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章 老宋的緊張
- 穿越倚天:我宋青書只是個配角啊
- 湘北夜雨
- 2075字
- 2024-03-03 14:00:00
宋遠橋走后,王一龍朝他爹行了個禮。
見宋青書窩在角落里,一副猥瑣的樣子,不禁也是眉頭一皺:
“青書,你回來啦,怎么還是這個模樣?”
老王頭連忙瞪眼制止兒子:
“青書輪得到你來教訓?”
實際上王一龍并沒有想要教訓宋青書的意思。
他作為宋遠橋的正式弟子,勤奮刻苦。
和俞蓮舟的徒弟尚云非,俞岱巖的徒弟聶震心,張松溪的徒弟葉凡,并稱武當四子。
是第三代弟子中的翹楚。
宋遠橋很喜歡他,他也懂得師傅的心思。
“我不敢教訓青書。可您知道嗎,第三代弟子里面,我們四個不說了,就連那些剛拜師的,好多都看不上青書。再這樣下去,師傅的威信都要受影響了!”
說著走到宋青書面前:
“青書,明天你早點起,和我一起練功吧,可不敢再讓師傅失望了!”
宋青書連連點頭。
另一邊,宋遠橋快步走出院子。
見俞蓮舟正在門口,遠遠道:
“二弟,出什么事了?!”
俞蓮舟連忙過來行了個禮:
“師兄,您別著急,沒什么要緊的事。”
宋遠橋這才輕輕嘆了口氣,恢復以往的嚴肅沉穩,和俞蓮舟信步閑庭起來:
“二弟這趟外出辛苦了,能夠帶回五弟,真是功勞不小啊!
“哪里哪里,這是師傅的福氣,五弟的福氣,也是我們兄弟的福氣!”
幾句話說得非常官方。
屋子里的宋青書靠著內力偷聽了二人的對方,不禁替自己老爹著急。
宋遠橋雖是大師兄,又是代理掌門,但此時接班人的地位并不穩固。
武當七俠關系整體親密,情逾骨肉,彼此沒有太大的嫌隙,但親疏遠近卻是有的。
比如俞蓮舟和宋遠橋,平時就總是客氣得很。
真要一同對敵,宋青書相信俞蓮舟會愿意為大師哥擋刀子。
但平地里,他其實并不怎么鳥大師兄。
甚至多少有一些意見。
否則后來在少林寺的屠獅英雄大會上,也不至于一招“雙峰貫耳”,把小宋打得腦骨碎裂。
但那都是后面的事,此時的穿越者宋青書,已經下定決心,要改變這一結局。
兄弟倆又客套了幾句,宋遠橋問:
“到底何事?”
俞蓮舟這才說道:
“哦,是青書,師傅讓您帶他過去一趟,他老人家有話要說。”
宋遠橋心臟“砰“”的一下。
真是怕什么來什么啊。
但臉上表情毫無波動,問道:
“不知具體是什么事?”
俞蓮舟難得微微一笑:
“青書這孩子,大師兄了解得比我多,去了就知道了。”
他這句話其實沒有其他意思。
知道師傅要夸青書,不過想給師兄一點驚喜而已。
可老宋政治嗅覺過度敏銳,當即一陣不詳的預感狂涌上心頭。
他思索一下,還是決定給自己留點緩沖的余地。
于是把老王叫出來,叮囑道:
“祖師要見青書,你讓他快點沐浴更衣,到竹林來。”
說著對俞蓮舟道:
“師弟,我們先過去吧。”
俞蓮舟當然知道師兄這騷操作的寓意。
很想說沒必要這樣,師傅并不是要責罰青書。
可話沒說出口,宋遠橋又搶話道:
“老王你告訴青書,沐浴更衣,是對祖師的尊重,要他不可懈怠!”
這話一說,俞蓮舟不好再說什么,任由大師兄拉著自己匆匆離開。
張三豐獨居的屋子在后山,從山門口過去有一定的距離。
兄弟倆走在小道上,一路沉默。
宋遠橋內心緊張不已,甚至連路過弟子給他打招呼都沒注意到。
俞蓮舟見師兄背手走在前面,一副著急疏遠的樣子,也干脆懶得提醒,讓他瞎緊張了一路。
到達竹林前面,宋遠橋終于繃不住了。
轉身對俞蓮舟道:
“師弟,這一路,青書添了不少麻煩吧?如果不是因為他,你們早就回來了。”
他還不知道路上發生的具體的事,這本來是一句客套話。
可俞蓮舟聽了,仔細一想,師兄說的也沒錯。
如果不是宋青書意外被抓走,后面的事興許不會發生來著。
于是點點頭:
“麻煩是有一些,但都平安解決了,師兄不必掛懷。”
宋遠橋更緊張了。
早知道自己應該問問青書,路上到底發生了什么的。
可又一想,這個混賬東西,能有什么好事?
二弟既然這么說,多半是惹了不小的麻煩。
他意識到自己又要被師傅訓斥,背上嚇出一陣冷汗。
這時俞蓮舟的徒弟尚云非,帶著一群師弟從旁邊路過。
見到兩個大佬,連忙行禮。
尚云非幾個月沒見師傅,興奮不已道:
“師傅,我的名劍八式,已經能練出劍氣了,您什么時候抽空指點我一下。”
俞蓮舟微微一笑。
尚云非可不是宋青書,在他所收的三代弟子中,天賦最高,也最為刻苦。
“明日吧。云非,你也要注重內力修為,年度考核,首在內功。”俞蓮舟說。
原來武當派每年四月初,都會對門內弟子做年度考核,張三豐偶爾也會參加。
考核大會因此被視作年輕弟子出頭的最大機遇,在門內最為重要。
尚云非點頭:
“弟子記住了,說到內功修為,弟子還想請教掌門師伯呢。”
說著朝宋遠橋拱手行禮。
老宋這時候哪有功夫應付這些,點點頭淡然道:
“待忙過這陣再說吧。”
說著朝竹林走去。
尚云非不禁好奇,掌門師伯平時都很和氣的,今天怎么這么敷衍冷漠啊。
一旁的師弟提醒道:
“掌門師伯的小兒子青書師弟回來了,哪有功夫理你。”
尚云非這才恍然大悟:
“宋青書啊,就是那個還沒通過入門考核的記名弟子嗎?嘖嘖,他可真是,掌門師伯的臉都被他丟光了。”
見他出言無禮,已經走出幾步的俞蓮舟又一回頭:
“大膽!”
尚云非吐了吐舌頭,帶著幾個師弟走開了。
確實,如王一龍所說,武當第三代弟子中,沒幾個瞧得上宋青書的。
宋遠橋小心翼翼來到竹屋前,招手叫來服侍的道童:
“師祖今晚用過晚膳了嗎?”
道童還沒回答,屋內傳來張三豐蒼老的聲音:
“遠橋,進來罷。”
宋遠橋頭皮一麻,提著道袍小跑著進去,倒頭便拜:
“師傅,弟子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