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業績鐵三角:預算、分析、激勵
- 馮月思
- 8字
- 2024-02-28 15:56:35
2 分析篇
第2章 四輪八步法
2.1 定義:什么是業務分析
與預算相比,分析是一項接地氣、生活化的技術。分析不僅可以提升企業業績,而且可以在生活中幫助每一個人提升業績和表現。
案例:私人教練提供分析反饋,助我大幅提高健身效率
我的工作負荷很重,體力、心力要求都很高。于是我堅持鍛煉,過去數年,每年健身打卡100天,但我的體能和體態始終一般。2023年,我換了一家號稱“魔都天花板”的健身中心,健身中心送了我一節私教課。那節課內容簡單,主要是評估我的身體素質。上課時,教練讓我做了十余個非常簡單的動作,他再一一分析。例如,在做劃船動作的時候,他指出我的動作會導致在中背部堆積脂肪。我恍然大悟,因為過去三年我練習了100小時的劃船機,上背部薄了但中背部厚了。原來是我的動作錯了,錯誤的動作導致了我出現更多體態問題。
我立即認識到,他是我的一面鏡子。過往,我一直只關心自己的訓練,卻沒有分析。一直用錯誤的動作練習,自然事倍功半。這就是我為什么練了7—8年,無論體能還是體態,都沒有達到平均水平。我不是不努力,與許多人相比,我在健身上花費的時間很多,但是我的效率不佳。因為沒有分析,我不知道自己錯在哪里,無法改正和進階,更無法升級到更高層次的訓練。
分析就像為自己請了一位私人教練,提供即時反饋。作為業務團隊,我們可能跑得久,但是未必跑得快。如果一直有專業同事提供分析,提供改進意見,那我們可以大幅提高自己的效率。這就是分析之美,通過分析改變過往低水平的行為,促成更高水平的行為并提升業績。
那么,什么是業務分析?
業務分析,是指在業務發生之后重新復盤財務業務數據,找到并解決問題,以幫助企業更好地實現其經營目標。通過業務分析,可以為決策者提供更加透明的決策環境,并進一步配置資源,帶來行動改變,以及重塑戰略。
業務分析是企業內部與客戶對話的關鍵過程,是提升企業外部適應的利器。
雖然預算是事前的,分析是事后的,但這二者的終極目標是一樣的,都是控制行動,改變行動,提升業績。

圖2-1 業務分析的種類
通常來說,分析也分為不同的階段和“成熟度”。了解業務分析的階段,可以有效幫助我們實現進階。
第一階段是描述性分析。分析從描述發生了什么問題開始,讓我們對業務分析引起重視。
第二階段是診斷性分析。在了解問題之后,我們往往要探索問題發生的根本原因,這是解決問題的關鍵。
第三階段是預測性分析。接下來,我們就要實現一次飛躍,也就是從過往經驗的學習中,預測未來將會發生什么。高金虎在其著作《軍事情報學》中說,“一份情報文件,要描述已經發生的事實,分析正在發生的事態,并就事態的進一步發展趨勢作出評估和預測”。軍事情報的目的是最終打敗對手,所有獲得的信息、分析的結果,都要轉化為預測對手行為,并進一步布局行動。
第四階段是前瞻性布局。分析的目的是控制行動,如果不進行有效的行動布局,一切都化為泡影。
麥肯錫有一個非常著名的“云雨傘”模型,用來比喻分析階段非常恰當。假如早上起來,我準備去上班,看到天空有烏云,這就屬于描述性分析,即描述發生了什么。接下來,我分析可能會下雨,這就屬于預測性分析,即預測今天可能會下雨。于是,我帶上一把傘,這屬于前瞻性布局。試想,如果我看到了云,沒帶傘,有用嗎?如果我分析半小時后可能會下雨,但是我仍然不帶傘,有用嗎?那我豈不是浪費了半小時,倒不如不分析。
所以,分析如果沒有帶來行動轉化(帶傘),本質上都是無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