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章 報道員初亮相
- 橄欖綠的歸宿
- 可伶的毛毛蟲
- 1221字
- 2024-03-15 14:43:58
吳一從戰友的分別傷感中走了出來,他知道天下沒有不散的筵席,也不可能事事盡如人意,小許當不了兵也許對他并不是一件壞事,畢竟事關他的生命,沒有什么比生命更重要了。
他化悲傷為力量,把全部的精力都投入到日常訓練學習中去,所以他的干勁比以前更足了。
整個新兵大隊的訓練熱情也持續高漲,大家都在開展“比學趕幫超”活動。
新兵連除了教育訓練,還要開展各式各樣的文體活動,其中有一項叫做“三個半小時”。
新兵連是臨時單位,條件相對老連隊來說還是差很多的,很多的設施設備器材都是從老連隊調撥的,沒法真正實現“三個半小時”。
新兵大隊在一日三餐的時候因為條件受限制,沒有辦法看電視新聞,所以就因地制宜,利用高音喇叭播放新聞。同時,為了反應新訓的特點和成效,表揚好人好事,中間也穿插讀播新兵的新聞稿件。
要知道,部隊有一個傳統叫做,“有紅旗就扛,有第一就爭”,看著別的新兵中隊都開始行動了,吳一的班長也沉不住氣了。
“吳一小伙子,你也投兩篇稿子唄,我們班可不能當光頭??!正好你也在新兵大隊露露臉?!?
跟上次一樣,除了“好的”,吳一其他也不能說啥啊。班長給任務那就是給榮譽啊,說明班長看得起你。
其實他心里也有自己的小九九,他也想在新兵大隊整出點名堂出來,也能在領導那“掛上號”。
答應是答應班長了,但是寫什么呢,自己雖然以前上學的時候也寫了點碎片文字,但那都是“少年不識愁滋味,為賦新詞強說愁”。
這次是在部隊第一次亮相,不能打敗仗啊,那樣就丟人丟大了。
想了想還是寫人記事吧,這樣既真實好把握,還能反應我們的新訓情況。
那個時候部隊大力提倡以情帶兵,反對打罵體罰,所以我吳一就想從班長如何關心關愛他們新同志的角度入手。
吳一想以班長讓他們每名新戰士跟家人打上親情電話這樣看似很小的小事(當時沒有手機,幾十個人就一部公用電話,定期定時開放,班長把自己打電話的時間讓給其他新戰士,因為有個新戰士父母和爺爺奶奶不在一起他要多打一會兒),體現班長犧牲小我,對新戰士無微不至的關心。
沒有比較就沒有傷害,當時吳一不知道哪根筋搭錯了,為了進一步突出班長,就舉了別的班的一個例子,結果稿件在大隊廣播里播出時,隔壁的班長就跑他們班來興師問罪了。
“你們班誰叫吳一?”。
“班長,是我。”吳一愣了一下說。
“小伙子,不錯啊。”
吳一一下子就蒙圈了。
黃班長趕緊跑過來笑呵呵的給吳一打圓場。
“什么是啊,老吳,別嚇著我們新同志??!”
“沒事,我就是來認識認識一下他?!眳前嚅L沒好氣地說。
“新同志,第一次寫稿子,沒有經驗,下次注意,你不要跟新同志置氣啊,來來來,抽支煙。”黃班長繼續陪著笑臉。
“小伙子,以后下老連隊了,我會好好關心關心你的?!眳前嚅L笑著說。
吳一看著他那笑容,明顯是那種有點笑里藏刀的樣子,心想這下惹麻煩了。
黃班長繼續打著圓場,并把吳班長拉到隔壁班了。
這事才總算告一段落。但從這件事也反應出了,吳一剛從學校畢業就入伍,沒有經歷社會的歷練,真的是小白一個,才會犯這種低級錯誤。
經過這件事,吳一也算是吃一塹長一智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