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章 天下兵力
- 明末:我,李自成,重奪天下!
- 烽火連城k
- 2035字
- 2024-02-29 21:27:41
待拿下杭州中,在博洛的要求下清軍繼續進軍。
于六月中旬渡過錢塘江,輕而易舉地占領紹興、寧波二府。
然而此時此刻,八旗兵已經瀕臨極限。
在占據浙北、浙東一帶之后,博洛也無力再收取浙江的其他地方了。
只能留待來年,再圖后舉。
但是在博洛帶兵北返休整之前,他卻遣使在浙江各地到處招撫明朝藩王。
對這些朱元璋的子孫許以恩養。
宛如對鄭芝龍許諾的裂土封疆、開藩建府、永鎮閩浙粵三省一樣。
在招撫鬼才,坑死人不償命的博洛操作下。
滿清以先招后殺為核定思想,忽悠起了咱大明的藩王們。
逃難到浙江各地的明朝藩王們問訊后不知是計,紛紛前往杭州接受了博洛的招撫。
希望以后能夠過上富貴、太平的日子。
只有在臺州的朱以海不為所以,仍舊不愿意北上降清。
至此,清軍持續數月之久的所有攻勢徹底結束。
阿濟格和多鐸兩路大軍皆無力再戰。
滿清所有的大規模行動全面停滯。
而與此同時,時間進入閏六月。
剃發令開始在全國各地傳遍。
李自成得知阿濟格北返之后,也開始出動兵馬準備收取兩廣。
在湖南根據地的后面再建立一個大后方了。
閏六月初,李自成將麾下的十五萬大順軍重新調整。
李過、高一功統率五萬大軍分散在岳州、常德兩府休整。
劉芳亮、袁宗第二人帶兵兩萬重點駐守岳州。
馬進忠等新降兵近萬也被李自成安排在岳州進行協防。
除此之外,李自成自領兵馬一萬駐扎長沙。
淮侯劉希堯帶兵一萬,囤駐武岡,鎮守湘西地區。
岳侯劉世俊帶兵一萬,鎮守衡陽,穩定湘南地區。
另有郝搖旗、王進才兩部,分駐辰州、寶慶。
而十五萬大順軍剩余的四萬精兵則由制將軍白旺、劉體純帶兵準備分別攻取廣東、廣西了。
除了這些能戰之兵外。
大順軍還有數萬輔兵以及在湖南各地收編的南明雜牌軍、義軍等數萬之眾在湖南各地駐守。
李自成麾下的總兵力已經達到了二十五萬以上。
只是扣除輔兵、羸弱降兵、收編的義軍外。
他麾下的能戰之兵只有十六萬余人。
在總體實力上李自成雖然仍舊遠強于西營和南明。
但對比他真正的對手滿清。
大順政權還是不如滿清。
而此時的滿清兵力部署如下:
多爾袞、濟爾哈朗率八旗兵和少數綠營兵共一萬五千人以及老弱八旗男丁萬余人駐守北京。
勒克德渾、洪承疇帶領約七千八旗兵已經出京準備替換多鐸的南征大軍回京休整。
勒可德渾的這支八旗兵,歷史上曾經在諸多因素的加持下。
竟然在荊州城下,擊敗了李過等人匯集的十萬大順軍!
固山額真何洛會率六千八旗兵正在去西安駐防的路上。
固山額真準塔的五千八旗兵和夏成德的五千兵馬在淮安至海州一帶攻打、招撫各路明軍。
英親王阿濟格不耐炎熱,上報了李自成在九宮山遇刺‘如死’的消息后。
不待命令便于六月間自行班師,所部約八旗兵三萬,吳三桂、尚可喜麾下兵萬余,外藩蒙古兵萬余。
另有數千宣府、大同、左良玉部精銳降兵跟隨。
這支六萬余人滿清主力大軍,預計要到明年才能重新使用。
豫親王多鐸在俘獲弘光并分兵攻取杭州后,率麾下八旗兵三萬,孔有德、耿仲明部五千余人,外藩蒙古兵萬余,江南明軍降兵精銳萬人集結于南京修整。
這支六萬人的滿清主力準備在勒克德渾的換班部隊到達后班師北返休整。
除了多爾袞、何洛會、勒克德渾、準塔、阿濟格、多鐸這六部八旗兵。
滿清在關外等地還有大約萬人的八旗駐守兵力。
十幾萬滿清的核心野戰兵力被用的滿滿當當。
而滿清各地的駐守狀態則是華北邊兵精銳步騎兵盡被抽調南征,薊鎮、山海關等鎮大約有一萬人分別駐守。
宣府、大同、山西三鎮剩余大約三萬余人。
北直、山東由新設四鎮駐守。
其中祖可法五千人駐衛輝,柯永盛五千人駐膠州。
但金玉和部在懷慶被大順軍給予了毀滅性的打擊。
夏成德部的五千人主力隨準塔出征。
陜西三邊的固原、延綏、寧夏、甘肅、臨洮各鎮經過之前諸戰損耗剩余的五萬兵力在大順軍撤走后全部投降滿清,繼續駐扎沿邊。
白廣恩、唐通以及馬科等部萬人正在和陜甘總督孟喬芳一起鎮守西安
姜瓖等人的兩萬宣大兵正在逐步返回本鎮。
江南地區,以江北四鎮為主的南明降兵經過裁汰還剩下的六、七萬人分鎮江南各地。
湖北、江西地區。
左良玉舊部大約四萬人投降滿清。
分別駐守在湖北、江西各地。
其中金聲桓被阿濟格私自任命為江西提督。
正帶著麾下的一萬兵馬躍躍欲試,想要為咱大清打下整個江西。
除此之外,在荊州滿清有大順降將鄭四維的四千兵馬。
在漢中滿清有賀珍部五六千人,并其余的一些降兵。
總到來說,滿清此時能戰之兵除了十萬以上的八旗,以及吳三桂這些核心外。
算上北方邊軍以及弘光朝廷五大藩鎮的降兵。
其數量已經突破了三十萬的關卡。
若是再算上全國各地的守兵、治安兵。
滿清的總兵力已經擴展到了六七十萬人之多。
面對大順政權,雙方的戰兵對比是三十萬對十五六萬。
滿清倍于大順。
雙方的總兵力是六七十萬對二十余萬。
滿清幾乎三倍于大順。
但是大順政權現在局促于湖南一地。
其機動兵力仍舊達十幾萬之多。
而滿清雖然擁兵六七十萬,戰兵達三十萬以上。
可需要分鎮全國各地。
真正的機動兵力不過二十萬出頭。
又因為要面對多個戰場,在重點戰場上能夠投入的兵力不過十幾萬人。
歷史上,滿清坐擁近百萬大軍,其中戰兵亦是有三十萬之數。
可是面對西營的孫可望、李定國等人。
在西南主戰場上,滿清的兵力卻不及南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