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身安處是職場
- (美)梅洛迪·沃尼克
- 3593字
- 2024-03-01 16:51:35
推薦序 《我身安處是職場》——數字時代的“位置策略”
檀林
前海再保科技董事長
海創匯首席生態官
If You Could Live Anywhere是一本關于數字游民生活與工作方式的書,內容非常有趣,也有啟發性,中文版名為《我身安處是職場》。
這本書的作者梅洛迪·沃尼克是《讀者文摘》(Reader’s Digest)的固定供稿人。她自己也是一個奉行“四海為家主義”(anywhereism)的數字游民實踐者,她在本書中深入探討了選擇旅居地的重要性以及如何選擇與個人價值觀相匹配的居住地點。
過去,我們常常根據理想的職業選擇居住地。比如,想要從事電影拍攝工作,就會考慮搬到洛杉磯;想要從事出版工作,就會選擇紐約;想要創辦初創公司,就會把目光聚焦在硅谷。當然,在中國,理想的職業選擇地可能是北、上、廣、深等一線大城市。
然而,隨著遠程工作和自由職業的興起,越來越多的人的居住地不再受限,不僅是從事互聯網工作的人,即使是醫生、教師和其他傳統職業的人,在選擇居住地時也會面臨新的決策,而選擇一個適合自己的居住地對于成功和幸福至關重要。
這就引出了一個問題:如果工作不再決定你住在哪里,你該如何做出決策呢?
《我身安處是職場》這本書給出了答案。
梅洛迪·沃尼克在書中深入討論了我們在評估潛在居住地時常常忽視的一些問題。雖然她是站在美國人的視角,但其觀點對我們同樣有參考意義。她指出,幸福的關鍵不在于簡單地搬遷,而是選擇與自己的價值觀相匹配的居住地。
那什么是數字游民的價值觀呢?本書列舉分析了9條數字游民選址時可考慮的價值觀,教你如何在這種價值觀的指引下制定個人的選址策略,充分利用你面向未來的技能以及線上和線下社區的生活資源,把自己打造成一個能在實體空間、社區空間和數字空間自由穿梭的“數字游民”超級個體。
數字游民的“數字化生存”是一種全新的生活方式,融合了數字技術、遠程工作方式和自由流動形態,為我們帶來工作自由、時間自由和空間自由。
● 工作自由。數字游民不再受限于傳統的辦公室工作,他們可以在全球范圍內選擇工作地點,無論是在家中、咖啡廳、海灘還是山區。遠程工作、自由職業和數字創業使得數字游民能夠自主選擇工作內容和時間,更好地平衡工作和生活。“數字游民”是一種在新技術支撐下回歸自然的“疊加態”生活方式;是在生成式AI時代,新一代創客邊旅行、邊工作、邊度假、邊學習、邊交友的“生活方式創業”(lifestyle entrepreneurship)。
● 時間自由。數字游民不再受制于傳統的工作時間。他們可以根據自己的節奏安排工作,無論是早晨、午夜還是周末。這種時間自由使得數字游民能夠更好地管理自己的生活,追求更有意義和更豐富的體驗。
● 空間自由。數字游民可以在世界的任何地方生活和工作。他們不再受限于特定的地理位置。這種空間自由使得數字游民能夠追求更美好的生活環境,享受不同地區的文化、自然和社交。
隨著交通和通訊技術的進一步發展,我們可以明確地說,未來的工作可以在任何地方進行。
那么,你真正想去哪里呢?梅洛迪·沃尼克告訴我們,將居住地與價值觀相匹配非常重要,因為它會直接影響我們的生活質量、幸福感和滿足度。
首先,居住在與自己的價值觀相符的地點,我們會感到更加滿意和幸福。這是因為我們的環境和社區會體現出我們重視的事物,從而增強我們的幸福感。
其次,居住地還會影響我們的社交圈子。如果我們生活在與自己的價值觀不一致的地方,我們可能會感到孤獨或難以融入社區。相反,如果我們選擇了與自己的價值觀相符的地方,我們更容易結交志同道合的朋友,建立深厚的人際關系。
而且,不同地區的生活成本差異很大。選擇與自己經濟狀況相匹配的地方可以更好地管理開支,減輕經濟壓力。
隨著遠程工作的普及和互聯網的發展,數字游民這一生活方式正在成為一種新的趨勢。
一個典型的案例是愛沙尼亞。2019年,愛沙尼亞成為全球首個推出數字游民簽證的國家,用“無國界的國家”(a country without borders)概念來吸引跨國和遠程工作者,讓他們可以在愛沙尼亞居住、工作和旅行。
愛沙尼亞的數字游民簽證具有許多特點,包括自由的工作環境、一年有效期以及附帶的90天申根簽證,方便數字游民前往其他申根國旅行。此外,愛沙尼亞政府還計劃開放一些配套有償服務,例如停留期間的醫療服務。
愛沙尼亞政府很有遠見地通過開辟數字國度、增加數字國度中創客人群的密度來促進未來的發展。“人們可以在世界任何地方不受限制地訪問、使用愛沙尼亞的工商、稅務、貨幣交易系統”。
愛沙尼亞是一個只有不到200萬人口的波羅的海小國,卻發放了700萬張數字游民簽證,成為名副其實的數字游民國度。愛沙尼亞的移民政策考慮到這樣一個事實,即在當今全球化的世界里,人們的流動性更強,工作與旅行相結合的生活方式已經成為大勢所趨。
數字游民不僅在改變自己的生活方式,也對全球經濟產生積極影響。據估計,數字游民每年在全球范圍內花費的金額達到了7 870億美元。而且隨著數字游民生活方式的普及,這個數字還在不斷增長——數字游民對經濟的貢獻是巨大的。
數字游民的興起也引起了許多國家的關注。根據全球最大的遠程工作網站Remotive的數據,目前已經有超過37個國家和地區推出了數字游民簽證。這一趨勢的背后有幾個根本原因:疫情引發的變革,企業和社會的數字化轉型需要吸引新思想和人才,地理套利帶來的紅利,以及遠程工作方式的普及。
越來越多的人意識到,工作不再受地理位置的限制,我們可以在世界各地自由選擇居住地。因為在哪里工作不再成為限制條件,我們有更多的自由選擇在哪里生活!
