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秋時節,皇宮之中張燈結彩,熱鬧非凡。
今日澧朝大喜,眾人皆知,因皇帝寵妃元妃的生日壽辰,乃至天下大赦。
宴席之上,都是在此次宋家清洗中付出不少心力的功臣,也是朝中新貴,才得了勢頭,個個都昂首挺胸滿是驕傲。
宮人們往來穿梭,忙碌而有序,各處宮殿皆裝飾一新,紅綢飄揚,鮮花滿布,在御花園之中,受邀前來的王公貴族、妃嬪命婦們無不驚嘆。
“聽聞陛下為桑桑此次壽辰籌備良久,當真是用心至極。”一位二品夫人輕聲道。
“是啊,你看這滿園的奇花異草,皆是從各地搜羅而來,只為博娘娘一笑,女子若是做到元妃娘娘這般,真可謂是天下無人啊,下一輩子我若有幸,也要做一次這樣的女子...”
眾人看著那華麗的布置,心中暗自感慨。
御花園中搭建起了一座巨大的舞臺,上面的歌姬舞姬們身著華服,翩翩起舞。那優美的舞姿,如同仙女下凡,讓人陶醉其中。而在宮殿之內,更是金碧輝煌,無數的珍寶古玩擺放其中,散發著耀眼的光芒。那精美的瓷器、璀璨的珠寶,無不彰顯著顧葉初對桑桑的寵愛。
“陛下對桑桑的寵愛,當真是無人能及,這等奢華的壽辰,怕是前無古人后無來者。”另一位妃子眼中滿是羨慕。
此時,顧葉初顧葉初攜桑桑緩緩走來。
桑桑身著一襲華麗的宮裝,頭戴鳳冠,光彩照人。顧葉初的臉上洋溢著溫柔的笑容,眼神中滿是寵溺。
“桑桑,你能想通,朕真的很...”他的眼中流露驚喜感動,繼而堅定道,“朕真的心悅不已——”
他握住她的手,雙目對視。
此刻她眼底的溫情流露,竟是他多年沒見過的溫柔,好似一汪溫熱澄澈之泉,潺潺涌入他的心窩。
“既然事情已經這般,接受,該是最好的選擇。”
......
“或許我們在一起,未嘗不會是一個好的結果。”
他緊握她的手,于天下睥睨,“只要你肯相信朕,朕會把這天下所有最好的一切,都一點一滴,親自,奉到你的手上...”
“你想要的,朕都會給你。”
顧葉初一揮手,侍從們小心翼翼地抬著一株朱紅珊瑚走了過來,那株朱紅珊瑚在閃耀絢麗光芒,仿佛是從神話中走出。
那株紅珊瑚枝干粗壯而有力,呈現出鮮艷的朱紅,如同燃燒的火焰一般。
珊瑚上布滿了細膩的紋路,在珊瑚的頂端,點綴著幾顆璀璨的寶石,如同夜空中閃爍之星。
乃是天下難尋的珍寶。
饒是顧葉初也未曾見過這樣華麗宏偉的赤色大珊瑚,便襯得這處也如仙境一般,眾人無不低呼,十分震驚。
“此株朱紅珊瑚乃是天下難得的寶物,水火不侵時日不散,今日朕將它送給你,便如朕對你的真心一般,永不改變。”
“桑桑,你可歡喜?”
他從她的眼眸中看得到清清楚楚的驚喜與感動。
“這珊瑚,真美。”
......
“臣妾,歡喜得很。”
這還是她第一次在他面前自稱臣妾。
他歡心地抓著她的手遞到自己的胸口,似乎是想讓她感受到自己狂跳的心和此刻的歡欣雀躍一般。
“它再美,也不及你的萬分之一。桑桑,朕愿與你攜手共度余生,讓這天下都見證我們之間的情誼。”
宮殿中的眾人紛紛跪下,無不為此刻二人的情誼所打動,皆自高呼:“陛下萬歲萬歲萬萬歲!娘娘千歲千歲千千歲!”
顧葉初和桑桑相視一笑,仿佛這一刻,他們的愛情,得到了永恒的見證。
于這最高的權力旋渦,從此以后,他再也不是孤身一人。
他終于有了一心一意的陪伴,是他日夜惦念的人的陪伴啊!
“桑桑,朕承諾你,此生定不負你。你將是朕唯一的摯愛,這后宮之中,再無人能與你相比!”
他說這話時,眼睛都是閃閃的星光。
再不是溫吞的,而是直白熱烈的諾言。
顧葉初緊緊將桑桑擁入懷中,胸中滿是自足與自得,他獲得了自己最想得到的兩個事物,至高無上的權力,和桑桑。
“以后你再也不用怕,朕會為你遮擋一切的風雨,朕有你,此生,已無遺憾。”
桑桑靠在顧葉初的胸膛上,“陛下,臣妾相信陛下。有陛下在,臣妾什么都不怕。”
宴席過半,有人來報。
顧葉初的眉宇之間劃過一抹厲色,雖然轉瞬即逝,卻讓桑桑捕捉到。
“皇上何事煩憂?”
他握著她的手輕聲安撫,“今日是你的壽辰,不必為一些不必要的事煩憂,好好享受就是。”
她溫和一笑,反握住他的手,“既然已經決定和陛下共度余生,陛下之憂則為臣妾之憂,陛下之愁則為臣妾之愁,你我一體,又哪里來的臣妾獨自享受清閑快樂,而令吾皇獨受憂愁的呢?”
她的眼神太過真摯熱烈,對他的關心之語也叫他倍感欣慰,是有多久沒有這樣溫馨動容的心情了?
他自己都快要不記得。
只記得自己的身邊總是有無數的鮮血與嘶吼圍繞,叫他夜不能寐,叫他心生狂妄,卻又不可自行消除。
每日都處在極度虛幻。
直到她的出現,直到他離得桑桑越來越近,那些鮮紅的血腥、丑陋殘缺的嘴臉身軀、模糊黑漆的床前幻影,才逐漸少了些,直至消失。
他不得不相信,她是他心之所向,也是他的救贖,更是為他而生的女子。
否則為何,他們年少就認識?
否則為何,他那樣小的年紀,她那樣小的年紀,他們卻相互惦念了這么多年?
一切,都是上天的安排。
其實她本就是他的罷!
“皇上若不肯說,臣妾可要問這來送話的人了...”她的手一抬,指著眼前的元寶公公。
元寶有些為難看了顧葉初一眼,直到從他眼底看到肯定才道。
“是...是旭發大皇子拉著柱子,不肯去皇陵,說要見皇上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