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卷一 新的身份
- 大明:建文茍在永樂朝
- 曾許人間第一流
- 2971字
- 2024-02-19 19:58:20
聽到這話,朱允炆想罵人。
老子進去送死?
好不容易找了條活路,就是為了頂著個太監的身份去殉國的?
真要如此,朱允炆的下落真就成了千古之謎了……
不過這會兒,他也不好發作,只得說道:“陛下殉國前還有密旨讓我轉交魏國公。”
他說的魏國公便是徐達長子,徐輝祖。
那人也不疑有他,畢竟當時只有他在場,也不是沒有這個可能,只是他看著朱允炆總覺得這家伙有些熟悉的陌生感,尤其是他這一身行頭,總覺得格外的違和。
可都這時候了,誰又愿意思考這個問題?
見朱允炆還有密旨要傳,那人也就不再多言,昂首闊步地走進了火場。
大明啊,不管是什么時候,氣節二字當屬千年華夏之楷模!
朱允炆見狀,也是當即就溜了。
他很觸動,但再觸動也沒自己保命重要。
這時候他算是發現了,就算換上了這個小太監的身份,他也還沒完全脫離危險。
不說他這身衣服合不合身的問題,關鍵是朱棣真的會放過宮中的這些人?
弄個太監套個龍袍就能糊弄過朱棣?
開什么玩笑。
不行,還得換個身份!
朱允炆一邊急匆匆地走著,一邊在心里琢磨著這節骨眼兒上冒充誰最好?
不過這時候宮中亂糟糟的,倒是沒人關注他,否則,就他那穿了洞的衣服就是天大的破綻。
按照這小太監的記憶,他先是找到了太監起居的地方換了身衣服,又藏了一把匕首在腰間,這才開始思量起自己的處境。
一開始他是準備去偷襲徐增壽的,這家伙因為自己的緣故,結果這會兒還活得好好的,換上了他的身份,那今后的日子可就好過了。
要知道,這位可是朱棣靖難成功的關鍵人物,俗稱內奸。
不過這位年歲可比朱允炆大太多了,身材也發福了,他這會兒想冒充徐增壽,還真做不到。
相貌可以繼承,記憶也可以,但身高體胖這個東西,是真沒辦法……
說到底,這外掛還是保守了!
“皇宮里的人不行。”朱允炆呢喃自語道,“就連朝堂上的官員也靠不住,不對,整個南邊的人都不是什么好選擇……”
他可沒忘,因為方孝孺、齊泰、黃子澄這些人的緣故,朱棣可是殺了一大批人的。
真要是倒霉被牽連了,他都不知道找誰說理去。
“最好是北邊來的人,如果還是個小頭目什么的,那就更好了?!敝煸蕿僧敿淳陀辛讼敕?。
既然要冒名頂替,當然是頂替朱棣的擁躉啊!什么身份比這個更安全?
“奉天靖難,清君側,殺?。 ?
就在這時,宮城被破!
燕軍如洪流一般殺了進來,有人伏地投降,也有人奮不顧身和燕軍大戰。
而朱允炆則是直接趴在了地上,屁股都不敢撅太高。
他知道這一戰的結果,這時候還是老實點兒好。
當然,他也在偷偷打量,看究竟誰人更適合當他的替身。
對這個替身,他還是有些想法的,一來是身材必須相差無幾,二來年齡懸殊不能太大,三來身份不能太高。
還別說,這樣的人真不好找。
參軍的,尤其是能在這個時候殺進皇城的,那都是悍不畏死的粗坯,想找一個各方面都適合他的替身,還真沒那么容易。
如果可以的話,他倒是想等朱棣徹底安定下來后再找這么一個人,可他也擔心這個過程中,自己稀里糊涂就沒了。
夜長夢多??!
“不管了,先找個人就當是過渡一下吧!”
不管是找誰,都比他頂著個太監的身份靠譜,他又不是韋小寶,能帶著那玩意兒肆虐皇宮!
很快,燕軍便徹底掌控了皇城,開始收整他們這些降俘。
朱允炆這個小太監的身份自然不會得到多大的重視,和一群太監被關在一起,看押他們的也不過兩人罷了。
這會兒的燕軍其實是顧不上他們這些人的,大家都在忙著救火。
就是朱允炆當時放的那一把火,雖然有消息說朱允炆已經以身殉國,葬身火海了,但燕軍豈會輕信?
這種事兒,就算是燒成了灰,那也得扒開看看再說。
嘎吱……
就在這時,房門被人從外面打開,有一小卒語氣嚴厲地說道:“跟我來,動作都快點兒,莫要讓我家百戶等久了?!?
