勤勤懇懇,也難享幾柱香火。直到祈神術互聯網傳播而來,情況這才大為改善?!?
“卑職借互聯網網課之利,傳授村民狩獵耕種之道,不僅令村民處境大為改觀,更是得享諸多香火,卑職以為互聯網雖擠占不少香火,但也道濟天下,利大于弊?!?
聲落,殿中土地公面面相覷。
一人高呼,群雄響應。
不等“伐顧派”反應過來,又有土地公站了出來。
“卑職以為衛伯公言之有理,卑職治下多獵戶,進山溝通大不易,自從互聯網傳播而來,已經有數人因互聯網通訊之法而得救,以至于現在人人攜香火入山,卑職以為互聯網救人之功不可抹殺!”
“卑職治下多漁夫,常常日升而去,大雨而歸,輕則落得滿身暗疾,重則葬身魚腹。如今有了天氣預報,不知救苦救難多少性命。”
“卑職村中多婦人,自從互聯網上線網課以來,不知有多少人從上面學得編篾手藝,閑暇時編織草席簸箕,售于城中,購得雞子,補貼孩童,卑職睹之不勝欣喜,卑職以為互聯網教化之功,功不可沒,萬萬不可封殺!”
“……”
莫名其妙間,越來越多的土地公站了出來,細數互聯網之好處。
從通訊之救命,到天氣預報之便捷,乃至網課之教化……一樁樁,一件件,有鼻子有眼,令聽者無不動容!
一時間,堂上驚雷怒濤,余出不絕。
直接把“伐顧派”看得目瞪口呆。
如果說三五人垂死掙扎,還能說是顧云禮的收買和安排;
然而數十成百人,這又如何收買?
更關鍵的是,其中不少都是他們的親朋好友。
瞧著昨日還觥籌交錯,稱兄道弟之人;
今日卻突然倒戈相向,不少土地公甚至懷疑自己難不成真的錯怪顧伯公了?
大殿上,本來琢磨著如何切割的尹縣君,瞧著殿中萬眾擁躉場面,心中波瀾暗起!
這顧云禮究竟使何手段,竟然讓這么多土地公為他開口說話?
尹縣君懵了。
此時,除了極少數人,恐怕也只有顧云禮最為心知肚明。
眼前這場爭端,與其說是“伐顧派”和“保顧派”的斗法;
不如說是“舊利益集團”和“新利益集團”的斗爭!
換言之,此乃十四萬積分香火之利。
面對互聯網的攻城略地,有人選擇誓死抵抗,抱殘守缺;
有人卻選擇加入,以網課視頻之利,教化百姓之余,賺取積分,兌換香火。
實際上,眼下玩得動網課的,大多都是知識分子,尤其是以土地公之類為最。
且因為競爭者稀少,大多數人都吃到了第一波紅利。
那十四萬香火準備金就是最好的證據。
這一刻,殿中所有人看向顧云禮的目光都變了。
——善攻者動于九天之上,善守者藏于九地之下!
很多人根本看不懂眼前局勢,亦不知背后的利益糾葛和斗爭,但這并不妨礙他們意識到這一切皆出自顧云禮之手。
這個新晉道學進士,初入仙庭官場,便以一道祈神術攪得雍縣風起云涌,州君下場,數百土地公為其斗法,其之手段堪稱高深莫測!
“肅靜!”
一聲低喝傳來,爭吵不休的大殿安靜了下來。
眾土地公渾身一顫,連忙停下爭吵,躬身作揖聆聽君意。
便見高居大殿之上的州君,目光如炬落在顧云禮身上。
“佰萬漕工衣食所系,你叫本官如何定罪?”
一番熟悉至極的言辭,令大殿眾人滿心錯愕,心蕩神搖。
“雷霆雨露,俱是君恩,逢魔遇佛,皆為度化!卑職燈臺不自照,懇請州君教誨!”
顧云禮拱手回禮,不卑不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