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0章 回國
- 娛樂圈,女明星的富豪哥哥
- 一直叫龍一
- 2210字
- 2024-08-13 23:54:00
《第60屆柏林電影節落下帷幕,中國新生代電影人在國外大放異彩》。
《中國電影在柏林電影節大放異彩,《團圓》、《拉貝日記》均有斬獲》。
《中國版“辛德勒名單”獲德意志觀眾青睞》。
隨著柏林電影節頒獎典禮落下帷幕,蘇鵬飛憑借《拉貝日記》最終獲得最佳劇本銀熊獎。
張翼牟也憑借這部電影,在2003年憑借電影《英雄》之后,再次獲得阿爾弗雷德·鮑爾銀熊獎。
包括電影《團圓》的導演王拳安,在特別獎環節里獲得最佳劇本獎。
當這三個消息傳到國內以后,在楊天貞和暗中發力的王金花兩個人合力的宣傳之下,一時間蘇鵬飛獲得最佳劇本銀熊獎消息的廣泛度,甚至超過了張翼牟。
尤其是蘇鵬飛在發表獲獎感言時說的那句“在和托馬斯·拉貝博士商談劇本的時候,我就說過:把這個題材交給我改編,是你做的最正確的決定,不論是現在還是未來,都不會讓你失望”更是讓眾多網友有一種不明覺厲的感覺。
只不過這些事情目前蘇鵬飛還不知道。
因為在頒獎儀式結束之后,他就再次脫離劇組沒有和張翼牟等人一起在第二天飛回國內。
而是計劃和楊蜜一起在德意志這邊的莊園里呆幾天。
畢竟蘇鵬飛自己也好久沒有見到爺爺了,他在德意志停留的這段時間,主要是想多陪陪爺爺和二伯以及自己的媽媽。
楊蜜也為了能更好地融入這個家庭,從而和自己的哥哥一起,放下手里的工作在這邊停留幾天。
“二伯,您看我設計的商業結構怎么樣?”
當蘇鵬飛說完自己對莊園里那些葡萄的處理意見以后,作為一個純粹商人的蘇兆端一邊抽著雪茄一邊在自己的腦子里過自己這個外甥的商業結構。
結果他想了幾遍以后竟然他找不到眼前這個外甥在商業結構方面的漏洞。
對此他有些詫異地問道:“這套商業結構是誰給你設計的?”
“二伯,這是我自己設計的。”蘇鵬飛說道。
“你自己?”
聽到外甥的回答后蘇兆端更加詫異。
“對呀,我自己,包括我手里的嘉岳文化,它的運營模式都是我自己設計的。”
“就是那個給旗下頭部藝人開工作室,讓他們自己去吸引資源的運營結構?”
“對呀。”
“要知道好萊塢可都不敢這么干。
你就不怕他們‘自己人’和‘自己人’打起來?”
“呵呵,中國大陸的娛樂圈市場可是很大的,甚至不次于美利堅。
而且每年各大影視專業院校都會有畢業生進入市場,所以您擔心的‘自己人’打‘自己人’的情況基本不會發生。”
“嗯,你既然有你的想法,那你就按照你的想法去做吧。”
“好。”
“小飛”譚雨嫣說道:“你讓注冊的葡萄酒品牌和相關資質,這邊都已經辦下來了。現在就等咱們的葡萄成熟后送到酒廠加工了。”
“好的,媽。”蘇鵬飛說道:“嗯,德意志這邊我不是很熟悉,要不您看看把這邊的產業交給誰幫忙打理一下。
畢竟這個葡萄酒的生意,對我來說只是一個副業而已。”
譚雨嫣想了想后,就把莊園的管家叫過來,和他交代幾句以后管家就退了出去。
“行了”譚雨嫣說道:“我已經把葡萄酒和莊園的事情交給管家穆勒了,以后等這邊的葡萄酒做出來以后,他會直接聯系你。”
“行,謝謝媽。”
交代完德意志這邊的事情,蘇鵬飛就和楊蜜在第二天一早坐上了回國的飛機。
兩個人在晚上的時候走下飛機。
蘇鵬飛剛打開手機,就收到楊天貞發來的短信。
上面不僅寫明她的位置,并且還特別說明在機場出口的位置有大量的記者和他們兩個人的粉絲在等待他們。
看到這些內容,蘇鵬飛趕緊叫住楊蜜,把事情告訴她以后就讓她去機場里面的洗手間去補妝,他自己等待行李。
很快,機場出口等待已久的記者和粉絲就看到一對身材高挑的男女走出機場出口。
女人的一只手夸在男人的胳膊上,男人則一只手拉著行李,一只手拉著女人,兩個人昂首挺胸地走出機場出口。
看到兩個人后,記者們的攝影機和照相機頓時全體開動,而后面的粉絲們也“啊,啊”地叫了起來。
兩個人在由楊天貞帶來的安保人員和機場安保人員共同組成的人墻中間快速通過。
終于兩個人來到記者面前。
“請問蘇先生,恭喜你這次在德意志有所收獲。請問你現在有什么想說的嗎?”
“請問蘇先生,有時間預約你的一個專訪嗎?我相信你的粉絲一定很想知道你對于未來的安排。”
“請問蘇先生,你好久沒有正式出音樂專輯了,請問你是有意放棄音樂轉戰影視嗎?”
“請問蘇先生……”
看著眼前這些瘋狂提問的記者,蘇鵬飛雖然是一陣頭痛,但是臉上卻依舊帶著他標志性的微笑說道:
“好了,各位記者朋友,我知道大家有很多問題想要問我,可是首先現在的時間已經很晚了。
其次,這里是機場,是公共場所。剛剛我看到已經有幾個外國人在往咱們這里看,大家對我的熱情我很感激,但是如果給老外留下對我們國家不好的印象那就不合適了,畢竟我們剛剛舉行完奧運會嘛。
最后就是大家這樣的行為,不僅會影響到其他旅客,還會給機場的工作人員和安保人員增加工作壓力。
大家的工作都不容易,就不要給這里的工作人員添麻煩了。
在這里我謝謝大家了。”
蘇鵬飛的話不僅贏得這些記者的好感,就連在一旁維持秩序的工作人員都對他側目。
畢竟雖然他們在這里見到過不少的明星和大腕,但是能看到他們辛苦的,至今為止除了那些老牌藝術家以外,在年輕的明星里蘇鵬飛是第一個關心他們。
至于那些記者也是知道現在的大環境,畢竟隨著奧運會的結束,近幾年外國人來中國的數量成倍增加,以至于國內的老百姓達成了一個共識,那就是只要附近有老外,那不管兩個人之間發生了多大的矛盾也要停下爭執,等老外離開后再繼續。
所以當這些記者真的看到附近有幾個外國人往他們這邊看的時候,他們也收斂起來,就連提問的聲音也低了一些。
哪怕是見多識廣的楊天貞在聽了蘇鵬飛的話以后也是點了點頭。
真不愧是大家族里出來的,果然和那些“暴發戶”表現得不一樣。