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一章 大漢夕陽

1 畫像石上的漢代生活

東漢靈帝建寧三年,是為公元170年。三月,發生了一次日食,朝廷循例罷免了太尉;九月,董太后的哥哥執金吾董寵因罪下獄死;冬天,濟南國的賊寇圍攻東平陵。相對而言,這是較為平淡的一年,兩年前驚心動魄的竇武陳蕃政變與對清流黨人的禁錮迫害余波未平,而年幼的漢靈帝還沒有完全展露出自己禍國殃民的真面目。

就在這一年的三月十八日,距離京師洛陽以南七百里的南陽郡宛縣,一名叫許阿瞿的五歲孩童不幸夭折。在那個醫療條件不發達的時代,嬰幼兒夭折并不鮮見。許家是南陽大戶,面對無可挽回的生命,大人們在悲傷之余,只能按照當時“事死如事生”的習俗將其厚加安葬。或是對孩子生前的歡樂時光留戀不已,或是對孩子前往一個新的世界抱有美好的期許,許阿瞿的父母做了一件在當時有些特別的事情,他們請來工匠,在一方石板上刻上了許阿瞿生前玩樂的圖景以及百余字的銘文,將其一起葬入墓中。

不幸的是,僅僅二十年后,天下崩裂,戰亂連年,許多墓葬都被亂兵盜掘,許阿瞿墓也未能幸免。但不幸之中的萬幸是,這塊刻有畫像的石板沒有被遺棄和毀掉,而是陰差陽錯地被一座曹魏時期的墓葬“二次利用”,成為其墓頂石。這一舉動,無形中將這塊畫像石保護了起來。

1973年3月,河南省南陽市東郊李相公莊社員在平整土地的時候,發現了這座曹魏墓葬。墓葬所在地正位于漢魏宛城舊址的東南部。許阿瞿畫像石也完好地見之于世。因為這座畫像石,許阿瞿,這個早已被歷史塵埃湮沒的普通孩童,居然同史傳里那些王侯將相一樣,被清晰地記錄了下來,一直流傳到今天。與之相伴的,還有極其珍貴的漢代社會生活的真實圖景。

許阿瞿畫像石

這塊畫像石分為兩部分。左方為銘文,隸書,共136個字,詳細記述了許阿瞿夭折的時間、年齡以及親人們的悲痛,部分字有損泐。

右方為畫像,分上下兩層,上層左邊一名幼童跽坐于榻上觀看,旁邊有仆人手執便面為他扇風,幼童右側刻“許阿瞿”三字,可知此為墓主人生前的樣子,正在享受貴族的待遇,觀看百戲以為娛樂。上層右方三名童子赤著身子,只穿著犢鼻裈(短褲),或手舉木鳥,或牽引鳩車。下層為舞樂百戲的場景,左起一人捧盤,中間兩名藝人,一人在玩耍飛劍跳丸,一人甩著長袖在跳盤鼓舞,右側兩人分別是撫琴、吹簫的樂者。整幅畫像人物生動,栩栩如生,讓人身臨其境。

在東漢一朝,畫像石、畫像磚開始廣為流行,他們多砌筑于墓室之內,也有裝飾在地面上的石碑、石闕和石祠堂。畫像石、畫像磚的遺存主要分布在河南、山東、蘇北、皖北、鄂北、四川、陜北、晉西北等當時經濟較發達的地域。如許阿瞿畫像石所在的南陽,就是光武帝鄉,豪族云集,物阜民豐,為東漢人口第一大郡。漢代的厚葬之風,讓當時的人們將社會的真實面貌與美好生活都刻畫在了畫像石、畫像磚上,成為我們窺探那個時代的最佳途徑。

◎ 許阿瞿墓志銘(拓本) ,成長攝

東漢,1973年南陽李相公莊出土,南陽市漢畫館藏

長112厘米,寬70厘米,題記據學者王子今釋讀如下:

惟漢建寧,號政三年,三月戊午,甲寅中旬,痛哉可哀,許阿瞿身,年甫五歲,去離世榮。遂就長夜,不見日星。神靈獨處,下歸窈冥。永與家絕,豈復望顏。謁見先祖,念子營營。三增仗火,皆往吊親。瞿不識之,啼泣東西,久乃隨逐,當時復遷。父之與母,感□□□。蔇□五月,不□肥甘。羸劣瘦□,役財連篇。冀子長哉,□□□□。□□□此,□□土塵,立起□埽,以快往人。

東漢畫像石、畫像磚上描繪的內容大體可分為三類:一類是神話傳說,在東漢,整個社會彌漫著對于神仙世界的憧憬,因此漢畫像中留存了大量表現東王公、西王母、伏羲、女媧等神仙人物以及青龍、白虎、朱雀、玄武等吉祥的神獸。一類是歷史故事,如堯舜禪讓、孔子見老子、季札掛劍、荊軻刺秦王、高祖斬蛇等。還有一類是社會生活,包括漢代人日常的車馬出行、迎賓拜謁、捕魚田獵、馳逐牧放、紡紗織布、庖廚宴飲、樂舞雜技、琴瑟和鳴、六博對弈、射御比武等生活場景,大到屋舍、車馬、服飾,小到佩飾、器皿、工具……某種程度上,漢畫像成為了看得見的漢代社會百科全書。更為難得的是,它們的創作完全來自民間的工匠之手,而正是這些無名工匠,將中國早期的繪畫和雕刻藝術推向成熟。

漢代畫像石出土很多,但像許阿瞿畫像石這樣帶有銘文、清晰記錄墓主人身份的還不多見。根據出土文物所見,墓志銘的廣泛使用在南北朝時期,刻制于東漢末年的許阿瞿畫像石之上有明確的銘文題記,可能是目前所見較早的墓志銘實物。但也有學者認為,許阿瞿畫像石題記起初應為地表石祠中的題記,而非埋在墓中的墓志。

看著畫像石上許阿瞿幼小的身影,我時常在想,如果他沒有夭折,活了下去,他的人生會經歷什么?他比劉備小五歲,與關羽、張飛等年歲相近,他如果活著,或許會成為即將到來的漢末三國的親歷者,亦或許會和同郡的許攸、李嚴、黃忠、魏延一樣,成為這段風云激蕩的歷史的參與者。

◎ 流云狩獵圖畫像石(左圖)

漢,1957年陜西綏德五里店出土,西安碑林博物館藏并供圖

◎ 牛耕圖畫像石(右圖)

漢,1971年陜西米脂官莊四號漢墓出土,西安碑林博物館藏并供圖

主站蜘蛛池模板: 泽州县| 南汇区| 长子县| 赣榆县| 泽普县| 虞城县| 个旧市| 东乌| 玉龙| 碌曲县| 金湖县| 柳河县| 岳西县| 塔河县| 庆云县| 聂荣县| 宜州市| 衡山县| 诏安县| 将乐县| 连城县| 海兴县| 库尔勒市| 大厂| 沂水县| 阳高县| 特克斯县| 双流县| 洛南县| 襄樊市| 栾城县| 平顶山市| 柳林县| 驻马店市| 木里| 天长市| 牟定县| 瑞安市| 岳阳市| 色达县| 综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