2022年號稱中國的數字游民元年,數字游民在中國的興起也呈現出一些有趣的現象,特別是在大理這個被戲稱為“Dalifornia”(大理福尼亞)的地方。數字游民通過數字基礎設施和互聯網,在這里享受著藍天白云、豐饒的物產和物價便宜的生活,并相互聯系在一起。這種地理套利現象最初在疫情期間興起,并迅速在年輕人,特別是國內的Web 3創客群中成為一種風尚。
大理的數字游民平均年齡是33歲,單身男性居多,也有不少是夫婦,不再局限于休閑旅居或退休的群體,而是一群無論身在何地,只要有網絡就能工作的人。他們通過遠程工作融入整個世界,享受著自由和多樣性的生活。根據一份報告,76.4%的“00后”愿意成為數字游民,這表明數字游民這種依托互聯網的新型工作和生活方式正在成為越來越多年輕人的選擇。
數字游民的興起代表了一種生活思維方式的轉變。在傳統觀念中,我們常常將成功與物質占有和金錢掛鉤,但數字游民正在重新定義成功和生存方式。許多人開始重視更加自由、有意義和創造性的生活,而不僅僅是追求金錢和物質。
“占有”的生存方式通常是以物質和利潤為導向的,這意味著追求更多的財富、更大的房子、更昂貴的車輛等。然而,這種追求往往會讓我們陷入無休止的競爭和焦慮之中。我們可能會忽視自己的內心需求,只為了追求外在的“成功”。
相比之下,“存在”的生存方式更加關注內心的滿足和創造性的發展。數字游民選擇遠程工作、自由職業或創業,以便更好地平衡工作和生活。他們可能在美麗的地方工作,追求自己的激情,并享受更加靈活的生活方式。
我們的目標應該是存在得更好,而不僅僅是追求物質的占有。存在得更好意味著追求內心的平靜、創造性的發展、人際關系的深度,以及對自然和社會的貢獻。當我們將注意力從“占有”轉向“存在”時,我們可能會發現更加有意義、更加充實的生活。
這種追求存在感和意義感的“四海為家式”全球數字游民的數量預計在2030年將超過10億,他們還有一個生活方式的價值主張,叫“New Rich宣言”,它強調了一系列在新時代的成功和幸福要素:
● Happiness is the new rich(幸福是新富足)。
● Inner peace is the new success(安心是新成就)。
● Health is the new wealth(健康是新財富)。
● Kindness is the new cool(善良是新潮流)。
這個宣言提醒我們,成功不僅僅是物質上的,還包括精神層面的滿足和人際關系的和諧。數字游民的生活方式強調了這個價值觀,讓人們更加關注內心的平靜、健康和善良。
1957年問世的《在路上》是“垮掉的一代”的著名代表作品,其作者是美國著名的小說家和詩人杰克·凱魯亞克,他在書中用自己穿越美國大陸的故事,來展現一種追求自由、通過旅行和冒險尋找生命意義的生活。“垮掉的一代”不受傳統社會觀念的束縛,勇于追求個性和獨立,而這種精神與今天數字游民追求的工作自由、時間自由和空間自由是一脈相承的。所以,今天數字游民的生活方式可以被看作是杰克·凱魯亞克所說的“生活、旅行、冒險、祝福,無需遺憾”在當今數字網絡時代的體現。
希望大家能夠閱讀本書,它將為你帶來關于生活的新啟發和新思考!無論你是追求個人發展,還是向往自由和冒險,這本書都會給你帶來許多有價值的觀點。享受閱讀!
數字游民9大宣言
當你可以在任何地方工作時,合適的場所可以讓你工作得更出色。
如果你可以在任何地方工作,那么你也可以在任何地方生活。
你在哪里住可以重要,也可以不重要。
你選擇的地點應當體現你的價值觀。
被渴望不及被需要。
當成為一名數字游民以后,你所在的城鎮就是你的辦公室。
當我們都更認真做事時,我們就會都做得更好。
對地點的投入讓生活更有意義。
合適的地點會讓你更加了解對你而言什么最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