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章 問對蘇轍,分裂舊黨與新黨
- 修煉吞噬星空法,打造大宋聊天群
- 愛潛水的鯨魚貓
- 2010字
- 2024-02-28 20:05:13
宋哲宗一朝,元祐三年。
太皇太后要歸政的消息,如同暴風驟雨一般,很快就傳遍了整個開封府。
誰都知道,皇帝已經得了仙緣,有了神仙之術,加上神仙的指導,那么大宋的中興,可以說指日可待。
新黨們喜憂參半,喜的是皇帝終于獨掌大權,而謀反的高家除卻高家兄弟死去,其余人流放西北鞏固邊防。
憂心的是,怕趙煦會在朝野,徹底掀起腥風血雨。
舊黨這邊,倒是更加憂慮,以皇帝激進的態度,廢除新法已經是不可能的了。
他們,官位能不能保得住還不一定呢。
不過一道消息,卻是很快就在朝野瘋傳,那就是趙煦召見蘇轍,舊黨當中的關鍵人物之一。
一時間,讓人不明白皇帝到底是厭惡舊黨,還是仍舊需要舊黨。
皇宮,天章閣中。
這座成立于宋真宗時期的建筑,作為皇帝召對大臣的重要辦公書房,仁宗一朝在用,趙煦這一朝也在用。
不過,趙煦則是安排蘇轍在崇政殿的位置,面見蘇轍。
“微臣蘇轍,叩見陛下!”
蘇轍朝著居于上位的趙煦拜道,而見到了蘇轍的到來,趙煦的嘴角上揚。
“平身吧,愛卿。”
趙煦擺了擺手,對著蘇轍而道,“你我君臣,不必如此多禮。”
“你可知,我今日召見你來所謂何事?”
趙煦微微一笑,很快就對著蘇轍說道。
“陛下,若是臣猜得不錯的話,應當是臣對于新法的態度吧。”
蘇轍不假思索,對著眼前的趙煦而道,“臣聞言,新法之害,荼毒甚廣,盡廢新法,才可讓大宋永安。”
他低下頭,對著趙煦而道,“若是陛下有改政之意,三年當不改祖宗之道。”
“哼,好的很,你們都讓我不改,那告訴朕,西北的西夏,遼國的虎視眈眈,這些怎么解決?”
趙煦冷哼了一聲,對著蘇轍而道,“朕聽聞,在王安石相公頒布新法之前,你對于新法,還是持肯定的態度的。”
“還是說,你因為王安石被貶,所以憎恨起新法了?如今朝局困頓,若非新政帶來的錢糧支撐,哪里有如今朝局的正常運轉。”
他的目光,盯著眼前的蘇轍,蘇轍仿佛感覺到了徹骨的寒意。
“朕知你,被司馬光等保為右司諫,為了和新黨抗爭,打算讓朝中舊黨逐漸占據優勢,從而徹底的驅逐新黨,以復舊法。”
他抬起頭來,冷然的目光,對著蘇轍而道,“日月星辰都在變,朕可問你,你們就如此容不下新黨,容不下新法,非得爭個你死我活?”
“朋黨抱團,眼里還有沒有朕,還沒有大宋,有沒有朕這個皇帝!”
趙煦的話語,恍若雷霆一般響起,讓蘇轍的臉上,不由得露出了冷汗。
“陛、陛下,臣…”
皇帝帶來的威壓下,讓蘇轍的臉上冷汗不由得落下,他仿佛感受到了刻骨的寒冷,身體不由得一顫。
“舊黨那邊能夠給你的,朕也能夠給你,看在你兄長,還有你蘇家之才份上,朕不會對你下手。”
趙煦的聲音越發的冰冷,對著眼前的蘇轍厲聲而道,“官位朕能夠給,名朕也能夠給,新黨和舊黨,無非也是朋黨抱團。”
“黨爭禍國,東漢的黨錮,愛卿讀著歷史,應當明白吧。”
他負手而立,背靠著蘇轍而道,“朕不管,曾經你這右司諫是誰提拔的,你是朕的臣子,不是誰的門生故吏,新黨有錯,你直言不諱,舊黨有過,也要一視同仁。”
“你可明白,蘇轍。”
趙煦的話語,一字一句敲擊著蘇轍的內心,讓蘇轍的額頭上,豆大的汗珠不斷地滾落。
“臣,明白。”
蘇轍對著趙煦而道,“臣定然秉公處理,不管舊黨還是新黨,做到敢言直諫。”
“朝堂,應當只有陛下之臣,而非舊黨新黨之區分。”
蘇轍對著趙煦深施一禮。
他心中暗自慶幸,幸虧自己沒有說什么,否則今天,就真的要葬送了自己的小命。
他很清楚,自己這一次若是說錯話,恐怕今天就要交代在這里了。
“你既然明白就好。”
趙煦滿意的點了點頭,隨即,對著蘇轍繼續說道,“對于新黨,朕希望你能夠依舊盯著他們,不至于犯錯,至于舊黨,你也不用手軟,真正做到敢于直諫。“
“是,臣謹記。”
蘇轍對著趙煦行禮說道,趙煦揮了揮手,“好,那么你便退下吧。”
“你的兄長,蘇軾不日也將回歸中樞,朕會讓他作為禮部郎中召還回朝。”
“到時候,你們兄弟就好好的替朕輔政吧、”
聽到了兄長的消息,蘇轍再次行了一禮,“謝過陛下。”
隨即,轉身離去。
召對了蘇轍,趙煦同樣召對了幾個舊黨和新黨的關鍵人物,總的來說就是埋軟釘子。
告誡他們,朝中應當只有帝黨,沒有舊黨新黨之分。
人事權被趙煦拿回,罷了一些屬于舊黨的臺諫官員,同時補上了能夠不偏不倚的一些人物。
大宋立國兩百年,朝臣們能夠感覺到,山雨欲來風滿樓之勢。
…
如今,復雜詭誕的朝局,變得更加的混亂了。
新法不合時宜的廢除,可以留下的保留。
如青苗法,趙煦改成了便民貸款,不再搞強制官方攤派,讓民間商人承接。
還能維持下去,對于大宋有利的新法,趙煦自然還在留著。
此時,禁宮當中。
隨著修行的加深,趙煦能夠感受到,大宋的氣運都歸于他一身。
“以百國為鋒,山海為鍔,致以五行,開以陰陽,持以春夏,行以秋冬,舉世無雙,天下歸附。”
趙煦的目光如炬,望著那疆域圖,“遲早有一日,朕要平定西夏,讓西域一帶,重歸大宋。”
“炎宋之地,不應該的只限于黃河到瓊州。”
趙宋三百余年,都不能進取占據的疆土,會在趙煦的手中一點點的徹底恢復。
“只可惜,天下沒有第二支歸義軍。”
注視著西域的所在,趙煦不由得一嘆,不由得幽幽出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