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的外祖母姓龍,很特殊。
因為東夷人崇拜鳥圖騰,而就如那夜她與凌不疑在馬車上說的。
傳說這里是龍淵,是龍族的棲息地。
這里有龍骨山,有化龍池,有龍虎山。
外祖母在時與她說過,在外祖母很小的時候就在夜里聽過的龍吟聲。
外祖母龍氏家族居于龍骨山下,因山形象龍骨,更因傳說祖輩親眼所見山脊為蛟龍所化,因此稱為龍骨山。
而龍氏姓氏由來也與此有關。
文皎月天生就很喜歡龍氏,大概是她真的是個溫柔善良到骨子的女性,她身上永遠帶著無法抵抗的親和力。無論大人小孩,只要一眼就會喜歡上她,這大概就是氣場,沒人能夠拒絕或者改變她。
與文皎月的母親不同,小姨很好的遺傳了龍氏的溫柔如水,她的確沒有吃過苦,姨夫也是個有擔當的好男兒,小姨所以哪怕上了年紀,子女也該談婚論嫁了,依舊保持初心。
大概是沒有雌競,小姨對她這個基本沒見過幾遭的外甥女也是極其疼愛的,就這么幾天,幾乎天天送來新的好東西,什么吃穿住行都安排的明明白白。
其實,從前在邊疆,她戍戎時便是如此,從沒斷過來往。
龍氏在時,與她大母汝陽王妃那更是來往密切,可以說是遠隔千里的好姐妹,好閨蜜。
當然,是在她父母婚后,無它,因為先前不認識。
劇里未曾出現,大概是文皎月這個一早就死的不能再死,而許家也在幾年差點遭大劫,全家嗚呼哀哉都去了。
當然,這不重要,重要是她此次前來,還有未完成的心思。
龍骨山下,龍氏府邸
這個地方,她也只來過兩次。
其實并不熟,只記得門前有顆百年老槐樹,山上有野生的百年皂莢樹。
這次前來,也算是為了之后做最后的準備,一旦事敗,就是拆骨剝皮施以極刑也不留遺憾,至少該見的都見著了,也算無怨無悔。
遞上拜帖后,很快就有人將她引了進去。
龍氏老宅向來古怪,相傳原來這里是別家祖宅。
可無論換了幾家,皆是一家早逝的命,橫死病死的不在少數。
龍家往前數六代的家主盤下此地后,修繕再住卻未出任何事,八十歲高齡壽終正寢。
往后乃至現在平均下來,低于六十歲的。
“你來了”一道蒼老的聲音從堂內傳來。
文皎月頓了頓,整理了下身上杏花色的深衣交領,隨后走了進去。
“皎月見過…。”文皎月還未見完禮,就被老者擺手打斷了。
“不必多禮,這里不是都城,你又是個好孩子,咱們這窮鄉僻壤的不搞這套虛的。”老者說完還咳了兩聲。
“是叫妙妙,對吧?”
“正是”文皎月有些手足無措,愣愣的欠了欠身,實在是不知說什么,按輩分來說,這位是她外祖母龍氏的親大哥,她的大外舅姥爺。
不過,這一刻她腦子有點短路,好吧,主要是不知該如何稱呼人家,是按輩分叫,還是稱人家一聲家主大人。
“好閨女,你走近些,叫老朽我看看,可是出落的不少?”
她依言上前兩步,叫老花眼的老者看的更清楚些。
“好,好,好,好閨女,妙妙呀!確實出落成大姑娘了。”老者看著文皎月喜笑顏開的。“可有婚配?”
話題跳轉的這么快,文皎月一時都沒反應過來,咋都秦漢了還沒逃過催婚?
“還未”她半照實答道“志向未成,皎月不敢徇私。”
“好,我知道了”老者點點頭。
文皎月也不知老人家是知道什么了,她也不好掰碎了問出口。
“行了,你去祠堂為你外祖母上柱香吧,她生前最疼你了,她若知道你特意來龍宅,定然欣喜不已。”
說道外祖母,文皎月不爭氣心軟了下,那是個能與汝陽王妃比肩慈愛后輩的主。
那能叫文皎月硬下心腸,公事公辦。
“多謝舅姥爺體恤”她規規矩矩行禮道謝,其實別說外面,就是在不夜,這般隨意去人家里祠堂也是罕見之事。
幸得她阿母這邊的家人都很好。
文皎月在不夜待了大半個月,終于動身離去。
這段時間里,她又找回那種從前還未請命出征前的感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