聽到這話,朱允炆一群人趕緊跟了上去。
這會兒,這群人是真招惹不起。
一群殺坯,真的會因為左腳先踏出房門這種狗屁倒灶的原因讓你魂斷于此。
很快,眾人便被帶到了另一間房。
“武百戶,人都帶來了。”
那武百戶聞言,這才轉過身,問道:“聽聞陛下在奉天殿自焚之時,有一太監離開了奉天殿,誰人知曉此人是誰?
不管是誰,若是能助本官找到此人,定算他戴罪立功。”
找我的?
不過轉念一想,馬上就明白了。
也是,那可是皇帝啊,哪怕現在火都還沒滅,但誰敢大意?
真要死了,倒也一了百了,可一旦逃了出去,對他們而言,那可不是什么好消息。
要知道此時燕軍雖然攻破了應天,可若是真讓朱允炆逃了出去,發檄天下,整出兩支勤王大軍來,還真不是多大個事兒。
想到這里,朱允炆便清楚,自己現在急需一個新的身份。
這個小太監的身份也不安全。
這個身份,最多只能讓他擺脫朱允炆那個耀眼的身份,但燕軍決計不會放過他這個朱允炆最后接觸過的人,絕對不會。
這般想著,他看了一眼眼前這個武百戶,心中頓時一喜。
得,就他了!
雖然長得抽象了一些,但勝在身材和自己相差無幾,他這會兒可是不想再等了。
真要等到朱棣窮搜皇宮之際,他是躲不過去的。
作為最后見過‘朱允炆’的人,朱棣就算不殺他,估計也能折磨死他,嚴刑逼供那是板上釘釘的事,他可沒熬刑的本事……
“這位大人,小的也許知道……”這般想著,朱允炆輕聲說道。
說完,他便小心翼翼地看著這位武百戶,不再言語。
武百戶聞言,也是一喜,正準備開口之際,卻是突然止住了,擺了擺手道:“都出去?!?
這時候雖然奉天殿的火還沒滅,但不管是誰,只要獲悉了朱允炆的準確消息,不敢說是首功,但至少也是大功一件!
麾下聞言,當即就將眾人都帶了出去。
而朱允炆見狀,也是大喜,他知道自己賭對了!
這潑天的功勞,誰愿意和別人分享?
等眾人都走后,武百戶這才開口:“說吧,那太監姓甚名誰,此時在什么地方?”
“不瞞大人,大人要找的人,正是小的。”朱允炆連忙說道,說著,還朝著武百戶湊了上去,低聲道,“大人想知道的,也都在小的腦海之中,若是大人之前所言當真,小的定當知無不言言無不盡?!?
一聽朱允炆這話,武百戶頓時大喜!
但冷靜下來,還是沉聲問道:“當真?”
“當真。”朱允炆說道,“小的可以先告訴大人,陛下還活著,葬身火海的不過是同小的一樣,也是一小太監,這個待大火被滅之后,大人只要讓仵作驗尸,自然知道小的所言非虛。”
朱允炆一上來就是王炸,直接讓武百戶信了個九成九。
無他,正如他所言,待大火熄滅之后,只要仵作驗尸,便知真假,這樣的謊話,是經不起推敲的。
“那陛下此時在哪兒?”武百戶問出了他最想知道的問題。
朱允炆輕聲道:“大人還沒給小的承諾呢,如今,知曉陛下下落的,整個皇宮之中,恐只有小的一人,不說的話,可能還有條活路,可一旦說了……”
聽他這么說,武百戶也是笑了:“是個聰明人,不過你大可放心,燕王殿下可不是你家陛下可以比擬的,這樣,你告知本官一個方向,那之前本官所言之一切,盡數做數?!?
“也可。”朱允炆聞言,又朝武百戶走了過去,緊貼其身,武百戶倒也不在意,這等要事兒,自然是越謹慎越好,再說了,一個太監而已,他還能懼?
朱允炆則是貼在其耳朵旁,低聲道:“遠在天邊,近在眼前……”說話間,手已經伸到了自己腰間,取出之前藏起來的匕首,直刺武百戶的脖頸,另一只手,死死的捂著武百戶的嘴,“你怎么也想不到,我,就在你眼前吧!
這潑天的富貴,你終究是沒抓住??!”
說罷,朱允炆心一橫,匕首直接撕開了武百戶的喉嚨,眼看著這家伙出氣兒比進氣兒多,但縱使如此,還是一臉不敢置信的表情,神情中,還夾雜著些許的死不瞑目,他到死也沒想到,自己潛伏應天府多年,卻在這個節骨眼兒上,陰溝里翻船了。
而朱允炆卻是顧不了這么多,趕緊取下面具,進行血祭,他這會兒,時間也不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