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章 黃大仙
- 穿越后,從零基礎開始速通
- 曰日目
- 2029字
- 2024-03-09 20:00:00
聽到李弘義的詢問,葉元并未著急回答。
畢竟他又不知道自己原身的記憶,又怎么可能回答上來,為什么他們發現自己的時候,不是在醉仙樓,而是在狼王住處呢。
葉元原身的品質多少有些惡劣,因而幾天沒有在衙門刷臉,也不會引起他們的注意。
只會覺得葉元又去哪個地方鬼混去了。
也正因為如此,李弘義才十分驚訝這個平日游手好閑的大人,居然有著強大的戰斗力,足以手撕狼人。
葉元正想要找一些借口就這么搪塞過去李弘義的詢問,但忽然,他又覺得哪里不太對勁。
由于從來都不去醉仙樓這種地方,所以李弘義并不知道自己從來不在醉仙樓之中。
因此才會對自己出現在狼人的居住處感到疑惑,不明白為什么自己身處于那種地方。
他是因為從未和葉元等人打交道,才導致自己的判斷失誤。
但那群壯漢呢?
他們成日和原身一起游手好閑,游街嚇人,跟著自己泡在醉仙樓和酒樓之中,基本上原身在哪個地方鬼混,他們也會在哪個地方鬼混。
那段時間葉元失蹤不見,李弘義不著急,是因為在他的認知之中,葉元定然是前去醉仙樓等地方了。
可那群壯漢不著急,就有疑點了。
他們為什么不著急?
失去了原身這個成日帶他們出去瀟灑的保護傘,他們難道不著急嗎?
葉元忽然想起那為首的壯漢,對自己說出的那句話。
‘你回來了啊。’
而且他們見到自己之后的第一句話,便是讓葉元去醉仙樓瀟灑幾天。
一開始,葉元沒把這些當回事。
但現在,他卻感覺到疑惑。
原身對外宣城自己要去醉仙樓游玩一段時間,可本人并不在醉仙樓之中,自己的手下自然知道,不然也不會邀約去醉仙樓‘瀟灑’。
并且習以為常,很坦然的就接受了自己失蹤的這件事情。
而且料定,自己一定會回來一樣。
再結合葉元剛剛穿越過來之后,便出現在那狼人的洞穴之中,而且那狼人對自己似乎很是熟悉的樣子。
他不由得皺了皺眉。
一開始,他還想從狼人口中掏出一些情報,但因為狼人死了,他一時半會失去了可以獲取情報的家伙。
但是那群壯漢奇怪的舉止,倒是給自己一個新的思考方向。
或許他可以從原身的那些手下找到突破口,獲取一些信息。
李弘義見葉元皺著眉頭好一會,便沒再繼續詢問下去。
而是給孩子們夾著飯菜,悠悠吃著飯。
“李弘義。”
“嗯?”
“你能跟我說說,那‘黃大仙’嗎?”
聽著葉元的疑問,李弘義緩緩夾起一塊狼肉,而后說道。
“黃大仙,都快成為這個‘紫幽都’的信仰了。”
“這里的每個人都侍奉這黃大仙,同樣的,他們也害怕這黃大仙。”
“不僅僅是因為他可以溝通神明,改變天氣,降下暴雨,讓莊稼收成變好。”
“更重要的是,他可以阻止妖魔鬧事!”
葉元微不可查的凝了凝眸子,而后點了點桌子。
“繼續。”
李弘義稍微思考了一番之后,而后繼續說道。
“曾經,有一個大妖,搗毀了距離‘紫幽鎮’二十公里的一座村莊。”
“那大妖燒殺搶奪,無惡不赦,走到哪里,那里就會民不聊生,生靈涂炭。”
“那大妖,有一個很獵奇的愛好,那就是殘殺生物。”
“他不會直接殺死生物,不論人畜,而是會選擇一點一點的殺死他們,折磨他們到極致。”
“那大妖一路向東,走一路,迫害一路的生靈,直到他來到了‘紫幽都’。”
李弘義說到這里,而后吃了一口狼肉。
“他殺戮成性,出現的第一天就引起了巨大的動蕩,那時我剛來到這個衙門之中,立刻便投入到了斬殺這個大妖的戰斗之中。”
“那時,紫幽都的衙門,算上我一共有十人,可戰斗到了最后,只剩下兩人。”
“另外一人身負重傷,生命垂危。”
李弘義說到這里,眼神之中盡是回憶的神色。
葉元望著李弘義的薄衣后,若隱若現的疤痕,并未言語,而是繼續聽著他說話。
“那個時候的衙門差役,都是有著真本事的,盡管殺不死那大妖,但至少可以拖一段時間,等待著上面派兵支援。但是由于上面并未將太多的重心放在這邊境之都,導致我們等待著的兵力支援,遲遲沒有到來。”
“我看著和自己并肩作戰的前輩們一個接著一個的倒下,他們直到最后還在拖延著時間,等待著上面的兵力支援。”
“可他們注定是等不到了。”
“村民們一開始也對上面派兵下來支援抱有希望,可到了最后希望逐漸破滅,直到最后化作了絕望。”
“就在這個時候,一個猶如嬰兒手臂大小的黃鼠狼,突然出現。”
“他自稱黃大仙,與鎮上的村民交流,做一番交易,交易達成后,便釋放法力,趕走那大妖。”
“趕走大妖之后,那黃大仙便讓村民不要忘記和自己的交易。”
“一開始,村民們還很配合,因為黃大仙的交易很簡單,只是讓所有人的屋頂上面都放著自己的石質雕塑,家家戶戶放上自己的畫像,供奉起來。”
“可后來,他的交易逐漸開始累加籌碼,從放上面食,再到雞肉,再到后面晨曦時分不準出去勞作,再到后面按時上交童男童女……”
“村民們不樂意了,而后開始罷工不干。”
葉元聽到這里,而后微微開口道。
“于是他就讓天氣變得寒冷,讓鎮上的村民無法離開自己家中半步嗎?”
“正是如此。”
李弘義點了點頭,而后繼續說道。
“自那之后,村民們雖然心中有怨,但卻不敢發泄出來。”
“曾經有一個村民,不愿孩子離開自己,再上交了孩子的第二天,便前往黃大仙的住所,想要弄回自己的孩子。”
“黃大仙同意他們帶回自己的孩子,但在隔天,他們一家人全部暴死。”
“再也無人敢忤逆黃大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